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按照中央、省關于金融穩健發展的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央駐青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廣大市民的參與支持下,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聚焦金融高質量發展,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學深圳、趕深圳”,實施“金富”“金帆”“金鏈”“金箍”四項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服務于航運貿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和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多項指標創歷年之最,具體包括:新增存貸款為歷年之最,存貸款增速高于全國、全省;新增上市公司居全國所有城市第6位,為歷年之最;直接融資額接近間接融資額,為歷年之最;新注冊創投風投機構、新增備案私募基金數量及其管理規模均為歷年之最。
一、金融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規模快速增長。前三季度,金融業實現增加值665.9億元,同比增長9.2%,占GDP和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8%和11.8%,同比均提高0.3個百分點。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幣存貸比達到100.9%,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7971.4億元和18125.2億元。存貸款均保持高速增長,存款增速達到12.0%,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3.9、2.9個百分點,高于深圳增速1.8個百分點。新增存款1847.0億元,達到去年全年增量的1.9倍。貸款增速達到13.0%,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2、1.7個百分點,高于深圳增速1.4個百分點。新增貸款1986.3億元,比去年全年增量多293.4億元。實現保費收入424.5億元,同比增長14.9%,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保費規模居第2位、增速居第3位。
(二)企業上市工作在全省發揮龍頭作用。今年以來,新增上市公司9家,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3位,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第6位。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到51家,居全省首位。此外,還有擬上市公司16家(在中國證監會待審企業5家、在青島證監局輔導企業11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4家,總數達到94家。新增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38家,總數達到1544家。
(三)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全面打響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扎實推進防范打擊非法集資、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回頭看”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等工作。10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278.6億元,較年初減少26.1億元,不良率1.53%,較年初下降0.34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6%)1.63個百分點。青島在推進財富管理金融改革創新的同時保持了金融形勢總體穩定。
二、實施“金富”行動,金融機構體系更加健全
(一)金融業“雙招雙引”實現新突破。建立青島市金融招商引資信息系統,實施《青島市現代金融業市場化專業化招商工作方案》。前10個月,全市共走訪境內外重點金融企業149家次,居各部門前列。9月26日,注冊資本50億元的光大理財公司揭牌成立,青島成為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全國第四個擁有理財公司的城市。新引進金融機構12家,全市金融機構達到272家。金融業態進一步豐富,金融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創投風投機構匯聚青島。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與相關部門共同成功舉辦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啟用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大廈,舉辦“青島科創之星”路演大賽,發布實施國內創投風投行業體系最全、力度最大的“青島創投風投十條”及其實施細則,設立總規模500億元、首期120億元的青島市科創母基金。大會以來已有253家創投風投機構在青島完成工商注冊。10月末,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達到254家,備案私募基金515只,實繳管理規模796.1億元。
(三)自貿區金融招商初見成效。對國務院批復的山東自貿區總體方案中的金融創新試點任務逐條制定任務落地時間表和路線圖。組織召開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金融政策解讀會,編印金融創新試點政策解讀手冊。發布《青島市支持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金融機構落戶若干政策》,面向國內外重點金融機構開展精準招商。青島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設立自貿區支行,另引進金融項目近20個。
三、實施“金帆”行動,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一)為15個攻勢提供有效融資支持。參與制定《青島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明確了金融助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的具體舉措。舉辦三場“金融助推15個攻勢項目發布與對接會”,對338個重點項目進行集中推介,發布融資需求約1681.0億元,通過搭建“金政企”聯動發展平臺,綜合運用多元化融資渠道,滿足攻勢項目融資需求。
(二)服務航運貿易發展。市政府與交通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中國人保集團、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航運金融中心揭牌運營,推動青島港融資擔保公司注冊成立,完善港口金融服務體系,助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三)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建立“金企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搭建起電子化、常態化、綜合化金企對接渠道。研究起草《關于深化金融服務助推民營和小微企業提質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即將印發實施。舉辦第七屆物流金融和擔保品管理研討會,探索動產融資業務,拓展供應鏈金融渠道。召開企業融資增信工作座談會,提出解決企業融資增信問題的措施和路徑。
