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半年,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民關切,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共安排審計項目93個,已開展審計項目78個,促進增收節支2.3億元;審減投資2.26億元,同比增長33%;向紀檢監察和有關部門移送案件線索和處理事項16件。
一、圍繞推進“三大攻堅戰”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強重點攻堅審計。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審計中注意關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和精準脫貧情況,同時圍繞“三大攻堅戰”加強專題審計。如,金融控股公司運營及風險管理情況審計調查,重點關注全產業鏈風險管控、資本運營、不良資產處置等業務情況,促進增強化解風險能力;對亞行貸款青島智能低碳區域能源系統改擴建項目進行審計,促進項目監管職責不理順等問題及時整改。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制定下發《關于更好服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組織全市審計機關圍繞轉型、生態、民生3大重點13項具體內容,采取嵌入和專題等多種方式加強審計,促進工程順利實施。圍繞經濟轉型升級重點領域、重大事項、重要任務加強審計,開展的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促進深入實施推廣“全程電子化”,加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換發工作,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二、圍繞促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把推動中央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實作為頭等大事,圍繞深化改革、生態文明建設、經略海洋等,依托政策措施落實審計大數據綜合作業平臺,安排9項專題審計;組織各區市局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10個方面重大政策措施開展跟蹤審計,每季度盯住一組政策,反映共性問題;同時,在其他方面審計中注意關注政策落實情況。上半年,共審計部門單位299個、抽查重點項目151個,揭示個別政策落實不到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未使用、重點項目未達計劃進度等問題,促進有關政策落實到位。
三、圍繞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突出“三農”、社保、教育、醫療等社會熱點,安排對主城區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9個項目(資金)開展審計,并在其他項目中注意關注影響民生和群眾利益的問題。通過全市集中供熱配套費管理使用績效審計調查,發現部分項目未按批準期限征收供熱配套費、結余資金未上繳財政等問題;對主城區棚戶區改造建設及績效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揭示了部分居民未簽約導致已騰空房屋閑置等問題,提高了社會效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篩選出全市美麗鄉村建設、扶貧和民生項目方面的29類、117筆??铋_展監督檢查,揭示財政資金尤其是項目資金結存未用、民生項目推進緩慢等問題,推動資金及時發揮效益、鄉村振興政策落地。
四、圍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財政資金審計。統籌全市審計資源,實現上下兩級聯動財政數字化審計,市審計局集中分析數據,發現重點項目和資金存在的疑點后,分配到各區市局落實,成果兩級共享。在審計內容上,對財政部門組織預算執行、地稅系統稅收征管和16個部門單位預算執行開展審計,首次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關注重大改革任務落實情況;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預算績效管理、銀行賬戶管理和公款存放安全等內容作為必審項,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推動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在審計對象上,延伸審計相關二、三級預算單位,并對23家納稅單位稅收征繳情況進行延伸調查,促進1556.26萬元稅費入庫。加強審計整改,促進上繳或收回財政資金9.01億元,加快使用財政資金3.64億元,促使制定完善全市或行業性制度54項。
五、圍繞促進權力規范運行和反腐倡廉,加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共安排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22個,重點關注領導干部貫徹執行重大決策部署、決策制定、遵守法律法規、執行廉潔從政規定以及“三公”經費使用等內容,既堅持嚴格執法,又鼓勵創新作為。繼續在全省率先深化開展企業境外資產審計,對全市境外投資情況進行摸底匯總,為下步審計提供基礎依據。率先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在具有自然資源資產的區市全部開展審計試點,并首次在市一級開展部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審計,促進美麗青島建設。
六、圍繞推動重大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加強公共投資審計。對地鐵、青龍高速、五所新建高中等全市12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展審計,審計投資66.84億元,審減投資2.26億元,及時揭示項目決策、規劃審批、征地拆遷、環境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使相關單位規范管理,提高了投資管理和績效水平。初步建成公共工程大數據審計工具集,運用各類大數據審計模型,開展數據分析、疑點篩查和趨勢研判,投資審計質效顯著提升。
七、圍繞服務和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開展,加強審計監督和服務。把服務保障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協助制定內部財務管理暫行規定等十多項制度,協助把好經費支出和報銷關,促進資金規范節儉高效使用。派員學習外地重大活動審計經驗,結合青島實際,列明4個方面11項可能出現的問題清單、后續需要準備的3個方面28項資料清單,提出3項審計建議,分送有關部門和單位,發揮預警作用。組織市、區(市)兩級審計機關對峰會相關項目和資金開展審計。在全市審計機關開展“服務上合峰會·彰顯審計風采”實踐活動,下發倡議書,積極參與群防群治、文明地鐵服務、安全保障等行動,為峰會順利開展貢獻審計力量,被省委授予“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籌備工作先進集體”。
八、圍繞提升審計能力和水平,加強審計自身建設。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開展紀律作風整治活動,加強廉政回訪,促進作風轉變。推進社區結對共建,組織5批116人次參加公共服務實訓、開展“美麗青島行動”等活動,定期看望社區困難黨員和群眾。深入推進科技強審戰略,加快“金審工程”三期建設,積極構建審計數據中心、數字化審計平臺,提高大數據審計能力,研發的“審計大數據綜合作業平臺”獲青島市大數據應用優秀案例;“大數據環境下審計方法創新研究”課題成果獲省審計廳優秀課題成果并在全省范圍推廣。加強審計服務,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專報和綜合性報告近20篇,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建議75條,促進建立完善制度20多項。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審計工作中還存在不足:一是審計干部思想需要進一步解放,審計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二是審計工作整體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審計全覆蓋的壓力較大,任務重與人員少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審計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還不能完全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工作還不平衡,審計資源統籌和整合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等。三是工作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工作,需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保持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對于其他一些工作,需要進一步增強搶抓機遇、敢為人先的意識,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提升審計工作水平。四是審計自身建設特別是黨建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和業務工作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方面還有差距,基層黨建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等。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會議精神,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思路,圍繞中心工作和市民關切,加強審計監督,為青島各項工作率先走在前列貢獻審計力量。
一是高質高效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圍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繼續推進攻堅審計、重大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公共投資項目審計等,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二是不斷提升審計能力和水平。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積極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審計方式,整合兩級審計機關力量,統籌利用好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力量,最大程度發揮審計效能。深入推進科技強審戰略,提高大數據審計能力,推廣運用數字化審計模式,提高審計的覆蓋面和深度。全面錘煉隊伍,通過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素質水平。
三是全面從嚴抓好自身建設。強化思想引導,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建引領,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與審計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加強廉政和作風建設,層層壓實責任,加強監督檢查,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努力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