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退役軍人局成立以來堅持以服務退役軍人為中心,以保障國防和改革強軍為目標,夯基礎、謀長遠,抓重點、破難點,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發展態勢。
一、狠抓機構建設,在組織體系完善上實現新突破
健全“兩個小組”、打造“四級體系”,全市退役軍人工作組織體系基本建成,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員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網絡。
建立完善了市委退役軍人工作領導小組和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兩個小組均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70余個軍地部門為成員單位,為全市退役軍人和雙擁工作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區(市)全部組建了退役軍人局和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建成鎮(街道)和村(社區)服務站6800余個,四級服務保障體系實現“五有全覆蓋”。
二、狠抓待遇提升,在優撫對象保障上實現新突破
我市現有重點優撫對象4.26萬人。堅持以落實撫恤優待政策、解決優撫對象實際困難為重點,在“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三個方面提升保障水平。
圍繞“老有所養”,連續第29年提高撫恤補助標準,平均提高幅度達10%左右,我市在鄉老復員軍人、烈士遺屬待遇均高于國家、省標準。今年,全市共撥付優撫對象集中供養資金2767萬元,為義務兵家庭發放優待金1.7億元,為4300余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發放待遇4.7億元,同比增長23%。
圍繞“病有所醫”,出臺專門政策,1-6級殘疾軍人免費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住院和門診大病費用在醫保范圍內實現全額報銷。其他優撫對象,由財政補助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對住院費用中個人自負部分給予50%-90%的補助。為殘疾軍人、在鄉老復員軍人等提供免費查體。
圍繞“住有所居”,制定出臺優撫對象住房優待政策,在申購經濟適用房時給予加分優待。優撫對象維修或翻建住房的,給予8000元或18000元補助,全年共為396戶優撫對象維修或翻建住房,進一步提升了優撫對象的生活質量。
三、狠抓權益維護,在退役軍人幫扶上實現新突破
先后兩次開展覆蓋所有鎮、村的走訪慰問活動,實現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優撫對象和軍休干部的走訪慰問“四個覆蓋”。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制度,暢通退役軍人訴求表達渠道,構建“服務熱線、網上信訪、現場接待、視頻會商、信息管理”五位一體接待平臺,全年共接待來信來訪1.5萬余人次,通過走訪為2.9萬名退役軍人解決了合理訴求。
針對年紀大、傷病殘等確有就業困難的退役軍人,開發專項公益性和就業崗位2萬余個,對退役軍人的就業援助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出臺文件,在社區管理崗中定向招錄退役軍人,讓退役軍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
對1979年至2019年40年間斷保、缺保的3.6萬名退役士兵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僅此一項,市、區兩級共需投入資金12.3億元。
四、狠抓就業創業,在提升就業創業質量上實現新突破
成立全省首家退役軍人教育培訓聯盟,整合上海財經大學、青島大學等20家培訓機構資源,組織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各類培訓近1800人次。開展“就業直通車”培訓試點,采取訂單、定崗、定向等就業導向的培訓模式,幫助退役軍人實現“退役即就業、入學即入職”。
廣泛開展“送政策、送培訓、送崗位、送項目進軍營”活動,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和隨軍家屬國企專場招聘會,定期組織“一對一”精準招聘活動,全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1場,為退役軍人提供崗位1.3萬個。
制定政策,鼓勵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引導支持退役軍人入駐就業、創業,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共10家,總建筑面積14.9萬平方米。組建專門機構,為孵化基地入駐企業提供工商注冊、創業培訓、項目推介等“一站式、全鏈條”創業服務。目前,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已入駐企業113家、吸納退役軍人就業1200余人。
五、狠抓移交安置,在提升退役軍人安置質量上實現新突破
今年,全市共接收軍轉干部1169人,接收退役士兵3320人。