(四)直接融資規模再創新高。深化與上交所和深交所合作,加快建設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啟動青島市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幫助企業了解運用資本市場。前10個月,全市實現直接融資1905.7億元,同比增長46.8%,超過去年全年直接融資額468.8億元。
(五)發揮地方金融組織的普惠金融作用。全市44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83.9億元,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86.1%;33家融資擔保公司,融資擔保余額105.2億元,涉農和小微企業擔保余額占73.0%;新增民間融資機構4家,41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投資余額114.4億元,55.9%的資金投向了“三農”和小微企業。
四、實施“金鏈”行動,對外開放合作打開新局面
(一)拓展上合示范區金融合作。向國家有關部委積極爭取,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的10項外匯試點政策獲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舉辦“一帶一路”與上合銀聯體金融合作交流培訓。設立旭藍產業投資基金(上合1號基金,協議規模100億元)和華潤中科(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協議規模5億元),推動陽光保險等金融重點項目落戶上合示范區,與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開展交流合作,上合示范區合作金融機構累計已達23家。
(二)拓展財富管理領域金融合作。抓住金融業擴大開放機遇,深化與英國、韓國、意大利等國家的金融合作。參加“2019倫敦金融周”并舉辦分論壇,青島成為亞洲第二個、中國第一個應邀在“倫敦金融周”以分論壇形式做主題推介的城市。參加2019中韓金融合作與發展論壇,拓展與韓國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推動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與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習近平主席出訪意大利時見證簽約。目前,青島意才財富管理公司申請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已經監管部門核準,成為2017年我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以來,全國首家獲批的外資基金銷售機構,也是山東省首家外商獨資基金銷售機構。同時,與聯合圣保羅銀行其他合作事項正有序推進。
(三)“財富青島”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2019青島·中國財富論壇、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財富管理大講堂等活動,發布2019中國財富管理金家嶺指數,承辦中國銀保監會召開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座談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青島居第33位,連續7次躋身前50名;在“有望進一步提升影響力的15個金融中心”單項排名中,青島居第1位。
五、實施“金箍”行動,金融風險總體可控
(一)防控非法集資。集中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針對重點區域、場所、人群,深入開展“七進”宣傳教育工作。聯合青島新聞網開通“青島金融安全衛士”微信公眾號,拓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新陣地。進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和廣告資訊信息清理排查,部署開展防范非法集資網格化工作,向公安部門移送了一批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線索。
(二)持續化解不良貸款。建立信用風險動態監測機制,對重點企業進行信貸風險排查,協調有關部門、區市、銀行債權人委員會積極化解不良貸款,促進銀行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加大不良貸款收購、處置力度,銀行業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
(三)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推進網貸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切實摸清網貸機構風險狀況,明確分類處置意見,以機構良性退出為主基調,多措并舉推進機構退出。開展“河北富冀”“e租寶”非法集資信息核實登記、異議處理工作,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高度重視問計于民、為民解憂。去年“三民”活動中,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22條,主要涉及金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強化金融載體建設、加強金融監管等方面,均進行了認真梳理答復,對合理的意見建議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例如:吸納市民提出的加強基金載體項目建設的建議,揭牌啟用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大廈,同時采取基金小鎮、基金園區等形式支持有關區市建設基金集聚發展載體。
在全市“學深圳、趕深圳”的熱潮中,與深圳對標,青島市金融業規模和發展質量仍有較大差距;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廣度、深度、滿意度仍有提升潛力;金融風險防范化解仍需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仍需強化。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提升金融服務體系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一是建設服務于航運貿易的金融中心,促進金融與航運貿易互動發展,聚集優質金融資源,活躍金融市場,為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建設培育專業金融機構、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二是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針對頭部創投風投機構開展專項招商引資,聚集優質創投風投基金資源,發展直接融資,促進技術向產業轉化,助推科技引領城建設。三是建設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進一步爭政策、聚資源、促發展,做大做強財富管理產業,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培育專業化財富管理機構,支持、鼓勵和引導銀行理財公司向青島集聚,在青島培育資產管理機構集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