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質監局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工作目標 |
1 |
名牌培育 |
做好名牌培育工作,根據山東名牌年度評選計劃,年內新增省級名牌25個(含山東名牌產品、山東省服務名牌)。 |
2 |
積極推動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籌建工作 |
推動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各項工作,推動行業成立產業創新聯盟,年內引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2-3家。 | |
3 |
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市監督抽查工作 |
完成工業產品市監督抽查不少于1150家企業1700批次;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對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理,并及時公告后處理情況;制定《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異議處理及后處理工作規范(試行)》。發布監督抽查結果公告不少于72個品種,發布監督抽查通報4期;重點加強日用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促進日用消費品品質提升。 | |
4 |
組織實施“標準化+”戰略 |
開展新《標準化法》宣貫培訓。做好2017年度標準化項目的資助獎勵。開展2019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籌備工作,推進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培訓。積極參與山東省承擔的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上報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數量不少于20項,組織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AAA級以上企業10家以上。與古鎮口管委一起爭取國家標準委批準軍民融合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 | |
5 |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建設 |
圍繞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計量需求,組織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系統梳理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加大投入, 2018 年力爭新建市級計量標準 10 項,建標總數達到 210 項。 | |
6 |
加強特種設備安全保障 |
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2018年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印發《2018年全市特種設備生產、使用、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實施方案》,開展現場監督檢查。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行動不少于5次。完善特種設備信息化平臺建設,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監管效能。 | |
7 |
全網無紙化審批、申請人足不出戶即可辦證 |
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步伐,市質監局進入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所有事項,全部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審批、網上查詢、網上歸檔。為申請人開辦全流程服務:包括信息咨詢、預約服務、預先指導、快遞送達,讓申請人足不出戶即可取證,實現許可審批“零跑腿”。在17類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批業務中實施“先證后核”簡化審批程序,實行無紙化申報,2個工作日內受理,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決定;對檢驗檢測機構資格許可探索實施部分變更申請“當場許可”,為企業取證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 |
8 |
開展行政執法行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提高“12365”質監熱線服務效能 |
圍繞突出重點產品,全力推進“雙打”和“質檢利劍”行動深入開展,以消費品、農資等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和產品為重點,組織開展全市范圍內的專項執法行動不少于6次;提高“12365”質監熱線服務效能,對熱線受理信息進行年度分析,及時發布,強化預警作用,全年投訴舉報處結率達96%。 | |
創新創優目標 |
1 |
出臺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組織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
出臺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組織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增強城市質量競爭力。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深圳市。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青島市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組織召開青島市質量提升大會;加強對質量提升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完善領導體制和協調機制;完成質量提升2018年階段性目標工作任務;根據上級部署,開展質量考核工作,深化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建設,繼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 |
2 |
建立重大活動室內空氣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檢驗保障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進行 |
規范保障檢驗標準和流程,為保障重大活動、重要會議順利組織開展提供檢驗依據。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國首創。1、出臺《重大公共活動場所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管理規范》,為保障重大公共活動場所建成后室內空氣高于國家標準,并達到環保無異味的要求,制定相關質量控制管理規范。2、制定《地方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特種設備保障檢驗導則》,確定保障檢驗項目,檢驗技術指標體現更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對承運質量給出評價;建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在用特種設備保障檢驗作業指導文件,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3、在2018年青島重大活動、重要會議中組織實施《重大公共活動場所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管理規范》和《地方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特種設備保障檢驗導則》,并積累經驗,廣泛宣傳推廣應用。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