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系統以上合峰會食品安全保障為核心任務,以顧全大局的政治意識、嚴之又嚴的工作作風、拼搏奉獻的擔當精神,全面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務。
一、上半年的工作
(一)堅持最高政治站位,出色完成峰會食品安全保障任務
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組的牽頭部門,全系統調配組建1200人的特別保障隊伍,市局領導全部靠在峰會一線,基層監管同志基本全員上陣,對總供應商、酒店、場館、檢驗中心等分兵把口、專人負責。在食品生產環節,通過嚴格的安全性評價,精心遴選了38家本地預包裝生產企業,實施最嚴格的駐廠監管,產品出廠合格率達到100%。在總供應商監管環節,全面實施閉合管理,嚴格落實食材批批查驗和全品種批批檢驗制度,確保了出倉食材合格率達到100%。在餐飲服務環節,對酒店、場館菜單進行了安全性審核,剔除了300余個高危食材、過敏性食材和清真禁忌食材品種;研究制定了后廚改造提升標準,指導幫促27家重點酒店、場館完成改造;對350余家各類酒店分別落實跟班監管、駐點監管、重點巡查等措施,累計完成17.6萬人次的用餐保障任務。堅持保安全與保滿意協調推進,出臺了《食材查驗補充規定》,制定了《應急食材保障工作流程》,組建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專家組,并積極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對其他部門提出的各類問題協調推進,確保了及時供應,圓滿完成了峰會食品安全保障任務,得到了各級領導和與會外賓的贊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我局通報表揚,省政府有關領導批示“食品安全工作組講政治、顧大局,圓滿完成了各項交辦任務,展現了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對青島峰會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搶抓峰會歷史機遇,全面推進食品藥品監管各項工作
一是持續開展集中整治。開展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嚴打擊”、“守護舌尖安全”、“雙月大會戰、食安大提升”、創衛復審迎檢等專項整治行動,上半年全市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838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入庫罰沒款1875萬元,同比增加32%;積極向公安機關移交犯罪線索,刑事立案7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人。撤銷、吊銷19家藥品經營企業的GSP證書并全部上網公示,起到了震懾作用。
二是加快推進規范提升。在我市創建成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基礎上,西海岸新區、城陽、即墨、膠州、平度、萊西六個區(市)成功創建為省級食品安全市(區)。全市新命名9處小作坊集中加工園區和基地,完成16家省級規范化農貿市場創建準備,“三小”登記備案率達到2.1萬家,比峰會召開前增加1萬余家,無證餐飲基本清零,餐飲業投訴舉報數量同比下降20%。
三是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生產環節食品安全培訓制度,提高監管人員和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安全知識。在全省率先建設食用農產品快檢信息采集系統,采取大數據手段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在全省率先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網絡訂餐業戶違規經營行為的自動抓取和實時預警。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工程總量達到1.9萬家,位于全省首位。化妝品重要原料管理追溯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醫療器械網絡銷售手冊》,為基層開展新業態監管提供了指南。改造升級后的“食安笑臉地圖”,被評為全市第一季度優質服務實事。
四是積極促進產業發展。成立新舊動能轉換醫藥產業專班領導小組,會同有關區市對45家國內100強藥企進行了走訪,積極向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報送我市醫藥產業發展報告。研究制定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資金扶持政策,全市已有6家企業32個產品啟動一致性評價工作。實施“一對一”幫扶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在許可、注冊、認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5月25日,杰華生物自主研發的“樂復能”正式上市生產銷售,這是我省14年來首個獲得國家批準的一類新藥。2家醫療器械企業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占全省2/3。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速最高達到44%,全部14項審批項目實現全程網辦,達到全國最快、時限最短、企業群眾辦事“只跑一次”、部分項目“零跑腿”。
五是全面加強隊伍建設。集中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堅持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風廉政知識作為每周必學議題,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11次。全面開展峰會“業務練兵”活動,累計組織開展22次1700余人的業務培訓。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執行廉政紀律,尤其是峰會保障的每一個項目,每一筆支出都嚴格執行財務規定要求。市局、稽查支隊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和高新區分局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單位,高新區稽查大隊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二、存在問題
一是對食品藥品監管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力度有待加強,引導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樹立主體責任意識、增強尚德守法精神的工作舉措尚有欠缺;二是發現問題、化解風險的能力不強,監管工作跟不上的問題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堅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保底線”十二字要求,實現“五個確保”的工作目標,即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確保全省考核保持第一,確保全市考核進位爭先,確保不發生等級以上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確保不發生干部黨風廉政問題。
(一)堅決守住不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底線。一是強化隱患排查整治。繼續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嚴打擊”行動,開展藥品“凈網2018”專項行動,突出高溫高濕和旅游季節特點,隨排查、隨整治。二是堅持嚴厲打擊。維持全年食品藥品行政立案3000起以上、罰沒款3000萬元以上的高壓態勢。三是做好啤酒節、世界旅游峰會、省運會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
(二)全面抓好“后峰會”時期各項監管工作。一是鞏固創建成果。迎接省食安辦8月中下旬對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首批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市的督導檢查,推動市內四區通過驗收,實現我市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市全覆蓋。二是嚴格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本轄區企業組織集中培訓,加強警示教育,督促企業按照責任清單開展自查自糾,落實主體責任。三是實現“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確保全系統年內“雙隨機”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結果公示率達到100%。四是全面開展食品生產經營規范提升行動。實施“食品工廠規范化行動”,推動全市批發市場快速檢測室設置率、入場銷售者建檔率、食品安全自查落實率和食安亮化率達到100%。促進學校食堂量化分級B級以上達標率100%,大型餐飲單位B級以上達標率80%,中型以上餐飲單位“清潔廚房”達標率不低于90%,確保小餐飲持證率和監管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五是進一步強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全面推行藥品生產不良行為記分管理,嚴格執行藥品使用儲存規范,確保藥品購進建檔率100%。六是繼續做好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食鹽質量監管工作。
(三)推動食品藥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落實“一業一策”。研究制定我市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意見。實施以“引進”“自建”為主的藥品產業政策,培育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二是狠抓規范提升。繼續做好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生產工藝核查、推行良好行為規范等工作。三是優化營商環境。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實施全程貼身服務,助推項目落地;對現有項目,積極做好政策解讀和幫扶工作,助力做大做強;積極幫助協調國家、省有關部門及臨床試驗機構,加快研發進度。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走訪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食品藥品企業,鼓勵其到青島股權投資、兼并重組或者新辦企業。五是開展品牌升級行動。深入開展“食安青島”品牌創建行動,年內建設5處食品生產示范基地、100家食品生產示范企業、8家示范小作坊園區基地、30家示范小作坊;創建16處省級食品安全規范化農貿市場。
(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以隊伍的廉潔,保證監管的權威。各單位、各部門黨組織作為責任主體,“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加強學習,嚴明紀律,努力提高干部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平穩推進機構改革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