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市糧食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全力保障地區糧食安全,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2018年工作成效
(一)深入推進“三大體系”建設,堅守糧食安全底線。“三大體系”建設即:糧食儲備體系建設、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建設。一是推進糧食儲備體系建設,保障糧食數量安全。進一步完善了市和區市兩級地方糧食儲備,適時調整儲備規模、優化儲備品種;投入資金5762萬元,維修改造倉容54萬噸,消除了危倉老庫。投入資金2125萬元,對12個糧食儲備庫點進行智能化升級,實現糧庫智能化管理;全市共有14個地方儲備糧庫,形成了以中心庫儲存為主、國有倉儲企業為補充的地方儲備體系,形成了設施完善、規模適當、品種齊全、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儲糧科學的地方糧食儲備體系。
二是推進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層層落實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主體,完善糧食部門行政處罰清單;加強青島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能力建設,增置更新檢測設備。新建萊西、平度、膠州3個糧食質量檢測站。配備近紅外谷物分析儀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和真菌毒素快速檢測設備,有效提升現場快速檢測能力;采取上下聯動、跨部門跨地區聯動方式,加強糧食質量監管,完成各類糧食質量檢測20000余批次,保障了全市糧食質量安全,打造了以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為重點、以各區市基層質量檢測機構為支撐、以各糧油企業化驗室為補充的糧食質量檢測網絡,形成了機構成網絡、檢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的糧食質量監管體系。
三是推進糧食應急供應體系建設,保障糧食供應安全。層層制定《糧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糧食應急保障演練8次;完善了13個糧油應急加工企業、10個應急運輸企業、10個應急配送中心、16個主食配送中心和356個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在市糧食局政務網發布糧食應急加工供應網點電子地圖,建立全市糧食預警監測系統,形成了布局合理、設施完備、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糧食應急供應體系。
(二)深化糧食“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和監管水平。一是簡化糧食行政服務程序。落實“一次辦好”要求,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糧食收購資格許可行政審批透明度,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將5個環節優化為4個。細化分解“糧食收購資格認定”程序,將規定辦理時限15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對全市162家糧食收購市場主體進行了審核,核準糧食收購資格收購主體155家、核銷7家。
二是創新糧食流通監管方式。推進糧食信用體系建設,落實膠州、西海岸新區企業信用試點工作。發揮企業信用網和12325熱線監督作用,及時公開糧食收購許可對象信息和監督檢查情況。制定《糧食執法事項清單》《執法事項記錄清單》,開展雙隨機檢查工作。
三是加大糧食流通監管力度。開展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和政策性糧食銷售監督檢查工作,出動人員425人次,查處違規行為22起,維護了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和出庫糧食質量。開展糧食庫存清查工作,對全市63個國有糧食承儲庫點進行逐倉檢查,摸清了我市糧食庫存底數和質量狀況。
(三)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保障服務鄉村振興。一是推進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總投資3338萬元,建設了15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項目,開展以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實現糧食產后服務能力66萬噸。今年為農民發放了4000個小糧倉,累計投放30610個,做到藏糧于民、科學儲糧。
二是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投入資金3400萬元,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組織中國好糧油產品進社區活動45場,建設營銷中心和專柜72個,在山東電視臺、青島電視臺等媒體進行宣傳。引導農民推廣優質小麥訂單種植6.7萬畝,優質小麥品種3個,收購優質小麥5.3萬噸,帶動農民增收510萬元。
三是抓好糧食收購,維護種糧農民利益。設置固定、流動收購庫點107個,騰空倉容62萬噸,準備各類設備1169臺,培訓收購人員543人次,協調農發行落實資金18.1億元,累計收購夏糧57.2萬噸,收購秋糧12萬噸,沒有出現農民“賣糧難”的現象。同時,全年完成了12萬噸糧食輪換任務,實現糧食購銷總量210萬噸。
(四)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推進糧食新舊動能轉換。出臺《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糧食產業經濟強市的實施意見》,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建立糧食發展項目儲備,入國家庫項目22個,擬投資10億元;有效對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建設青島利群集團膠州糧食物流產業園、青島皇豐糧食產業加工園區、青島頤爾佳主食加工園區,全力推進糧食產業加工集群;打造糧食中國馳名商標4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3個。組織參加福州產銷協作洽談會、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和首屆山東糧油產業博覽會,達成30萬噸的糧油產銷協作項目。預計糧油加工業實現工業生產總值400億元,銷售收入450億元,利潤7億元。
(五)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完成軍糧供應保障任務。嚴格執行軍糧管理“五個嚴禁”標準,規范管理制度25項,軍糧質量檢查合格率100%。堅持為部隊義務送糧,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糧油科技進軍營活動、野外應急軍供保障演練等活動,部隊滿意率100%。推進應急供應、軍糧供應、成品糧儲備、放心糧油、主食產業化“五位一體”軍民融合發展模式,初步建立了“平時保市場、戰時保軍備”的軍民融合保障機制。
(六)愛糧節糧宣傳工作氛圍濃厚。聯合11部門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保障糧食安全、愛糧節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了9個專項宣傳,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六進”活動等60多場次,86000余人參與,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宣傳片等資料19200份,主流媒體宣傳46次,在社會上營造了關心糧食安全、愛糧節糧、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
(七)糧食各項保障工作順利推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扎實推進解放思想大討論;加快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改革,確定資產劃轉意見和企業劃轉協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00%;推進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將省政府101項考核標準分解到16個責任部門,確定我市103項考核標準,督導全面落實;糧食行業安全生產零事故,糧食系統保持2個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1個山東省“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
二、市民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一年來,我局積極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組織開展行風在線、網絡在線問政上線工作,受理政務服務熱線、政府信箱問題,共答復問題127個,群眾滿意率100%。在上年度“三民活動”中,市民提出了加強糧食質量監管和愛糧宣傳兩個方面的建議,被我局納入2018年部門重點工作,并得到有效落實。
三、存在的問題及明年工作打算
存在主要問題是:一是糧食開拓創新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速;三是糧食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019年,市糧食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障糧食安全”工作要求,認真履行糧食部門職責,在全市繼續推進好糧食安全“三大體系”建設,夯實糧食安全基礎;加大招商引資引智力度,促進糧食產業發展;抓好糧食優質工程建設,提升工作水平;抓好糧食安全責任考核,進一步健全全市上下共同負責的糧食安全保障機制;抓好軍民融合,全面提升我市軍糧供應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抓好糧食收購和流通監管,維護好種糧農民利益;推進好糧食部門改革創新工作,提高工作效能;抓好糧食行業安全生產,確保我市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