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衛生計生委2018年工作要點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8-02-11
    字體大小: 打印

      2018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和“一三三五”工作舉措要求,圍繞健康青島建設率先走在前列目標任務,積極爭創“全省衛生醫療改革龍頭、全國區域醫療中心、國際健康養生宜居名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提升標準,狠抓落實,實施“十大工程”,開展“十大行動”,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統籌做好衛生計生各項工作,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提供健康服務保障。

      一、實施健康青島促進工程,開展居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

      一是加快推進疾控體系建設。落實市政府加強疾控體系人員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配備要求,年內達到省級標準。二是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控。建設傳染病防控示范基地,推進艾滋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將65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結核病主動篩查列入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將結核病檢查列為學生健康體檢必查項目。預防接種數字門診實現全覆蓋。三是推進健康促進工作。提升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水平,10個區市全部達到國家、省、青島市健康促進示范區(市)標準。推進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重癥精神病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區(市)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分中心,規范心理危機援助熱線。每個區市至少建成1處健康教育基地,開展健康促進“六進”活動和“千名專家送健康”行動,舉辦1000場健康教育講座,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19%。四是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完善提升醫養結合“青島模式”。推廣農村“兩院一體”方式,開展防、醫、養、康、護一條龍服務;推廣社區居家醫養結合方式,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試點。五是推進健康醫療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完善“一心、四城、一園、一帶”的大健康產業發展總體布局,加快健康醫療與互聯網、養老、旅游、體育、食品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培育中醫藥特色、康復療養、休閑養生等健康服務新業態,發展大健康產業,支持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建設國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二、推進醫改深化聯動工程,實施現代醫院制度創新行動

      一是加強醫改推進機制建設。完善市、區市兩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運行機制,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完善“三醫聯動”政策措施,形成“青島特色”改革經驗。二是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破除“以藥補醫”。深化部門聯動控費機制,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10%以下。落實“兩個允許”要求,推進薪酬制度改革。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三方績效評價,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三是創新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現代醫院管理20項制度,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實行常態化監管,形成權責明晰、治理完善、管理科學、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四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依托醫聯體建設,暢通雙向轉診渠道,緩解患者“上轉容易下轉難”的問題。完善醫聯體建設“四種模式”,強化資源同用、藥耗同購、學科同建、信息同享、質量同質、管理同步“六大支撐”。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三區三市至少建成1個具有示范效應的縣域醫共體,醫聯體內由二、三級醫院向基層轉診超過10%比例。五是改革完善藥品保障供應機制。做好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合議價,建立跨區域聯合采購機制。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開展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一票制”試點。免費向高血壓、糖尿病、重癥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藥物。加強合理用藥管控。六是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完善衛生計生全行業監管、全范圍覆蓋的執法架構,年內所有區(市)、70%鎮(街)完成衛生計生執法資源整合。推進“智慧衛監”建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兩非”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深化強基固本工程,開展基層衛生標準化建設行動

      一是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85%的基層機構達到省標。國家級群眾滿意鎮街衛生院創建保持省內領先,200家中心村衛生室。二是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在三級醫院和醫學院校設立基層衛生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落實鄉村醫生“區市管鎮聘村用”模式,保障在崗鄉村醫生和老年鄉村醫生待遇。三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面提質。拓展簽約服務包和服務項目,實現與醫保、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促進等信息的無縫對接,年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市民達270萬人以上。四是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調整完善基本公衛市增服務項目,完善健康檔案管理。五是做好健康扶貧工作。全面完成健康扶貧“八個一”工程、“三個一批”等年度工作任務,為1.66萬名省、市指定患病貧困人口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

      四、實施醫療服務改善工程,開展群眾滿意度提升行動

      一是加強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對所有醫療機構的檢驗科和放射科進行室間質評,提高檢查、檢驗同質化程度,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二是開展醫療要素精準化監管。推進醫療機構、醫護人員電子證照管理。開展醫療服務專項清理整頓和重點環節督查。開展首輪大型醫院巡查“回頭看”并啟動第二輪巡查工作,促進行業作風不斷改進。三是推行醫療精心化服務。二三級醫院全面建立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增加患者醫療服務便捷性。完善便民利民服務舉措,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平均門診預約率超過50%,80%以上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日間手術,建立提前、延時、錯峰、分段等服務機制。四是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加強10個衛生重大項目建設,完成市立醫院東院二期、青大附院東院區綜合病房樓建設并投入啟用。加快推進市公共衛生中心、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等在建項目。

