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民營經濟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用力營造環境,傾力促進發展,著力破解難題,全力保障權益,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強化統籌協調,形成推進合力
一是抓住我市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成立民營經濟局的有利契機,迅速成立市級領導小組,明確議事規則和工作細則,切實形成了全市統籌合力。二是探索建立運行監測體系,明確14大項、136小項運行監測指標,首次搭建起全市“民營經濟地圖”監測體系,為科學決策和健康發展提供精準數據參考。三是迅速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廣泛征求意見,摸清了制約發展的熱點難點和堵點痛點。牽頭制定壯大民營經濟攻勢作戰方案,確定了“四大攻堅戰”,逐項分解落實責任,確保攻勢年內全面起勢。
二、創新供給方式,推動政策落地
一是加大政策供給。組織“送政策進民企”巡回宣講24場,發放“政策一本通”1.5萬冊,30萬人通過直播在線參與政策互動。二是強化服務供給。持續舉辦青島“民企之家”講壇,啟動企業服務平臺等三大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融資等全方位服務,舉辦服務活動200余場。三是創新創意供給。成立民營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28個民營企業方案入選全市百家企業發展創意方案。以“發現未來的青島華為”為主題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鼓勵民營企業家當“編劇”,政府部門和行業專家當好“場務”,論證創意、成全創意。
三、聚焦產業培育,推動轉型升級
一是持續推動創業創新。2家基地獲評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4家平臺獲評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二是加快培育高成長企業。制定培育和獎勵隱形冠軍、瞪羚和獨角獸企業意見,實施分類精準支持。我市5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8家企業獲評省“瞪羚企業”,新評選“隱形冠軍”企業22家;新認定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技術)821項,同比增長58.5%;4家企業入圍長城戰略咨詢“獨角獸企業”榜單,實現了“零突破”。三是全力打造“雙灣計劃”品牌。舉辦“雙灣計劃”創新發展系列活動,邀請深圳知名投資機構來青考察對接,路演達成投資意向9.5億元。
四、打通資本渠道,著力破解融資難題
一是搭建金融要素平臺,舉辦融資創新產品展洽會,線上、線下參與人員超過10萬人次,達成融資意向5.7億元。二是創新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轉貸機制,轉貸資金使用費率由0.06%/日降至0.05%/日。截至10月份,已為409家企業提供政策性轉貸資金57.92億元。三是成立市民營和中小企業創投風投促進中心,持續開展民營中小企業資本知識培訓。
五、搭建市場化平臺,助力“雙招雙引”
組織舉辦了第48次APEC中小企業工作組會議、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青島)峰會、青島中小企業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等活動。聯合我市重點民營企業大力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成功引進萬洋集團百億級眾創城、哈薩克斯坦農產品跨境商品交易總部等一批優質項目落地我市。累計引進世界及民營500強投資項目44家、“四新”企業648家、獨角獸投資企業6家。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的帶領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民營和中小企業主動參與,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記民營企業9.45萬戶,同比增長30.35%;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0.9%,同比提升22.6個百分點;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2819億元,同比增長20.6%;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930.7億元,同比增長2%;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53.3萬人,同比增長4.5%。今年,我市有5家企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營收規模創歷史新高;8家企業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較上年增加1家,達到歷史最好水平;5家民營企業在主板和創業板成功上市,境內民營上市公司達到25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