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半年,市政府僑辦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僑務工作發展綱要(2016-2020年)》和《青島市貫徹落實國家僑務工作發展綱要(2016-2020年)實施方案》,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思路,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與為僑服務相統一,秉持“一切為了僑、一切依靠僑”的服務理念,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2018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緊緊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經濟科技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加強僑商產業聚集區平臺建設。目前,聚集效應已有所顯現,加拿大、美國、法國等100余位海外高層專業人士到承載區考察洽談,中法關系促進會與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達成人才引進合作。
二是拓展僑務引智工作,促進“智匯青島”。為國際院士港引薦3名海外院士、土壤和水修復專家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籌辦“加拿大博士科技交流團”專場推介活動,加拿大博士率團攜13個科技項目與有關部門和企業開展交流,初步達成技術引進合作意向;舉辦2018海外華商博士投資創業合作周暨青島項目合作交流洽談會,邀請60余名海外工商實業和科技界人士攜帶百項專利技術來青洽談對接,助推青島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是發揮僑務資金優勢,推進招商引資。促成僑企安潤集團與深圳卓銳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2億美元的芯片封裝、檢測及設計研發中心項目簽約落地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跟蹤推進新加坡同日集團總部經濟項目,馬來西亞益海嘉里集團產業鏈擴建項目,達成初步意向。聯絡智利僑社就青建集團等青島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務,達成長期合作意向。
(二)圍繞推進開放型經濟和打造開放型城市形象,加強海外聯系交流。
一是推薦6名知名僑領列席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為我市國際化城市和“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二是邀請香港青島總會智慧城市發展交流團來青考察交流,參與青島智慧城市建設。牽頭摸排境外與我市聯系密切的山東籍、青島籍僑商、高層次人才和僑社團情況,先后與70多位重要僑領和高層次人才取得聯系。
三是充實完善海外僑界資源信息庫,重點加強與我市相關的社團聯系。
(三)整合華文媒體資源,做好僑務外宣工作。
一是建立海外重點華文媒體及重點人士數據庫,收錄重點華文媒體及重點人士數據信息百余項。
二是深化與日本《中文導報》、俄羅斯《龍報》等重點華文媒體合作,開展“相約上合--風從海上來”城市系列報道;圍繞“經略海洋”、“鄉村振興戰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報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成就和特色亮點,共刊播《今日青島》專版、專題54期。
三是創新開設《今日青島》中英文雙語版和日語版,有效拓展僑務外宣的廣度和深度。上半年共推出中英雙語和日語版11期。
(四)扎實做好華文教育和僑務文化交流。
一是組織舉辦2018海外華校校長團青島行活動。聯絡邀請“一帶一路”及上合組織成員國周邊地區90名華校校長來青交流訪問,加深了他們對青島的了解,擴大了青島國際朋友圈。
二是組織開展華文教育工作調研學習。撰寫題為《創新模式 開拓渠道 探索青島特色華文教育新路子》的調研報告,為探索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青島特色華文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是組織舉辦“四海同心迎新春”僑界名家書畫聯展。邀請美國、俄羅斯、斯里蘭卡等國華僑華人知名書畫家來我市聯展交流,堅定了海內外僑胞的“文化自信”。
四是指導新西蘭青島籍僑胞成立新西蘭山東藝術館暨茂腔博物館,在海外推廣發揚青島特色茂腔文化,促進了中華戲曲文化在海外的傳播推廣。
五是以僑為橋,搭建多領域交流合作平臺。聯絡邀請旅美藝術家來訪,開展中外藝術交流合作,提升青島國際藝術交流水平,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五)不斷推進我市僑務法治化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強僑情調研,結合實踐撰寫上報我市關于涉僑身份認定工作方面的意見建議,為國僑辦修改完善相關政策提供素材。起草歸僑僑眷身份認定和三僑生身份認定工作規則、《涉僑身份判別需掌握識別的國內外證件和注意事項》。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橫向聯系,努力將歸僑僑眷納入政府普適性政策覆蓋范圍。以“凝僑聚力,為僑務實服務”為主題,開展網絡在線問政,為群眾解決關心關注的僑務政策問題。
