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糧食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一三三五”工作思路,扎實履行糧食部門職責,加快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為青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和各級糧食部門工作要求,糧食系統認真制定貫徹落實文件,層層抓好學習傳達,逐級抓好落實。依托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平臺,組織編發學習資料6期,組織黨委中心組學習14次。同時結合青島糧食工作實際,研究提出“八項貫徹措施”,著力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大力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糧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確保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推進糧食安全“三大體系”建設。一是推進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強化基礎建設,在全面消除危倉老庫、推進智能升級的基礎上,推廣內環流科學儲糧技術,進一步提高科技儲糧水平。強化機制建設,出臺市級儲備糧油儲存輪換管理辦法,夯實管理基礎。加強儲備糧輪換管理,落實新增1000噸大米儲備,儲備小麥輪換出庫4.86萬噸,占計劃的72.6%,采購入庫5.46萬噸,占計劃的81.6%,圓滿完成3218噸儲備稻谷輪換出庫任務,確保地方糧食儲備體系設施更加完善、規模更加適當、管理更加規范、儲糧更加科學;二是推進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落實檢測儀器設備資金,提升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能力水平。加強縣級質檢機構建設, 爭取國家財政投入,在3個產糧市區建設糧食質量檢測站。強化糧食質量監管,儲備糧、軍供用糧、應急加工企業監測160批次,放心糧油和市場監測2576批次,基本實現了全市檢測機構成網絡、檢測范圍全覆蓋、監管無盲區。三是推進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建設。修改糧食應急預案,加強糧食配送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建設,全市已建成10個糧食應急配送中心、15個主食配送中心、1個放心糧油配送中心,已認定放心糧油示范店192家、糧食應急供應網點356家。加強應急供應網點糧油質量監管,抽檢面35%。目前我市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布局更加合理、設施更加完備、運轉更加高效、保障更加有力。
(三)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一是推進了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啟動實施15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項目,總投資3338萬元,已完成投資1700余萬元,占計劃的51%,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糧食產后服務能力66萬噸。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在全市發放了4000個小糧倉,實現藏糧于民、科學儲糧的目標;二是推進了中國好糧油行動。抓好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和示范企業建設,完成了中國好糧油企業第三方績效評價,累計完成投資1100萬元,占投資額的36%。目前正積極打造示范企業和優秀糧油品牌,讓更多綠色健康的中國好糧油食品走進市場;三是推進基層檢測機構建設。完成萊西、膠州、平度質檢站統一招標工作,推進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落實質檢站建設項目。
(四)加快糧食產業發展,深化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完成了全市糧食產業發展規劃。立足新發展理念,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糧食產業經濟強市的實施意見》,對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作出了規劃部署;二是抓好糧食產業項目儲備。建立了22個糧食項目儲備庫,包括7個糧食安全保障調控和應急設施項目、12個優質糧食工程項目、2個糧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項目、1個軍供保障基地項目;三是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推進20家國有糧食企業監管改革工作,進一步增強國企活力,助力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四是積極培育糧食品牌。堅持以品牌培育促進產業發展,目前全市共創建中國馳名商標4個、省著名商標7個,創建全國糧油示范企業6家。
(五)抓糧食收購和依法管糧,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夏糧收購成效明顯。全市設置夏糧固定收購庫點76個,流動收購點31個,騰空倉容62萬噸,準備各類設備1169臺,培訓收購人員543人次,協調農發行落實資金18.1億元,目前全市共收購夏糧30萬噸;二是推進糧食放管服改革。制訂了《糧食執法事項清單》《執法事項記錄清單》,落實國務院 “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推進糧食信用體系建設,落實膠州、西海岸新區企業信用試點工作;三是強化糧食流通監管。暢通12325糧食熱線,方便群眾解決問題。加強糧食收購資格核查,對全市162家糧食收購市場主體核準155家、核銷7家。開展糧食收購秩序和質量專項檢查,檢查企業33家,抽查樣品 98批次。
(六)推進軍民融合,切實保障軍糧供應。推進青島軍供成品糧油儲備、應急保障、軍糧供應、放心糧油、主食產業化“五位一體”軍民融合發展,創建全天候軍供應急保障體系。規范軍糧管理,嚴格質量管理,開展軍糧質量大檢查活動。堅持義務送糧,圓滿完成了駐青部隊軍糧供應,部隊滿意率100%。
(七)抓好糧食流通“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積極推進糧食流通“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全市危倉老庫維修改造、糧庫智能化升級、糧食倉儲物流、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糧食產后服務中心、農戶科學儲糧、“中國好糧油”行動、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建設、主食產業化發展等重大工程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建設項目90個,完成78%。
(八)抓好糧食行業管理,服務保障上合青島峰會。一是抓好安全生產。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糧食行業安全生產綜合整治行動,排查風險點106個,制定管控措施162項,出動檢查人員283人次,檢查單位135家,排查發現隱患232起,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62份,隱患整改率100%;二是抓好社會穩定工作。實施領導包案制度,共接訪32起77人次,辦理網上交辦來訪24件、來信1件、完成中央第七巡視組交辦信訪案件1件。
(九)加強糧食部門建設。一是加強黨的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完善黨建工作問題、任務和責任清單,強化所屬黨組織政治意識,強化系統干部職工思想穩定。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和轉型發展大討論,舉辦學習研討會15場次,確定調研課題27 個,查擺問題37個,已整改問題27個。形成大討論優秀征文18篇,優秀計策18個;二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積極適應紀檢體制改革,探索機關紀委職能新模式;三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省級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局直單位省級文明單位覆蓋率100%。密切聯系群眾,參加行風在線1次,網絡在線問政2次,主動公開信息125條,解決群眾問題79個。在糧食系統弘揚勞模精神,培養省、市勞模3人。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群眾性安全生產等活動, 2個單位獲全市安康杯競賽活動優勝單位稱號。
二、存在問題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存在問題:一是糧食產業缺乏龍頭企業,糧食產業經濟增長點不多。二是在當前轉型發展形勢下,前瞻性研究不夠。當前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對如何抓住機遇,推進好糧食轉型升級研究不夠,缺乏規劃。三是糧食系統人才隊伍老化,缺乏專業人才和年輕干部,不利于糧食事業發展。
下半年,市糧食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堅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推動,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切實加快糧食新舊動能轉換;堅持以糧食重點工作為突破,在全市推進糧食安全“三大體系”建設,加強糧食收購和糧食流通監管,加快優質糧油工程建設,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抓好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切實保障青島糧食安全,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做出應有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