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教育局 主要負責人:劉鵬照 聯系人:吳帆 聯系電話:85912911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 目標 |
1 |
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
推進城鄉學校一體化建設,落實統一學校建設標準,改擴建8所中小學。推進城鄉高水平現代化學校建設。推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體化發展,實施城區265所優質中小學與273所鎮以下農村中小學牽手合作辦學,開展名師下鄉送課助教活動,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供超過1000種學校特色課程成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一體化投入,城鄉教師隊伍一體化配置。完善隨遷子女就學機制,全力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支持駐青大學高水平發展,協調推進哈爾濱工程大學創新發展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教新城、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二期工程建設。 |
2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加強思政課教學研究,成立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組織開展同城大課堂活動和立德樹人大講堂活動。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完成中小學社會課堂網絡平臺建設,開展首批研學基地評選。開展陽光校園創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校辦學水平。開展中職德育工作培訓班和高校思政工作專題培訓。豐富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等活動。 | |
3 |
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 |
印發《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推進品牌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培育5-6所職業學校成為山東省優質特色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工程項目,評選30個市級骨干專業。擴大優質職業教育資源,推進青島藝術學校與西海岸合作辦學。總結國家現代學徒制區域統籌實施研究成果,完成教育部重點課題結題。調整職業教育“3+4”對口合作院校和專業,擴大“三二連讀”規模。加強職業技能教學改革,做好國家、省、市級職業技能大賽活動。 | |
4 |
惠民項目 |
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力度,統籌安排資金支持保障教育惠民項目實施。安排資金3000萬元支持平度萊西鄉村教育發展。啟動建設(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數量169所,新建中小學校標準化食堂100所。有序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園場地向社會開放,在全市11個區市按需開展小學生課后校內托管基本服務。建立完善各個教育階段的資助體系。出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主動開展家校共育工作,研究制定《青島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導行動計劃(2019-2021年)》,重點打造“家長大課堂”“家長面對面”“青島家校合作網”三個品牌。在省考核民生工作評價中,力爭達到全省平均分。 | |
5 |
全面加強新時代干部教師隊伍建設 |
印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強教師個性化培訓,實施教師海外培訓計劃,健全教師梯次培養體系。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開展新一輪“三定一聘”工作。提高教師待遇,在部分區市開展教職工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優化學校考評體系。加大學校優秀年輕后備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打造一批名師名校長。舉辦“青島教育大講壇”。負責的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人選入選數量保持全省領先。 | |
6 |
推動教育裝備信息化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 |
依托e平臺建立局屬學校視頻監控整合系統,完成智慧校園二期8所學校建設。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活動,組織開發第二期微視頻課程資源,實施青島市數字教育資源匯聚工程項目,促進同步課堂應用工作。制定教育裝備配備標準,承辦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和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 | |
7 |
建設平安和諧校園 |
加強安全教育,組織“安全年、安全月”活動,繼續開展中小學生安全應急體驗,加強實境下的逃生演練。加強校園專兼職安全員培訓,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工作規范,加強校園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有效預防校車、溺水、校園欺凌等事故發生。 | |
創新目標 |
1 |
推進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側改革,全面推動教育擴優提質
|
研究制定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攻堅方案。建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制度和城鄉結對幫扶學校捆綁式評估制度,實行鄉村教育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健全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機制。創新突破高中教育發展思路,把握“三遵(尊)”原則,努力實現“三更”,最終做到“雙提高”“雙保證”。推進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綜合高中試點等8大行動計劃,推動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構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綜合高中、特色高中“四位一體”辦學模式。中考錄取由“分數線”改為“分數帶”,處于分數帶內的學生可自主選擇普通高中、綜合高中或職業高中。2019年,全市普通高中錄取率提高到60%以上。推進立德樹人系統化改革,啟動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工作,推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構建五育并舉、學校和家庭一體的育人體系,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探索小學生課后托管模式,為學生提供優質課后服務。打造全國人文交流試驗區平臺,促進教育對外開放。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深圳、杭州等地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創新改革體制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果。 【名詞解釋:1.“三遵(尊)”原則:遵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和家長的合理需求; 2.“三更”: 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更適合發展方向和更高教育質量; 3.“雙提高”“雙保證”:提高中考后普高比例、提高高考后高職比例,保證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保證滿足老百姓對高質量高中階段教育的期待。】 |
2 |
全力服務全市15個攻勢需求,提升教育支撐引領水平 |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15個攻勢,進一步優化青島高等教育結構,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設立,爭取康復大學(籌)揭牌;彌補高職教育薄弱短板,推動青島工程職業學院批準設立,爭取省教育廳將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青島航空科技職業學院調整列入“十三五”高校設置規劃,加快推進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從異地來青遷入工作;培育品牌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遴選立項10個在青高校重點學科,加強服務重點產業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培育海洋人才,推廣海洋教育。推進人工智能教育項目實施,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深圳近年來通過多種方式,面向城市發展需要,積極籌建增設高校,爭取到2025年,新增10所左右高校,總數達到25所。我市爭取到2025年新增設10所左右高等教育機構,總數到35所。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