
1-10月份,全市城鄉建設完成投資1562億元,完成稅收總收入422億元,占全市稅收總收入的27.4%。獲得省級以上獎項203項,其中1項國家“魯班獎”,11項“國家優質工程獎”,25項“泰山杯”,位列全省首位。2017年三民活動中共收到市民建議343條,目前已全部辦結。其中加快解決已入住未辦證問題、加大老舊小區整治力度、增加公共綠地、改善道路微循環等意見均納入我委2018年重點工作目標,通過棚改、老舊小區整治、節能保暖改造等四項改造,共計為18萬戶居民改善了住房條件,切實做到聽民聲、解民憂、聚民智。市城鄉建設委2018年承擔的12項業務職能目標,均按計劃完成。
一、“四項改造”惠及居民18萬戶,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ㄒ唬┏掷m加強棚戶區改造。計劃啟動改造棚戶區3.5萬套(戶),截至11月底,共啟動40127套(戶),超額完成任務。急群眾之所急,攻堅克難,2018年為1.7萬戶(2016-2018累計為4.4萬戶)已入住居民辦理了不動產權證,累計盤活固定資產約1000億元。
?。ǘ┏掷m加強改造農村危房。截止11月底,農村危房改造已完工1200戶,100%完成改造任務。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
?。ㄈ┏掷m加強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全市計劃整治老舊小區面積211萬平方米。截至11月底,開工項目建筑面積40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7萬戶,已超額完成任務。
?。ㄋ模┏掷m加強節能保暖改造。2018年計劃實施節能保暖工程500萬平方米,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工50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6.7萬戶。我市節能保暖工程入選了C40(國際城市氣候領導聯盟)“中國建筑項目”。
二、重點項目建設多點突破,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加快推進重點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市民健康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社會福利院等31個民生領域的市級重點公共服務項目按計劃推進,市立醫院東院二期、青大附院東院二期、市體校綜合訓練比賽館等16個項目如期完工,保障了周邊居民就醫需求和24屆省運會成功舉辦,發揮出公共服務項目關注民生、服務大局的關鍵作用。急群眾所急,2018年開工建設合肥路小學等75所配套教育設施,竣工完成小水清溝中學等56所配套學校,滿足周邊群眾入學需求。
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成張村河水質凈化廠(4萬噸/日)建設、世園會水質凈化廠配套泵站及壓力管道建設,西海岸新區靜脈產業園垃圾綜合處理項目、萊西市垃圾綜合處理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建設。新建燃氣管網約230公里,新增燃氣用戶約10萬戶;新增城市集中供熱配套項目400萬平方米。新改建公廁303座。
三、美麗青島行動深入實施,城市品質、美譽度持續攀升
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啟用太原路立交、取消太原路-環灣路紅綠燈、釋放環灣路的快速化功能。全年共完成約220條道路提升,整修路面600余萬平方米,21座市管橋梁累計完成銑刨罩面8萬平米,完成開平路等27條未貫通道路打通建設,進一步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完成92處停車場建設改造新增公共停車場泊位12779個。推動全市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建設,累計接入停車場224處、泊位8.58萬個,引導開放共享車位近萬個。
新建改建綠地面積721公頃,新建改建口袋公園142個,栽植喬灌木200萬株。完成了張村河等23項城區河道整治提升,整治長度達68公里;加快“雙試點”建設。全市累計完成海綿城市面積125平方公里,建成試點區地下管廊廊體48公里,入廊市政管線累計達到232公里。全面建設李村河全流域生態景觀河,實現了污水處理能力和出水水質提升,成功入選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獲得中央6億元的補助資金。扎實推進鐵路兩側環境整治,徹底解決了沙嶺莊車站整治等一批重點難點問題;整治提升建設工地1552個、圍擋墻120萬平方米,安裝噪音及揚塵在線檢測儀系統130余套;改建、增補路燈照明設施2.5萬處。全年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1670萬噸,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四、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城鄉環境優化提升
?。ㄒ唬┬滦统擎偦圏c取得階段成果。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任務基本完成,我市6項工作獲國家發改委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推廣;注重小城鎮人口市民化推進,省級小城市試點、重點示范鎮拆遷村莊18個、共6800余戶實施搬遷改造;獲山東省政府授予“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稱號。
?。ǘ┺r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出臺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7個區市47個鎮(街道)、1413個村莊(社區)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圍繞潔凈美麗、生態宜居,組織全市開展“千村潔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積極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建設工作,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4.6萬戶目標任務。
?。ㄈ┚呐嘤齽摻ㄌ厣〕擎?。17個省市級特色小鎮中,12個小鎮吸納就業人數在2000人以上,其中4個小鎮人數超過了5000人。西海岸藏馬山醫養小鎮直接和間接的帶動了周邊農民人均增收15000多元;大信太陽能小鎮形成一二三產聯動一體化發展的農業“新六產”模式;海青茶園小鎮全鎮年接待游客52.5萬人次,旅游年總收入達1270.5萬元。
五、新舊動能轉換破題起勢,城建經濟增長新動力顯現
?。ㄒ唬┩七M建筑業綜合改革。深入實施“一業一策”,積極扶持我市優秀建筑企業上市或提升資質等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建筑科技創新,新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342萬平方米,新增綠色建筑1970萬平方米,加快推進綠色建設科技城試點項目,初步試點BIM技術在設計、施工、管理一條龍應用。
(二)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1-10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200億元,各類房屋新開工面積218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3%;新增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205家,全國百強地產企業已有32家入青開發,外地入青企業實力和規模均居全省之首。本地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海爾、海信、天泰等6家本地地產企業進入全國300強。房地產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穩步推進,建立重點項目庫,入庫項目40個,計劃總投資約870億元,已有31個項目開工建設。
?。ㄈ┐龠M勘察設計業做優做精。積極支持和鼓勵行業企業兼并重組、資質升級,提高企業技術實力和發展能力,提升行業水平。深化施工圖審查管理、改革與服務,在國內率先實行施工圖審查預審模式,規范政府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探索開展數字化審查試點工作。
六、便民服務改革綜合推進,營商環境提質增效顯著。
一是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公布形成市城鄉建設委160項“一次辦好”事項清單,累計精簡審批要件325件(次),累計縮短335工作日;二是施工許可全面提速。開展預審、并聯、容缺審批服務,四項重要工程領域審批1個工作日辦結,實現“當日取證”;三是推施工圖聯合審查。將原分散在城鄉建設、消防、人防等部門的施工圖審查,統一交由綜合審圖機構實施,實現“一站式”審查,提高服務效率。四是正式啟動建筑業保證保險試點工作,實現一單式服務。用保險金代替五類保證金,預計每年為企業釋放100億以上的資金活力。
與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市城鄉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一是黑臭水體整治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重點改善李村河、張村河等流域生態環境,讓群眾共享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二是垃圾、污水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集中建設一批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在農村推廣垃圾分類試點,讓城鄉居民共享城鄉建設發展成果;三是部分區域教育配套教育設施還不能滿足群眾需求,要進一步加快學校、幼兒園的建設,讓廣大居民享受就近入學的便利條件。
2019年,市城鄉建設委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講話精神和省市委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進城鄉建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聚焦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七大行動”,著力推進環灣一體的快速路網體系建設、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推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及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強化依法行政、行風作風、黨風廉政三項保障,用城鄉建設領域的創新發展成果推動城鄉建設事業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助力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