強化安置政策執行剛性,進一步加大了對安置不到位、拒收或變相拒收的單位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經濟處罰和責任追究;在全國率先打造“公開選崗+人崗相適”安置機制,推動退役軍人與就業崗位更加匹配,安置率和安置質量實現了同步提升。今年,全市軍轉干部安置到黨政機關和參公單位的比例達80%以上,退役士兵安置到事業單位的比例提升至41%,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出臺駐青部隊隨軍家屬定向安置辦法,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事業編制隨軍家屬“隨調隨安置”,隨軍家屬安置實現歷史首次“清零”。提高隨軍未就業家屬生活補貼至1000元,并取消發放時間限制。
六、狠抓軍休服務,在保障軍休干部待遇上實現新突破
目前全市共有14個軍隊離休退休干部服務中心,服務保障8300多名軍休干部。圍繞滿足軍休干部多元化需求,扎實推進制度化、標準化、精細化建設,軍休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制定下發《青島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移交安置工作規范》,強化軍休服務管理的制度化保障,構建提升服務質量的剛性制度約束體系,確保高質量的軍休服務落到實處。
針對服務質量不統一、服務內容不規范等問題,指導各軍休中心嚴格落實標準化服務內容和程序,統一全市軍休中心服務流程、服務內容,明確服務要求、完善服務流程、優化內部管理,全面提升軍休服務質量。
堅持精細化服務理念,細化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推動軍休服務進一步精細、精準。
七、狠抓雙擁共建,在鞏固軍政軍民團結上實現新突破
我市從1993年開始“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至今已實現“八連冠”,今年開展了第九次爭創工作。
高質量完成海軍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125項地方保障任務的協調組織工作,參與協調調度軍地雙方慶祝活動的組織安排,確保慶祝活動的順利開展,得到了中央軍委和多國海軍的高度贊揚。
扎實做好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迎檢工作,提煉總結出“最佳海灣筑軍港、最美地塊建營房、優秀兒女穿軍裝、全方位保障獻國防、助力強軍永遠在路上”的新時代青島雙擁精神,并在全國雙擁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做好駐青部隊服務保障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實施部隊住房外墻保溫、燃煤鍋爐淘汰和營區環境改造工程。為保障海警某部隊順利組建,協調相關區市無償提供8360平方米辦公用房。為駐青部隊協調解決戰場建設、環境整治、土地確權等問題100余件。
大力營造雙擁工作氛圍,在青島主流媒體開設“黨政領導話雙擁”專訪,開辟“雙擁在島城”“雙擁之窗”宣傳專欄,廣泛營造了軍政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濃厚雙擁氛圍,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關系得到進一步鞏固。
八、狠抓氛圍營造,在樹立尊崇導向上實現新突破
廣泛開展退役軍人歡迎儀式、參軍入伍歡送儀式和現役軍人立功喜報集中發放儀式,大力營造鼓勵支持入伍參軍的良好氛圍。目前,全市大學生兵員比例達80%以上,“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優良傳統得到進一步弘揚。
積極開展宣樹典型活動,表彰宣傳“最美退役軍人”“十佳好軍嫂”“十佳兵媽媽”等各類典型180余人。
采集各類優撫對象和退役軍人信息33萬多條。為30多萬戶烈屬、軍屬、退役軍人家庭懸掛了光榮牌,軍人軍屬榮譽感進一步提升。
全面開展“感懷先烈、崇尚英雄”主題活動,組織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將感懷先烈、崇尚英雄鍛造成為新時代青島的城市精神。
九、狠抓黨建引領,在強化退役軍人思想教育上實現新突破
實施退役軍人黨員“歸隊”行動,開展退役軍人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全面整理核查退役軍人黨員檔案,組織其參加組織生活、交納黨費、接受黨組織教育管理,引導激勵退役軍人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
開展退役軍人黨員進黨校培訓試點,首批參訓優秀退役軍人714人。
開展優秀退役軍人黨員選拔培養試點工作,動員退役軍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爭當自強自立、創新創業的時代先鋒。
新的一年,市退役軍人局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職業”的要求,以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為目標,以落實政策、維護權益、扶持就業、優化保障待遇、推進雙擁共建、強化思想教育六項工作為重點,全面開創我市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