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主要負責人:陳 勇 聯系人:張偉鋼 聯系電話:85750029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目標 |
1 |
加強惠民改造工程建設 |
全面推進城市品質提升攻勢,開工老舊小區改造16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萬戶;啟動棚戶區改造2.7萬套(戶);完成5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 |
2 |
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
深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攻勢,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力爭年底實現主線通車;啟動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環灣路—長沙路立交工程建設;啟動株洲路打通工程,統籌全市打通25條未貫通道路;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品質,改造提升濱海步棧道;啟動萊陽路過街通道項目建設,完成50條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 | |
3 |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
實施住房保障7000套(戶),其中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2000套,新增公共租賃住房補貼5000戶。調整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區住房保障準入和保障標準,適度擴大保障范圍。建設和籌集人才住房10萬套。探索共有產權住房制度。 | |
4 |
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
開展物業服務行業“品牌提升年”工作。加強物業行業黨建工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物業管理工作合力;創建10個黨建示范點、20個物業服務品牌、100家標兵企業、200個示范項目、100名物業服務明星員工,促進全行業整體形象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 |
5 |
強化供熱、燃氣配套保障。 |
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實現天然氣管網“鎮鎮通”;新增城市供熱配套面積400萬平方米,推進工業余熱和新能源改造,替代燃煤供熱能力510萬平方米。 | |
6 |
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 |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建成鎮級處置站10處,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推動農村改廁后續管護規范升級,建設管護服務站100個、糞污處理設施40處,覆蓋村莊2400個;新建農村示范公廁100座。改造農村危房560戶,切實保障農村貧困人口基本住房安全;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建設,完成清潔取暖改造8.98萬戶。加快外圍區市新型城鎮化進程。力爭省民生工作群眾滿意度居住環境領域我市得分超過全省平均分。 | |
7 |
加強建設工地揚塵治理 |
保持嚴管高壓,督促工地建設、施工等責任主體嚴格落實揚塵治理“六項措施”等相關要求;加強全市督導,實施區市揚塵治理工作量化考評,壓實屬地管理責任;突出技防提升,積極推進渣土車AI智能識別管控、航拍監控和新型固塵劑等揚塵治理新措施應用。 | |
8 |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一城一策”方案,保持房地產調控指標處于合理區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和運營。實施規范新建商品房交付流程再造,出臺《青島市新建物業(商品房)交付流程指導意見》,明確商品房交付條件,規范交付流程,選取項目開展交房即可辦證試點。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目標年度增長任務。 | |
9 |
新增公共停車泊位 |
完成市南區新湛二路人防停車場、市北區中央商務區停車樓、城陽區市民中心停車場等停車設施建設,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000個以上。 | |
創優目標 |
1 |
爭創國家綠色城市試點 |
爭創國家綠色城市試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為重點,強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創新,探索電子化常態化金企對接平臺,拓寬綠色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推城市品質提升攻勢,推進中山路等老城區有機更新,完成大學路、館陶路等美麗示范街區項目建設,植入新業態,注入新活力。積極推進綠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新開工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20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460萬平方米,實施1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因地制宜推進各類管廊建設,開工建設各類管廊30公里。 在綠色建筑、基礎設施、歷史文化保護、綠色建造等方面,著力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宜居、創新發展的綠色青島。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國首個試點。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