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市物價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服務促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圍繞“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思路”,加快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價格監管體系,為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營造良好價格環境。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發揮價格職能作用,服務促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以“四新”推動“四化”、實現“四提”的中心任務,制定出臺《關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服務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找準服務促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制定實施13項政策舉措,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持續推進清費減負降成本,及時貫徹落實省簡化用電分類、清理規范加價行為、降低一般工商業及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等政策措施,每年為全市工商業用戶節省電費至少7.5億元,為全市農業用戶節省電費約1600萬元。根據市內三區非居民用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下調市內三區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內三區工商業用戶將減少支出約2694萬元。為相關企業爭取“價格治霾”補貼約900萬元,對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免收余熱自備電廠政策性交叉補貼和系統備用費,年可節省用電成本約1000萬元。嚴格執行國家、省行政事業收費停征、減免政策,從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預計可減輕負擔235萬元。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穩妥推進存量文件清理。
(二)扎實開展穩價惠民提升價格治理水平專項行動。
下發了《關于印發穩價惠民提升價格治理水平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從推進價格調控體系建設、加強價格監測預警、積極穩妥推進價格改革、強化市場價格監管等方面制定了24項措施,劃分4個階段,分解細化落實責任,建立了周例會和日例會制度,先后召開14次例會,峰會期間每日召開例會,形成10期工作動態。舉行了價格異常波動應急實戰演練,組成11個巡查組,開展了周末市場集中巡查活動,檢查經營單位1200余家,現場責令整改400余家,有效規范了市場價格秩序。組織商貿流通、餐飲、景區景點、停車場、交通運輸等領域100余家重點經營開展價格政策提醒告誡,并組織經營單位簽訂價格誠信承諾書。加強峰會期間價格監測預警,制定實施了酒店客房和餐飲價格監測報告制度,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針對峰會前夕市區實行交通管制措施,派出價格監測人員,連續7天深入市區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進行價格監測、巡查,當天上午形成菜價監測情況報告,從而確保第一時間掌握蔬菜價格運行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上報市政府有關部門。全市兩級價格主管部門組成多個專組,對商超、農貿市場開展價格巡查、檢查,嚴肅查處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價格違法行為。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菜籃子”市場供應得到保證,菜價短時間波動后迅速回穩。
(三)加強價格調控,穩定價格總水平。
連續23年實行價格調控目標責任制,市政府辦公廳下發文件細化分解落實,制定了5個方面18項重點工作措施。加強價格形勢分析研判,堅持月度分析、季度例會制度,確保各項調控措施落到實處。1-6月份,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2%。堅持重要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日監測報告制度,上報價格監測報告50期。組織實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今年先后6次啟動聯動機制,發放價格臨時補貼903萬元、67.9萬人次受益。繼續在即墨區、平度市開展馬鈴薯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工作,承保面積2.1萬畝,提供風險保障3780萬元。圍繞“吃、住、行、娛、購、游”以及電商、旅游、交通等領域開展價格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有效規范了市場價格秩序。出臺了《醫療機構價格行為規則》。開展水、氣、熱、電信等領域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大力推進12358價格監管平臺建設,1-6月份,受理價格投訴舉報6102件,回復率100%。主動承擔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工作任務,創新價格矛盾爭議調處機制。辦理各類涉案、涉稅、涉紀檢監察價格認定2008件,認定總額24.37億元。
(四)縱深推進價格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貫徹落實新版《山東省定價目錄》,放開了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電價政策調整后,及時召開價格政策提醒告誡會,規范商業綜合體銷售電價加價行為。針對成品油價格變動情況,縝密細致啟動市區巡游出租車運價動態調整機制,首次采用網絡遠程升級方式進行價格調整,9000余輛巡游出租車完成網絡遠程運價調整,在國內尚屬首次,也為今后市區巡游出租車運價動態調整機制的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市管景區門票價格改革,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嶗山風景區門票“一票制”價格改革方案。貫徹《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我市物業服務收費銜接政策。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繼續執行青島膠州灣隧道車輛通行費收費政策。出臺我市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計劃)累進加價管理辦法;扎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相關工作,出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政策。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理順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擬定了我市取消耗材加成補償方案,對我市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進行實施后評估。
二、存在問題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我市價格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價格改革還需深化;資源稀缺程度、生態價值和環境損害成本在價格形成中沒有充分體現;價格管理需要繼續放權減權,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下半年,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全市重點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著眼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圍繞招商招才引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任務,深入查擺“十個問題”,打破常規、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研究對策。
(一)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牢牢把握機遇,加強系統謀劃,全力推進落實,明確全市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目標、努力方向、時間表、路線圖,大膽創新改革、打好價格改革“組合拳”。一是“放開一批”,進一步縮減政府定價項目。擬放開一批商品和服務價格,進一步縮減政府定價項目。二是“下放一批”,定價權限進一步下放區、市政府管理,有利于實施更為科學、合理的動態監管。三是“規范一批”,完善政府定價機制。擬出臺《管道燃氣配氣價格監管規則》等文件,完善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形成機制。
(二)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精準聚焦企業和群眾發展需求,梳理并公布我局公共服務事項中的“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全面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我市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有效實施,大力營造最優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
(三)開展清費減負降成本專項行動。加強供水、供氣、供暖和電信等領域價格監管。全面清理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編制并向社會公布我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進出口環節收費、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等“四項目錄清單”,做到“涉企收費進清單,清單之外不收費”。扎實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四)強化擔當意識、責任意識。時刻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攻堅克難的頑強意志,勇于擔當、主動作為,高點定位、超前謀劃,找準價格工作切入點,主動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打造價格工作新亮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