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聚全市金融力量,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加快金融開放創新,優化金融發展環境,扎實推進各項金融工作,推動青島金融業持續向好發展。
一、主要指標逆勢上揚,金融業實現加速跑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627.8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居國民經濟十大行業之首;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7.2%,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10月末,本外幣存貸款分別超過2萬億和2.1萬億,增量達到2536億和2802億,均為去年全年增量的1.4倍;實現保費收入442億,在計劃單列市中居第2位;證券交易額達到49293.9億,同比增長51.1%,占全省證券交易額的30%。青島銀行入選中國服務500強企業,青島農商銀行入選全省“十強”產業領軍企業。
二、壯大青島板塊,企業上市取得歷史性突破
青島上市公司量質齊升,全市過會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6家,居全省首位。年內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15家,占我市前三十年上市企業總數的近30%,創歷史新高。威奧軌道、酷特智能、高測股份、森麒麟4家公司首發上市,建邦供應鏈成為全省首家通過新三板精選層審核的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充足,8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待審,17家企業在青島證監局輔導,16家企業入選全省首批科創板上市培育庫。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舉辦公益培訓近百場,參訓過萬人。組織“青島企業家上海資本市場行”,服務企業精準對接資本市場。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合作設立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提升科創板上市審核效率,推動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
三、落實“六穩”“六保”,服務實體經濟精準有力
深化疫情防控金融服務,設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風”熱線,組織線上推介活動,推動銀企對接向深向實,摸排1384家企業融資需求,成功對接298筆,放款185億元,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企業紓困。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引導轄區內金融機構加對大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10月末,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49億元,增幅31.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6.5個百分點。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行等各類地方金融組織規范發展,立足本源,深耕小微和“三農”領域,累計提供融資739億元,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擔保余額、投資余額占比分別達到77.7%、66.6%和65.4%。深入推進金融輔導員制度,組建189支金融輔導隊深入企業,為2144戶企業協調推動發放貸款585.7億元。出臺《關于促進全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金融機構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搭建金企通金融服務信息支持平臺,全面整合數據、政策、產品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
四、聚焦創新創業,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
創新舉辦2020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9.7萬人同時在線,創下創投風投領域新紀錄,大會的籌備做法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創投風投機構加速聚集,青島成為創投風投領域的風向標。中航資本、中車資本、國家電投等大型央企,鼎暉資本、華控資本、云月資本等頭部創投機構來青對接,真芯、中天合盛等國際創投機構在我市發起設立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引流資金投向新產業、新動能,形成資本與產業交互賦能。10月末,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8家、管理基金804只,同比分別增長33.1%和56.1%,增速均居全國首位, 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創投風投機構為我市引進奇瑞汽車、聚能晶源、飛榴科技等產業項目近百個,資本活水源源流入,新興產業節節竄起,資本反哺產業,交互賦能,推動產業迭代升級。
五、助力工業互聯網發展,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加快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大力培育和引進金融科技市場主體,積極開放金融科技應用場景試點,圍繞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實體能力。聯合相關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從差異化信貸政策、鼓勵研發融資產品、拓展新業態等方面支持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設立創投風投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聯盟,對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行業融合等提供支持。青島銀行聯合卡奧斯共同搭建跨境供應鏈金融平臺,成功落地全國首單跨境供應鏈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創新開展數字金融服務,加快新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化的“資金鏈”,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市場主體,為百姓生活提供更美好的金融體驗。
六、擦亮“財富青島”品牌,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成效斐然
加大財富管理政策爭取力度,形成財富管理創新前沿陣地。在用足用好已批復政策基礎上,積極申請新一批創新試點政策,擴大跨境人民幣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范圍等24項政策獲批。連續6年舉辦青島·中國財富論壇,“財富青島”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持續提升。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業務許可牌照,填補了我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空白。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首家獲批開業運營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落地青島后發展迅速,目前由其直接管理的產品規模突破1000億元。繼光大理財之后,青銀理財開業運營,青島理財行業開啟雙子星時代。山東港信期貨獲中國證監會設立批復,是我國期貨行業27年來首次新設公司。廣發銀行青島分行、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青島分中心獲批籌建,全市金融機構達到277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35家,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七、以開放推動創新,加大對重點片區金融支持力度
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創新成果豐碩。鼓勵金融機構業務創新,推出山東自貿區內首筆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不落地結匯業務、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首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款總擔保保函等10余項創新成果。過百家金融企業入駐自貿區,青島交銀海控科創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落戶西海岸新區,成為山東自貿區首只QFLP基金。
對上合示范區的支持力度增強。出臺《青島市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區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外匯管理總局批復的十項外匯試點政策不斷釋放紅利,營造了便利高效的外匯營商環境。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各類金融工具為上合示范區重點項目和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超百億元。33家金融機構與上合示范區金融服務中心簽約,青島農商行、中國銀行、紫金財險設立上合示范區分支機構。
成立膠東經濟圈金融合作聯盟。用市場的邏輯和資本的力量撬動產業升級,增強全市金融系統輻射帶動作用,賦能膠東城市產業發展,促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和沿黃流域地區高質量發展。
八、守住安全底線,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扎實有效
全力防范非法集資。組織開展“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主體宣傳月活動,策劃“尋找島城金融安全知識達人”知識競答、“我的防非故事”征集等宣傳活動。通過“青島金融安全衛士”微信公眾號為推送防范非法集資知識200余篇,組織宣傳活動近700場次,有效提升了我市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的普及率。組織開展涉非涉穩專項整治活動,針對風險突出領域開展排查,我市非法集資案件數、涉案金額和涉案人數均呈下降趨勢。
推動企業債務風險化解。采取“一企一策”幫助重點風險企業化解金融風險,銀行業不良貸款實現“雙降”,不良貸款率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處于歷史低位。推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權益類交易場所三年清理整頓進入收尾階段。
在去年的“三民”活動中,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共收到市民建議9條,涉及到小微企業融資難、金融信息不通暢等方面。我們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有關建議全部吸收落實,這些建議對今年相關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對標先進城市,我市金融工作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金融業態還不完善,缺乏在系統內具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總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還存在著許多的痛點、堵點,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力度還需進一步提升,金融風險穩控的形勢不容樂觀。
面向未來,青島金融正在加速崛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市民的鼎力支持下,我們將扎實推進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未來金融科技中心建設,用市場的邏輯助推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的發展,為把青島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新的資本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