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科技局 主要負責人:呂 鵬 聯系人: 焦 棟 聯系電話:85911059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目標 |
1 |
加強科技創新統籌謀劃 |
強化頂層設計,制定《青島市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全面落實攻勢作戰方案2019年攻堅目標任務。提升科技戰略謀劃,啟動“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優化科研項目管理,制定出臺《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創新改革項目形成機制,以重大科技項目為實施載體,通過局區(市)會商疊加政策和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突出科技項目評審市場化導向,加大項目評審中企業界、基金界、咨詢公司等專家參與度和話語權。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完善科技計劃項目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全流程誠信管理。 |
2 |
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培育 |
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積極爭取承擔國家、省科技項目。加快重大科技項目工程開發,支持智慧生活、高速列車等創新中心發展,突出產業科技支撐。啟動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依托優勢產業布局建設創新創業共同體,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 |
3 |
加快高端創新平臺建設 |
支持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跨越式發展,推動與中國航天科工等共建聯合實驗室,加快建設海洋領域首個冷凍電鏡中心,建設智慧海洋大數據共享支撐平臺。推進山東能源研究院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簽約落地,推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推進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建設,建成輕型航空發動機地面試驗臺。加快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進軌道交通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制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高速列車技術創新高地。 | |
4 |
加大科技與金融結合力度 |
積極推進設立科創母基金,重點支持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和高端科技型產業化項目培育。推進與中電信方舟合作,積極參股5G基金。深化科技金融投保貸聯動業務,將銀行“信貸投放”與創投機構“股權投資”相結合,通過投貸、投保貸、跟貸等多元組合,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定制化融資服務。開展“千帆融資通”主題路演活動,拓展科技型企業和金融機構間對接渠道。 | |
5 |
強化科技人才隊伍支撐 |
集聚高端創新人才。聚焦我市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推進,強化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培養,負責的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人選入選數量保持全省領先。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進一步弱化“稱號”“學歷”“職稱”等前置性門檻,激發人才活力潛能。推進人才服務便利化改革,將外國人工作許可辦理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提供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保障。 | |
6 |
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
放大峰會效應,推動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交流合作,推進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加快打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建立海外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寬國際科技合作渠道。積極組織舉辦國際科技交流活動,辦好“活力山東?創意青島”國際高峰論壇“科技引領城建設分論壇”“海洋新材料鰲山論壇”和“斯坦福創新訓練營”等系列活動,構建國際技術雙向交流通道。 | |
7 |
提高科技惠及民生能力 |
優先在現代農業、人口健康、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對口支援和科技扶貧、公共安全、城鎮發展與社會事業等科技領域實施科技惠民引導示范專項。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現代農業技術攻關。加快健康醫療研發創新,引進北京通盈集團、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研發機構生物醫藥項目在青落地轉化,組織開展創新藥物、高端醫療設備等研發。加強節能環保、公共安全等領域科技支撐,在污染治理、清潔能源、安全應急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示范工程。 | |
創優目標 |
1 |
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 |
完善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常態化開展產學研對接專項行動,全年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200場以上,實現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精準對接。推動駐青高校與青島深度融合發展,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在本地轉化。大力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培養壯大技術經紀人隊伍。開展孵化器提升行動,打造孵化器標桿。引進華夏基石、啟迪等創新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平臺作用,集聚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推進藍谷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推進市南區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投入運營。海洋技術合同交易額實現20億元。舉辦科技活動周、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深圳市。深圳擁有一批國內知名科技服務機構。目前,我市科技服務機構小散弱,缺少科技服務領域的領軍企業。我市將對標深圳,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水平,爭取年內新引進4家以上國內知名科技服務機構,逐步縮小與深圳之間的差距。 |
2 |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 |
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形成梯次化科技型企業培育體系。遴選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扶持,持續培育“千帆計劃”企業,建立高企培育庫和高企上市培育庫,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高企上市企業。年內全市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達到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3400家。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陜西省。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3138家。陜西省是科研、教育資源大省,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科技型企業培育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18年陜西省高企數量3138家,列全國第16位(青島3112家,列第17位)。2019年我市將以陜西省為目標,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高企數量繼續保持省內龍頭地位,爭取縮小與陜西省之間的差距。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