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市國資委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搞活一座城,先搞活青島的國有企業”要求,學深圳、趕深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強化責任擔當,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為抓手,以打贏“強企發展、開放創新、依法監管、穩增提質”四場硬仗為主線,全面推進深化國企改革發展,突出服務保障民生和城市建設發展大局,國有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發展態勢繼續向好。今年1-10月份,市屬企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同比增長17.26%;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雙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65%。
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對國資國企工作廣泛關注,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誠摯的感謝!去年“三民”活動共征集到意見建議4條,包括做大旅游產業、清理“僵尸”企業等,均已納入推進國企業改革攻勢的重要攻堅任務。征集到政務服務熱線反映問題91個,回復滿意率100%。對媒體監督曝光的世園集團問題,配合文旅部門進行了認真整改,取得明顯成效。
一、全力保障民生,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市屬企業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民生的質量和水平。交運集團擁有2200多部溫馨校車,每天安全接送15萬中小學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校車客運經營體;公交集團持續優化線路,重構公交新網絡,共擁有1萬余輛公交車,其中市區范圍內6000余輛,日均客運量270多萬人次,并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面兼容主流移動支付方式;能源集團為105萬用戶提供供熱服務,供熱面積1.23億平方米,清潔能源供熱占比超過30%,為133萬用戶提供燃氣服務,年供應天然氣5.5億立方米;水務集團供水服務覆蓋青島全域,為137萬戶市民累計供水3.6億立方米,并承擔市區絕大部分的污水處理和固廢處置,海水淡化項目年供水量1375萬噸,助力解決青島資源性缺水問題。國信集團青島大劇院文化演出300余場, 體育中心承接大型賽事活動70余場,接待市民與觀眾超過300萬人;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承接展會130余場,接待500萬人次;飲料集團桶裝水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施民生配送,用戶超過50萬,年配送量超過1000萬余桶。在對口支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中,市屬企業履行了大量的社會責任。目前,市屬企業就業職工總數已達32萬,全員職工平均收入水平增長8.8%。
二、強化責任擔當,抓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市屬企業發揮市場化投融資優勢,主動承擔投資規模大、投資回收期長、經濟效益低但社會效益高的全市重大基礎項目和民生項目。地鐵集團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目前開通4條線路,在建3條線路,遠期規劃18條線路,已開通線路里程達到176公里,線網最高日客流達到了84.88萬人次;青島國際機場集團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日均200多條航線,旅客吞吐量2454萬人次;青島港助力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集裝箱航線達到175條,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海鐵聯運班列達到47條,接待郵輪70航次,接待旅客9.3萬人次;旅游集團在圓滿完成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保障任務基礎上全力完成2019年海軍節多國海軍活動等重大政治活動保障任務;國信集團、國投集團、城投集團、市政集團等一批市屬企業勇挑重擔,搭建青島重大項目建設、國有資本運營、城市建設發展的載體和投融資平臺,目前第二條海底隧道建設已經啟動,作為山東半島第一高樓的海天中心明年將整體竣工。市屬企業積極融入山東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五大產業提質增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在突破平度萊西攻勢中,青啤集團啟動在平度建設世界單體最大啤酒廠,城投集團在萊西打造北汽能源汽車產業新城,華通與能源集團共同在平度投資建設運營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生物質能源項目等。2018年市屬企業經濟總量在全市的比重超過四成,已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三、轉變監管職能,實施法治化改革為人民管好國有資產
推進國資監管職能從行政化管企業向市場化管資本轉變,放活企業,管好資本。落實企業經營目標責任制,市國資委與全部所監管企業負責人簽訂了2019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啟動企業負責人薪酬去行政化改革,管控工資總額,自主分配薪酬。加強市屬企業領導層薪酬管理,平均增長水平低于企業效益增幅、低于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幅。建立市屬企業主業發展監管機制,發布市屬企業主業清單,實施投資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嚴控非主業投資。制定履行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依法實施出資人代表機構監管權。嚴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風險,全面實現全市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消除監管死角,確保國有資產安全。
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城市經濟發展貢獻國企力量
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制定市國資委授權放權備案清單,增強企業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推動市屬品牌企業轉型升級,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國際化大企業,擦亮青島城市名片。海信電視連續15年市場占有率第一,光通訊業務市場占有率全球第六;百年青啤進軍中高端市場,品牌價值連續15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雙星集團率先在全球輪胎行業建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成為中國輪胎智能制造的引領者;澳柯瑪專注于“互聯網+全冷鏈”戰略,打造全球“智冷”領軍企業。在今年公布的2018年納稅100強中,海信連續8年位居百強企業納稅總額前三,與中石化青島煉化、海爾三家納稅總額占百強企業納稅總額比重達42.62%,青啤納稅總額位列前十。
運用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打造“央企青島四季行”、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市屬企業“以資引資”、“以商招商”以及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五大“雙招雙引”平臺,通過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跨國企業領導人峰會等高端平臺,組織召開十幾次精準對接招商會,制定發布了《青島市國有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篩選發布了市屬企業109個混改項目,面向全球積極對接央企、外資、民企等優質資源參與國企混改。今年市屬企業新增混改項目20個,吸引資本70.2億元,目前累計混改項目已達479個。市屬企業集團層面上市公司已達5家。在春夏秋三季央企青島行活動中,引入央企65家,簽約項目43個,總投資額1102億元,其中28個項目已落地啟動實施開工建設,其他項目都在加快推進中。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冬季行將于12月下旬舉辦,青島已成為全國主動對接央企精準招商的城市樣板。11月,市國資委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將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引入青島在市南區落戶,組織舉辦了首屆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這是中歐企業家峰會成立11年來首次在國內舉辦,并將永久落戶青島。華通集團引進北京中關村創新創業大街在市北科技街落戶“一帶一路”創新中心。
當前市屬企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互動融合發展不夠,混合所有制改革還需繼續進一步下大力氣推進;個別企業主業還不夠突出,非主業投資管理還不夠規范;市場化運營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特別是市場化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國資監管方式有待于進一步創新,監管效率有待于不斷提高;市屬企業在全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的帶頭作用還不夠突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穩增提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任務還比較重。
2020年,市國資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攻勢各項任務,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市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法治化國資監管方式,積極申報以企業家隊伍建設為特色的國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作出積極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