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衛生計生系統以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創新引領,立足群眾需求,深入推進改革發展,穩妥落實生育政策,市民主要健康指標和人口均衡發展指標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一、2018年主要工作成效
1.實施健康青島促進工程,開展居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一是完善健康青島體系建設。制定“健康青島2030”行動方案,完善全市精神衛生、慢性病、職業病和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疾病中長期防治規劃。二是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處置各類傳染病85.4萬例,無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科學處置長春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安全接種各類疫苗300萬劑次,努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三是實施全民健康促進計劃。籌建市區兩級慢性病綜合防治中心,加強重點慢性病、死因監測,實施慢性病早診早治。開展健康教育“六進”活動和“一二三四奔健康”專項行動,科學引導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695萬人,深入推進1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老年人、慢病患者、孕產婦和兒童160萬人,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86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16歲。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集中收治和管控,規范管理率同比提高35.65%。四是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工作。被確定為全省6個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市之一,建立醫養結合機構279個、醫養結合聯合體141個,社區居家診療點490個,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優質的健康服務。
2.推進醫改深化聯動工程,實施現代醫院制度創新行動。一是持續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部門聯動控費機制,醫療費用增幅明顯回落,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藥費用增幅下降3.12%,住院均次費用增幅下降1.36%,藥占比下降1.36%,聯合控費取得預期成效。開展居民醫保費用按區域人頭總額預付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和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3所醫院列入國家、省級試點。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110個病種實行按病種收費。二是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19家三級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組建醫療集團6個、縣域醫共體11個,覆蓋335家醫療機構,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成立婦兒、精神、感染性疾病等專科聯盟7個,遠程協作網9個,實現了區域醫療資源共享。三是完善藥品保障供應機制。成立省內首個跨區域藥品采購聯合體,協議價格較省網價下降18.8%,80%的藥品達到全國最低。全面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在18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部分藥品“一票制”,減少流通環節,集中采購藥品67.42億元,減輕群眾負擔20.2億元。四是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強化監督執法、社會信用管理,監督檢查3.3萬余次,立案721件,保障廣大群眾的健康權益。
3.深化強基固本工程,開展基層衛生標準化建設行動。一是持續推進基層機構標準化建設。2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國家級示范單位、群眾滿意單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達標率為43.6%、40.6%。二是強化基層衛生隊伍建設。開展基層醫療衛生“三下三強”活動,組織484名城鄉醫生對口支援基層工作。創新鄉村醫生管理模式,定向培養60名醫學生,完善準入退出機制,促進鄉村醫生職業化轉變。三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面提質。建成智能化家庭醫生簽約信息系統,推行家庭醫生、醫保門診統籌和居家醫養簽約“三約合一”管理,面向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患者免費提供7種基本藥物。全市組建1512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參與簽約服務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達到50%,覆蓋全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9萬人享受了簽約服務。四是加大健康扶貧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八個一工程”“三免兩減半”等健康扶貧優惠政策,累計投入609萬元,服務2628名省定患病貧困人口和1.4萬名市定患病貧困人口,我委援助安順市85名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事跡成為全國健康扶貧典型案例。
4.實施醫療服務改善工程,開展群眾滿意度提升行動。一是推進醫院標準化建設。完成4家二級甲等醫院復審,3家醫院開展醫療質量與安全JCI國際認證工作。二是開展質量提升工作。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全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市、區級質控中心總數達183個,質控網絡更加完善。推行“血庫前移”工作模式試點,在全國率先實施血液物聯網解決方案,實現區域血液調配和全流程血液安全監管。三是開展“六大中心”建設。強化重點疾病一體化、全流程管理,建成41個卒中、胸痛等專病中心和11個癌癥規范化示范病房,形成綜合診療、多學科聯合、信息聯通的全方位醫療服務體系。四是拓展便民惠民措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診預約率40%、分時段預約率56%, 71%的醫院實現門診電子叫號,36家醫院開展遠程醫療,67家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雙向轉診平臺,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病房實現全覆蓋。
5.深化引醫“三優”工程,開展人才學科提升行動。一是全力抓好“雙招雙引”。加大引進優質醫療機構、優秀醫學人才、優勢醫學學科力度,投資30億元,開工建設哈佛(青島)婦產醫學中心等優質醫療項目,青島新世紀婦兒醫院正式開業;與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12家國內外知名機構簽約實施合作辦醫;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等6家優質醫療機構達成合作意向。二是實施衛生人才學科提升行動。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引進院士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19名、高級人才61名,招錄博士158名、碩士研究生751名,選派醫學骨干500人次赴國(境)內外一流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培訓1069名結業住院醫師。三是加強學科建設。評選出6個A類重點學科、60個B類重點學科、23個C類重點學科,60名學科帶頭人、90名優秀青年人才,完善了醫療衛生學科和人才梯隊布局。全年共投入1.5億元用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引進國內、省內領先技術350余項,43個學科名列全國百強。
