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高技術、高收益、高風險和輕資產的“三高一輕”特征,想利用專利權獲得貸款,在專利權質押過程存在“估值難”“風控難”“處置難”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推出了“薦評擔險貸”的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新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解決融資難,政策性引導緩解融資貴,專業化服務化解貸款風險,實現運用保險撬動貸款的工作效果。國家保監會專報中辦、國辦,被授予“青島模式”。“青島模式”將銀行承擔100%貸款風險改為由保險、擔保和銀行三方以6:2:2比例進一步分擔風險,將傳統風險轉移變成風險化解和分解,真正解決了中小企業利用專利權質押融資難題。通過對貸款企業貼息資助和保險費資助,顯著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切實緩解了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貴的問題,取得顯著社會效果。
2019年,隨著新模式應用推廣,已有包括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等在內的9家保險公司、16家銀行、6家地方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加入聯盟,成員已由成立初期的5家發展到41家。針對聯盟擴大的新變化,2019年,聯盟重點推送服務到基層,組織金融機構培訓專場16次,培訓機構100家,346人次。配合基層市場監管局開展企業培訓,組織企業培訓專場17次,培訓企業339家,385人次。通過精準服務,促進業務大幅度增長。2019年前11個月,共計受理136家企業申請,比去年全年增長41.67%;其中,80家企業獲得貸款,比去年全年增長56.86%;保險承保金額29468萬元,比去年全年增長61.93%;發放貸款27910萬元,比去年全年增長62.55%。
2019年7月,應國家發改委邀請,赴京匯報;8月,國家發改委組成專家組蒞臨現場調研;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十余家國內主流媒體現場采訪;10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副省長劉強批示在全省推廣“青島模式”。
2019年,人民日報創新故事板塊、光明日報、中國政協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人民網、中國科技網等媒體分別報道“青島模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