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市商務局全面實施消費、開放、外貿三大動能轉換工程,推動商務事業取得新發展。預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000億元、增長10%以上;實現國際貿易總額1244億美元、增長8%,其中貨物進出口788億美元、增長6.1%,服務進出口160 億美元、增長15%,境外投資貿易額296億美元、增長20%;實際到賬外資85億美元、增長10%;實際到位內資2100億元、增長10%;對外投資額16.5億美元、增長65%。在去年的“三民”活動中,我局收到涉及電商、總部經濟、中日韓海鮮大賽、餐飲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5條,全部明確責任分工,積極與市民溝通,均在第一時間將辦理情況反饋市民,回訪滿意率100%。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按照“青島商務、惠民安商”的理念開展工作。
一、“菜籃子”工程提升市民“舌尖上的幸福感”
通過建機制,暢通“菜籃子綠色通道”。蔬菜、豬肉日均上市量保持在2000噸和90噸以上,蔬菜品種120個以上,完成儲備投放1.45萬噸“菜籃子”政府儲備商品,保障重大節日和“淡、災、節”時期的儲備投放。通過創模式,開展“周末車載蔬菜進社區”“農超對接”等活動,降低流通費用15%以上,拉低便民消費同類農產品價格8%以上,涉農商貿企業新增年銷售額15%以上。通過建體系,監測重點批零市場、養殖基地營銷數量、品種、價格。開展農村電商“515+X”工程。即墨、萊西、平度被認定為省電子商務示范縣,平度云山、膠州膠西、即墨國際港獲評山東省首批“電商小鎮”,數量居全省第一。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超1000家,利用電商銷售農產品的企業達95%以上。
二、“擴進口”與“促消費”相結合,內外貿融合發展多樣化豐富市場消費
通過舉辦“青島城市購物節”,聯合商家開展讓利打折、名品展銷等活動讓利消費者,營造“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驚喜”的購物氛圍。同期舉辦中日韓泰海鮮烹飪國際大賽,促進消費與旅游、文化消費互動融合,打造全新的購物體驗。鼓勵傳統商業向體驗型、服務型業態轉型,提升消費業態,形成6處現代商貿服務集聚區,完成商業建設項目350個,11家商業綜合體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0%以上。優化提升購物餐飲場所環境,開發啟用“e購青島”APP,提供8種語言界面的吃、住、行、游、樂、購等城市消費導引服務。建設智慧商圈,引入“互聯網+”零售新業態,市區“8分鐘消費圈”基本形成。
通過擴大進口,滿足市場消費多元化需求。擴大牛羊肉、乳制品、水果等產品進口,消費品進口額和進口數量分別增長50%、20%以上。支持嶗山舉辦上合組織國家進口商品展,來自17個國家的57家企業參展,90余家企業洽談采購。支持城陽舉辦日韓進口商品博覽會,1500余家企業、2萬件產品參展。
通過發展新業態,持續優化外貿結構,全市貨物進出口三項指標實現三增長。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助力中小企業擴大進出口,重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完成進出口15.7億美元,增長41.1%。青島口岸跨境電商綜試區運行水平提升、規模擴大,1-10月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增長31%,網易、京東、唯品會、小紅書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落戶青島。青島汽車進口口岸累計進口汽車突破5萬輛,青島口岸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獲批并啟動實施,汽車流通市場健康發展,汽車進口價格降低10%左右。在31個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中綜合評價排名進入前8名,服務外包企業累計超過1350家,服務外包合同額增長19%,帶動大中專畢業生就業26萬人以上。今年在廣交會連續開展六期“通商青島/品牌之都”全球營銷活動,助力350家外貿中小企業成交6億美元。在緬甸舉辦青島商品絲路行展會,引導青島企業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
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內外資互動發展擴大城市國際合作“朋友圈”
開展“外企服務大走訪”活動,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新生態作為優化服務的出發點,全覆蓋走訪外資企業6635家,解決問題442個,促成53家企業增資6.5億美元。推進“千企招商大走訪”活動,各區(市)及相關部門共走訪企業8271家,促成新增簽約項目609個,總投資7617億元。實施現代產業精準招商,著力推進436個在談在手項目。1-10月,新批外商投資項目770個,引進內資項目1831個。深化與世界500強、全國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機構)合作,累計有144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276個項目,有142家國內500強企業投資240個項目。今年新建成英國、俄羅斯境外工商中心,青島境外工商中心總數達到9個。青島在全球的國際經濟合作伙伴城市(省州/機構)的數量增加到96個。
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企業設立由20多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商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審核由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積極推進“多證合一”改革,5個非許可類涉企登記備案事項納入多證合一。全面梳理“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商務審批事項100%實現“一次辦好”,公共服務事項100%實現“零跑腿”,商務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100%納入網上辦理,100%開通外網申報。
四、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城市品質層級躍上新臺階
6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后,目前已完成編制上合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報國務院,按照“物流先導、貿易拓展、產能合作、跨境發展、雙園互動”模式,支持膠州啟動示范區境內先導區規劃建設、支持西海岸新區啟動建設中俄地方合作產業園,有序推進98個雙向投資貿易合作重點項目,在全市其他區市推進30個境內項目。制定深度推進上合組織國家區域合作交流行動計劃,在經貿、金融、旅游、科技、農業、人文、人才等七個領域提升與上合組織國家各領域合作交流水平。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成果,1-10月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進出口總額2084.9億元、占比48.5%,實際投資額2億美元、增長40.9%;對上合組織17國進出口300億元,中方協議投資額2.2億美元。
今年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青島市深入實施國際城市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經驗做法。我市出臺《關于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意見》,提出新時代高水平開放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聚焦國際海洋名城建設,全面推進企業、市場、產業、園區、城市“五個國際化”,對標國際先進理念、標準和模式,落實“國際化+”行動計劃200項工作任務。城市品質層級的躍升,使市民真切感受到公共設施的完善、生活環境的優化、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近日世界著名城市評級機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發布《世界城市名冊2018》,青島在全球的檔次由“Gamma+”級躍升至上一級“Beta-”級,晉級“全球二線城市”。
我市今年商務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在建成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領域開放向縱深拓展的高水平建設上還有差距,商務領域高質量發展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受國際嚴峻復雜形勢影響,商務領域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還不夠快,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還不夠充分,穩外貿穩外資壓力加大;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消費環境提升距市民的要求還有差距。
五、2019年工作打算
新的一年,我們將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思路,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重點,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開放的引領性作用。以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引領創建“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城市,以建設國際消費城市引領內外貿融合發展提升現代流通體系水平,以建設海陸空鐵多式聯運國際貿易大通道引領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以建設國際海洋名城實現“五個國際化”引領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為實現廣大市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努力奮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