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民政局 主要負責人:王哲 聯系人:劉騰飛 聯系電話:85795521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目標 |
1 |
提高全市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水平 |
出臺新冠肺炎疫情社區聯防聯控相關文件,指導全市科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島時提出的關于社區治理“三放兩化”要求,制定關于推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關工作的文件,組織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李滄上流佳苑社區重要指示暨全市城鄉社區治理經驗交流會;指導市南區、李滄區、城陽區、膠州市、萊西市完成創建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實驗區中期任務;聯合市財政局出臺關于開展社區治理“四社聯動”服務項目試點工作的文件,指導市北區、李滄區、萊西市開展城鄉社區治理“四社聯動”服務項目試點工作。 |
2 |
加強對社會組織監管,引導社會組織積極發揮作用 |
指導各區(市)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年內實現每個城市社區平均10個社區社會組織,每個農村社區平均5個社區社會組織。組織召開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經驗交流會;對100家全市性社會組織進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重點抽查社會組織的年報情況、法人治理結構情況、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與落實情況、開展業務活動情況、財務管理情況、評比表彰情況、涉企收費情況等,較好地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引導100余家社會組織與隴南53家掛牌督戰的深度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 |
3 |
完善制度,拓展服務,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水平,助力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
健全法制保障機制,出臺《青島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暫行辦法》。創新拓展救助服務,推廣城陽區“小桔燈”心理救助經驗,從單一的物質救助向生活幫扶、照料護理、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等多維救助服務發展,提升困難群眾生活質量。完善精準識別機制,拓展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數據源,推進精準救助;搭建疫情救助平臺,兜牢因疫致貧困難群眾生活。扎實開展兜底脫貧行動,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即墨七區城鄉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660元提高到700元;膠州、平度、萊西三市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63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90元提高到520元,兜底保障一批困難群眾一個不漏,助力全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
4 |
開展青島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建設試點,提高養老服務的社會參與度 |
開展本項目運營承接單位的政府采購工作,確定項目運營方;選擇城陽區、西海岸新區進行試點,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測試時間銀行服務流量;全面總結試點工作,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 |
5 |
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
建立各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聯席會議機制,明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其工作職責,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基層兒童關愛隊伍能力建設,指導各區(市)對村(居)兒童主任進行集中培訓,培訓率達到100%;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對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梳理,確保《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簽訂率達到100%;強化各級監督責任,落實定期走訪制度,對農村留守兒童至少每季度走訪一次,并做好走訪記錄。 | |
6 |
加強慈善捐贈規范化建設,提升慈善現代化水平 |
制發《青島市慈善活動指引》、《青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捐贈指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捐贈工作,規范慈善捐贈活動,推進慈善事業依法有序發展;圍繞疫情防控,開展慈善捐贈活動,力爭募集慈善捐贈款物名列全省第一;組織開展第四屆青島“和諧使者”評選和齊魯“和諧使者”推選工作,“齊魯和諧使者入選數量保持全省前列”;加大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力度,適時舉辦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提升社工人才隊伍素質和社會工作服務水平。 | |
7 |
健全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做好特殊困難群體養老兜底保障工作 |
指導農村區市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制度,明確每位留守老年人的關愛幫扶對象,及關愛內容,定期開展關愛幫扶活動。加大農村區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服務質量監管,提升農村特困供養人員養老服務水平;完善政府兜底對象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對政府兜底對象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將其納入全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統一監管平臺。 | |
創優目標 |
1 |
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1+8”政策支持體系,打造城市養老服務“青島模式” |
制定出臺《青島市民政局 青島市財政局關于健全完善各類養老服務補貼的通知》等7個配套政策文件,形成支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1+8”政策體系。建設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90個,建設機構、社區、家庭養老床位12000張,實現全市城市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南京市。針對老年人口高齡化、失能化趨勢下的服務需求特點,通過搭建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把養老院的床位服務“搬進家”,讓居家老年人同時享受到居家的“人本關懷”和機構的“專業服務”的優點,既降低老年人的養老成本,同時又滿足老人“養老不離家”的愿望。該目標完成后,一是能夠服務約8000名失能失智老人,滿足其養老服務剛性需求,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二是能夠吸納約9000名養老護理員從事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工作,有效解決了就業難問題;三是促進養老服務消費,預計全市每月新增家庭養老服務消費600萬元,有效盤活全市養老服務市場,吸引國內外養老服務企業投資我市,形成養老服務市場化運營的良性局面。 |
2 |
在社會組織中推廣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 |
制定工作方案。與市司法局聯合制定下發關于在全市社會組織推廣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通知,在全市社會組織中推廣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細化目標任務。重點在樞紐型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中推廣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年內全市設立100家。培樹典型案例。做好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服務社區、化解矛盾、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典型案例的挖掘和培樹工作,年內培樹典型案例20個。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全國領先。年內全市設立100家,培樹典型案例20個。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