二是不斷提升僑政工作信息化和科學化水平。規范行政審批流程,運用青島市歸僑僑眷證頒證系統,對行政權力事項全過程記錄。指導各區做好涉僑行政審批和行政確認工作,做好行政權力清單標準化、行政權力事項的維護完善工作。截止6月底,共受理華僑回國定居審批3件;歸僑身份確認15件;2018年中高考“三僑考生”身份確認24人;接待海外華僑華人、歸僑僑眷來電來信來訪500余件次。對近年來僑胞關心的子女國籍判定、駕駛證申領做到詳細耐心解答,受到僑胞的一致好評。
三是完成“放管服”改革和服務工作自查,積極穩妥推進涉僑行政審批工作。加大僑務信訪案件督察督辦力度,幫助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解決實際問題。在全市開展僑務信訪大調研,形成調研報告;與區僑辦、街道辦事處多次溝通,辦理歸僑信訪事宜并形成專題報告報市信訪局;積極應對突發事件,依法依規、妥善耐心處理好三僑生升學有關問題。
(六)積極打造“三平臺一機制”,建設我市為僑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積極推進完善西海岸新區“僑之家”工作站建設。結合西海岸新區特色,以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的為高層次僑界人士提供政策支持、居留便利等公共服務。
二是采取政府高校聯動方式,指導推動青島科技大學開展為僑公共服務示范單位建設工作,幫助協調各項涉僑政策落到實處。
三是組建僑界代表人士團隊,發揮“僑海”背景優勢,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邀請僑界知名人士參加市委市政府迎春聯誼會,推薦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僑界人士代表和山東省儒商大會僑界代表,充分調動他們的專業才能、人脈資源和“僑海”背景優勢,鼓勵他們積極參政議政,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七)深入推進“歸僑僑眷關愛工程”。
一是在全市開展國內僑務工作情況調研工作,對我市困難僑胞及僑務救助工作情況全面梳理、摸清底數,形成調研報告并上報省僑辦。
二是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經費和政策支持,推動困難僑胞定向救助工作。全市共走訪慰問困難僑胞200余戶,為僑胞辦實事、辦好事100余件。與澳中經濟科技文化促進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合作,為菏澤市成武縣九女集鎮中心小學和天宮中心小學的67名貧困學生送去了兩萬余元的助學金和愛心禮物。
(八)提高政治站位,克服困難,全力做好上合峰會保障工作。
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先后派出18人次參加峰會各方面服務保障工作,為峰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存在問題
上半年我市的僑務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僑務資源涵養、開發、利用仍需深耕,如何更好地發揮僑務工作優勢,為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服務方法還不夠多,效果還不明顯;二是對區市僑務工作的指導力度還不夠大,全市僑務工作整體發展還不夠平衡,存在點高面低的現象;三是華文教育工作有待進一步創新突破,對如何發揮華文教育基地作用,開展工作研究探索不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深入推動國家和山東省《貫徹僑務工作發展綱要(2016-2020年)實施意見》以及《青島市貫徹落實國家僑務工作發展綱要(2016-2020年)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
二是積極做好跟蹤服務。加快推進安潤集團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及設計研究中心早日開工建設,同日集團總部、益海嘉里中央廚房、青島聯合華通有限公司冷鏈物流等項目早日簽約。
三是做好僑務資源的涵養。設立3-5家海外引智聯絡站,籌備舉辦2018旅外僑胞懇親會。舉辦凝僑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研修班。
四是重點圍繞“經略海洋”、新舊動能轉換及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做好僑務外宣。
五是積極推進“一次辦好”,提升僑務行政審批效能,進一步優化一流營商環境。
六是開展巡視巡察整改工作回頭看暨正風肅紀專項整治行動,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巡察整改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