6.深化“十百千萬”工程,開展振興國醫行動。一是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我市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成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研究生院,引進建立10個國醫大師工作室、70個知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將門診中醫優勢病種納入統籌支付范圍并按病種結算,試點病種達到18個屬全國首創。實行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評定制度,完善中醫專家存案制度,備案中醫診所53個。二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快膠州市中醫醫院重建,建成133個國醫館,鎮街以上醫療機構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建成全國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6個,遴選中醫藥C類重點學科6個。三是實施“中醫藥+”戰略。打造6家中醫醫養結合中醫醫院,啟動中西醫結合康復中心項目。在國內率先發布10項家庭中醫藥適宜技術,開發“e家中醫”手機APP,推動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遴選出12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舉辦200場中醫藥科普(養生)大講堂活動和第三屆“三伏養生節”,開通“國醫大師談養生”微信專欄。
7.實施醫療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工程,開展智慧醫療提升行動。一是推進健康醫療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制定推進健康產業發展五年規劃,推出促進健康產業十大發展舉措。建立全市健康產業重大項目庫,對61個項目實施動態管理。二是推進市級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市立醫院東院二期、青大附院東區綜合病房樓工程正式啟用,市公共衛生中心、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市第五人民醫院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市海慈醫療集團康復中心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啟動國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開工建設韓國延世大學青島世福蘭斯醫院、健康城產業孵化基地、海爾國際養生度假酒店等項目。三是開展“互聯網+健康”行動。市和8個區市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推進28項“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事項。完成區域診療一卡通升級,注冊535萬人,累計預約3531萬人次。
8.推進計生轉型發展工程,開展婦幼健康提升行動。一是積極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預計全市戶籍人口出生8.8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8萬人,出生人數符合預期。二是深化基層管理服務改革。探索建立衛生計生一站式服務,推進婦女查體服務和產后、孕期隨訪相融合。推廣網上辦理、一站式和村居代辦服務,辦理生育登記9.5萬個。推廣公共場所“愛心媽媽”建設模式,建成各類母嬰設施329所,為孕產婦提供貼心服務。開通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就醫綠色通道。三是深化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和社會融合發展。開展“把健康帶回家”活動,為3萬名流入人口建立健康檔案,為8.3萬名流入孕產婦、兒童提供計劃生育服務。
9.實施醫療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應急救治服務行動。一是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完成86個救護站和100余部急救車輛標準化配置,推進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和核應急處置軍地聯動機制建設。開展市民應急安全宣傳教育,受益群眾18萬人次。二是完善院前急救網絡體系。新設18個院前急救站,開展航空醫療救援服務,打造區域性緊急醫療救援基地,推廣應用“心腦綠色通道”APP,打造心腦血管急癥30分鐘救治圈,暢通就近就急、協作聯動的生命急救綠色通道,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三是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健全“1+20+N”保障工作機制,織牢“3+6+5+N”醫療保障網絡,構建陸空救援立體醫療保障體系,圓滿完成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醫療保障任務,巡查各類單位1.4萬家,接診傷病員7172人次,做到了醫療保障零事故、群眾看病零影響、就診患者零投訴,得到了上級和中外參會人員的高度贊譽。除此之外,圓滿完成第24屆省運會等30項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任務。
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
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告知承諾。規范公布市、區兩級“一次辦好”事項61項、公共服務事項8項。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理,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網上運行,依申請公共服務“零跑腿”事項達到75%,方便了群眾辦事。
三、“三民”活動意見辦理情況
自去年“三民”活動以來,我委對市民代表提出的238條意見建議進行了認真梳理、逐一分解,迅速調查落實,主動與代表溝通,已全部按期辦復。將市民集中反映的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反面的意見建議,列入今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制定責任目標,作為重點工作督查推進,全力抓好改進和落實,提升了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回顧一年工作,我市衛生計生工作實現了新突破、新進展,但距離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期待和需求還有差距,特別是醫療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改善群眾就醫感受需要更加努力,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尚有諸多難題亟待破解,健康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突出等。
2019年,我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全周期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為己任,緊緊圍繞健康青島率先走在前列目標任務,切實尋標對標,努力提速增效,在深化改革上勇于突破,在改善服務上積極創新,在提升能力上狠下功夫,聚焦聚力抓好推動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完善疾控體系建設、強化學科和人才支撐、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實施“互聯網+健康”等重點任務,推進衛生健康事業轉型發展,更好地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