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地震局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工作目標 |
1 |
強化震情跟蹤監視,提高地震處置能力 |
牢固樹立震情意識、安全意識、穩定意識,制定和落實“青島市2018年度震情跟蹤工作方案”,全力做好震情跟蹤監視;切實執行24小時震情值班職守;高效處置地震(非地震)事件,快速有效地向市委、市政府上報震情(災情)、趨勢判定意見;強化數據資料分析和研判,做好周、月、年度以及特殊時期和重要時段的震情會商工作,會商報告質量保持全省前列;全力做好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期間的震情安全保障。 |
2 |
加強地震監測臺網系統運行維護,提高觀測質量和效能。 |
強化臺網系統運行維護及管理,加強臺網系統的標準化、綜合化建設,確保整個臺網系統30個臺站高效、可靠、連續、優質運行,系統整體運行率、數據可利用率達98%以上;進一步提高觀測質量和產出效益,發揮臺網整體監測效能。 | |
3 |
強化地震監測工作法制化信息化,提高監測法制化信息化能力 |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山東省防震減災條例》,推進地震監測工作法制化管理,加強地震觀測環境與監測設施保護和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加大對科技人員培訓,完成好科研課題研究任務,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深入貫徹落實“互聯網+”、大數據行動計劃、“信息化+地震”實施意見,樹立融合發展理念,提升宏觀觀測網絡平臺和APP等信息網絡功能,以信息化推動防震減災現代化。 | |
4 |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提高震災防御能力 |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管理,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積極參與我市重大建設工程的評審工作,提出抗震設防意見;加強地震行政審批窗口管理,組織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優化審批服務,推進審批事項零跑腿;深入開展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現狀大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開展省、國家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工作。 | |
5 |
夯實地震應急準備基礎,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
召開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開展10個區市地震系統應急工作檢查;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著手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前的準備工作;完成我市重點地區地震應急專項方案及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地震安全保障總體方案;扎實做好跨區域應急聯動現場應急實戰演練,組織全市地震應急綜合演練1次,指導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開展不同形式的地震應急演練;組織全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或地震志愿者隊伍業務培訓1次;加強對區(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范化建設的指導,逐步推進我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國家標準建設。 | |
6 |
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 |
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年活動,制定宣傳教育年工作實施方案;與市教育局、市科協共同開展學校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舉辦全市小學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手抄報大賽暨全市防震減災科普宣講大賽,出版手抄報大賽畫冊;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展板等手段進行宣傳;與市政府應急辦、市民政局、市人防辦、市北區政府等聯合開展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地震應急演練宣傳活動;與青島市廣播電臺合作開展《防震減災一分鐘》欄目;編制《防震減災知識手冊》等、發放地震科普宣傳材料;積極開展“六進”活動,深入學校、社區、企業開展地震科普知識講座;開展青島市地震科普示范學校申報和命名工作。 | |
創新創優目標 |
1 |
建設一流的中國地震局青島防震減災市級示范中心 |
完成中國地震局青島防震減災市級示范中心各技術系統設備安裝、調試及示范中心內設地震觀測系統、應急指揮技術系統、現場監測系統、現場應急指揮系統、科普宣教系統等軟硬件調試集成;升級改造青島市地震監測中心視頻會議系統;完成示范中心與市地震監測中心技術系統集成、互聯互通。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國首創。中國地震局青島防震減災市級示范中心具備防震減災工作監測預測、震害防御、應急指揮、宣傳教育等功能,是技術先進、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防震減災綜合、示范基地,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防震減災市級示范中心,其功能設計、建成后的運行維護模式在全國屬創新。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