      五、深化引醫“三優”工程,開展人才學科提升行動

      一是深化引醫引智引才。以國際一流為標桿,加大引進優質醫療機構、優勢醫學學科、優秀醫學人才力度,年內引進2家以上國內外高水平醫院,新引進一批國內外醫學領軍人才,提升危急重癥、疑難病癥診療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醫學專科中心。二是加強學科建設。實施重點學科和人才培養項目,支持市級6個A類、60個B類、15個C類重點學科發展,加大60名學科帶頭人、90名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完善學科立體布局,形成優勢學科突出、學科群作用明顯、醫學人才梯隊逐步合理的“醫教研”學科體系,進入全國百強學科保持在40個以上。開展臨床循證研究、轉化醫學研究和精準醫學研究,加快自主創新性成果轉化和推廣。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實施市醫療衛生優秀人才培養項目。派出超過400人次醫學骨干赴國內外一流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建立學科和人才激勵約束機制,加大獎懲力度。加強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六、深化“十百千萬”工程,開展振興國醫行動

      一是加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出中醫藥綜合改革10項創新舉措,形成試驗區標志性成果。深化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實施中醫診所備案制管理。推進“十百千萬”工程,加快10個國醫大師工作室、100個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建成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啟動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批合作項目。二是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支持中醫藥發展集團建設。建立20個精品國醫館,60%的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4個區(市)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開設中醫經典門診和中醫經典病房,舉辦“經方家園·名家講堂”。三是創新實施“中醫藥+”戰略。打造一批中醫藥養生旅游點(線),推出10個“中醫藥特色小鎮”。建立2個省級中醫藥文化示范單位、10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發布全市中醫藥服務電子地圖,推出市民養生自測APP服務系統。

      七、實施智慧醫療提升工程,開展“互聯網+健康”行動

      一是加快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加快市、區(市)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年底前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協同應用。加快數字化醫院建設,推進醫院數據中心“云化”和集成平臺建設。完善居民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婦幼保健院(所)全部聯網運行。二是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建設全市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發展精準醫療、人工智能輔助醫療等。

      八、推進計生轉型發展工程,開展婦幼健康提升行動

      一是積極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全面完成人口均衡發展目標。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 “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深化基層管理服務改革。創新推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生育全程服務的基層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新模式。深化全國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基層基礎示范創建活動。穩定基層網絡隊伍,提升計生干部轉型發展能力。三是提高家庭發展能力。落實計生家庭各項獎勵優惠政策,實施“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四是深化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和社會融合發展。開展全國流動人口健康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融合示范創建活動,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健康關愛。五是加強母嬰安全保障。增加婦幼特別是兒科醫療資源,滿足服務需求。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完善救治網絡,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開展生育全程12項婦幼健康免費服務,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九、實施醫療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應急救治服務行動

      一是提升應急響應能力。推進衛生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完善“平戰結合”機制。提升市民衛生應急行為素養,提高自我防護、自救互救水平。二是提升急診急救能力。新增18個院前急救站(點),縮短院前急救服務半徑。三級綜合醫院和50%以上的二級綜合醫院開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每個區市至少建成一個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啟動創傷中心建設,暢通就近就急、協作聯動的生命急救綠色通道。三是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全力以赴做好2018年重大活動、省全運會等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加快定點醫院改造,建設應急指揮平臺,強化保障隊伍培訓,打造專業優質、協同有序、保障有力、應急高效的醫療衛生保障綜合防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圓滿完成重大活動醫療衛生保障服務。

      十、推進管黨治黨建設工程,開展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一是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學習宣傳貫徹活動。做好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輪訓,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抓好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作風建設、效能建設、文化建設、法制建設,提升創新能力、執行能力、落實能力。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三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強化年輕后備干部的培養和鍛煉,按照要求推行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試點,落實為改革者壯膽、為實干者撐腰、為擔責者負責的“三個保障”。四是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開展第二屆“最美天使”評選活動,開展“醫者仁心、大愛無疆”職業精神系列宣傳。五是深化衛生計生“放管服”改革。落實衛生計生領域優化政務環境17項措施。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實現申請人“只跑一次”或“零跑腿”。推進行政審批“一窗式”改革。六是加強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做好日常特別是重大活動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做好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維護穩定發展大局。七是加強機關文化建設。打造“守護健康”品牌,改進行業作風。做好工青婦及離退休干部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14页影音先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