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農業農村局 主要負責人:由翠玉 聯系人:苗宇慧 聯系電話:66999661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目標 |
1 |
鞏固提升重要農產品產能,確保全市糧食安全 |
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制度,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出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辦法;年內建設高標準農田33萬畝;推廣糧油綠色高效技術模式,整建制推進平度、萊西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創建畜禽標準化規模場30處,肉蛋奶產量穩定在100萬噸;建設綠色園藝產業園30個,蔬菜總產量600萬噸以上;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基本穩定,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 |
2 |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開展未完成改革村莊攻堅行動,確保98%以上村莊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試點;開展“一鞏固三強化”攻堅行動,全面加強集體資產管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提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能級,新增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農場50家;建成鎮級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20個,開展政府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33萬畝,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市30%以上村莊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推進萊西市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 |
3 |
打好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
出臺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和促進全市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鄉村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等平臺,年度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創建市級產業強鎮10個;開展“新一代金花”農業企業培育工作;培育5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中國(萊西)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重點推介10個休閑農業示范鎮村、10個休閑農業精品園區;加快總投資182億元的25個農業項目建設,全市農業固投增長30%以上;組織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度增長目標。 | |
4 |
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大力彰顯“青島農品”影響力 |
落實貸款貼息、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扶持措施,培育、服務市場主體,深化農業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實施品牌農業戰略,加強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創建5個以上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組織2次“青島農品區市長帶貨”,推動“青島農品”進社區產銷對接活動,打造線上線下展銷平臺,舉辦全市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推進智慧農業示范區建設,培育智慧農業應用基地20個;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和動物數字標識可追溯系統,實現“源頭可溯、過程可控、流向可查”,村級益農信息社基本實現全覆蓋;認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0個以上;組織創建省級以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 |
5 |
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戰,全面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 |
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方案,開展“干干凈凈迎小康”村莊清潔系列集中攻堅行動,年內30%的村莊達到省定清潔村莊標準;建立定期調度制度、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制度,組織開展5次以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暗訪抽查評估,督導落實整改責任;開展省、市、區美麗鄉村三級聯創,創建2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示范鎮、示范片。 | |
6 |
強化全過程質量監管,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成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農資打假行動,強化監督抽檢、檢打聯動、行刑銜接,全市查辦案件500起以上;落實獸藥飼料生產企業“分級管理”制度和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約談以及“黑名單”管理制度;組織發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構建完善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追溯、監管和執法體系;開展快速檢測40萬批次以上,定性定量檢測3000批次,農產品產地檢測合格率達到98.5%以上。 | |
7 |
堅持科技強農,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
加大先進實用、效益顯著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良種推廣力度,加強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品種育種創新,年內培育并通過審定、登記農作物新品種100個以上;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14萬畝,開展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實施小麥“一噴三防”專業化統防統治280萬畝,建設5000畝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測土配方肥應用面積達到300萬畝;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市主要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到9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建設市級科技試驗示范基地10處;齊魯鄉村之星入選比例保持全省名列前茅,組織培育高素質農民2500人,組織完成農民技能培訓2萬人;鞏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創建成果,大力推廣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社會化服務模式,提升畜禽養殖、園藝作物栽培機械化水平,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9%以上;實現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全覆蓋。 | |
8 |
全面落實防控措施,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
組織開展春秋兩季強制免疫,實現應免盡免、應消盡消,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開展重大動物疫病抗體、病原學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覆蓋場點超5000個,全市完成動物疫病檢測30萬份以上;推進犬只狂犬病免疫,免疫犬只建檔率達到100%,免疫犬只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全面達到國家動物狂犬病控制標準,顯著降低人畜狂犬病發生風險;鞏固我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成果,持續維持無疫狀態,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 |
創優目標 |
1 |
打好打贏鄉村振興攻勢,確保我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走在前列 |
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實踐土地規模化經營、村莊布局調整、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以鎮為著力點,在10個鎮試點整鎮推進土地流轉,引領帶動全市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68%以上;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區10個,開工建設田園綜合體30個,分類打造一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典型;出臺指導意見統籌推進村莊結構優化調整改革、集體資產融合,總結推出一批村莊結構優化調整典型案例經驗;打好打贏鄉村振興攻勢,力爭我市在全省鄉村振興考核中獲得單項獎。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省領先。 |
2 |
在全國率先建設農業“國際客廳”,建設農業國際化資源聚集平臺,引領農業領域雙招雙引工作 |
在全國率先規劃建設農業“國際客廳”,構建農業國際化資源聚集平臺;在西海岸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農業“國際客廳”核心區,規劃建設10000平方米的國際農業會展交易中心、超級植物工廠和國際農業創新研發交流中心,舉辦涉農洲際展會,為國內外農業企業打造建成后輻射膠東半島、黃河流域、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和現代農業CBD,為更大范圍內農業資源的整合對接搭建載體;面向國內外農業領軍企業,大力引進國際資本和社會資本,引領農業“雙招雙引”,推動中荷智慧農業產業園等大項目簽約落地。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國領先。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