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經濟信息化委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工作目標 |
1 |
運行保障 |
加強經濟運行調度與監測分析,深化大企業直通車服務,緊盯重點區市、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協調做好企業用電、用水等要素保障工作,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
2 |
轉型升級 |
推進工業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雙百千”行動和“一業一策”計劃,滾動推進300個以上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力爭100個項目竣工投產,加快新一輪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 開展現代產業精準招商,培育壯大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落實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相關工作任務,促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 |
3 |
技術創新 |
舉辦第四屆“青島工業設計促進月”,立項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2000項,新培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60家;推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建設,爭取1-2家通過省驗收認定;出臺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的意見,健全企業管理人員培訓體系,力爭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傳統產業創新類)數量保持全省領先。 | |
4 |
品牌培育 |
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引領工程,面向特色行業、重點企業和優勢產品,培育選樹15家市級以上“三品”戰略示范單位。實施“青島名牌”年度培育計劃,新培育認定“青島名牌”產品50個,爭創一批省級以上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和產業集群區域品牌。 | |
5 |
載體建設 |
實施“雙集聚雙示范”工程,開展化工園區及重點監控點省級認定,促進工業產業集聚區升級發展;實施小企業產業園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滾動培育計劃,新認定10個市級小企業產業園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爭創2個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 |
6 |
融資協調 |
深化重點企業專項信貸支持機制,落實轉貸引導基金、風險補償、擔保補助、股權掛牌等政策性措施,推進多種形式產融合作,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低成本融資280億元。 | |
7 |
中小企業 |
實施中小企業創新轉型“131”工程,新認定15家隱形冠軍、30家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和80項專精特新產品(技術)。打造“青企微服務”品牌,舉辦第四屆“市長杯”小微企業創新大賽,新認定10個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爭創2個國家級示范平臺。 | |
8 |
節能降耗 |
加強節能統籌協調和督查調度,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確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萬元GDP能耗下降2.5%的年度目標任務。加強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培育20個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和產品。 | |
創新創優目標 |
1 |
創建“中國軟件名城” |
編制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制定便捷支付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推進智慧青島重點項目建設,力爭30個以上項目投入運營。制定實施創建“中國軟件名城”指導意見,以培育“五名”(名品、名企、名園、名展、名人)為重點,新增軟件產業園竣工面積50萬平方米,培育領軍軟件企業10家、高成長性軟件企業30家,全市軟件業務收入增長15%左右。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濟南是我省唯一的“中國軟件名城”,我市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創建管理辦法試行后首個獲批的部省市協同創建城市,將力爭軟件收入增速不低于濟南市。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