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面對脫貧攻堅收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考驗,市民政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聚焦民政部門主責主業,燃燒建功激情、全面爭創一流,著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穩步提升青島民政全省首位度、全國影響力,努力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幸福養老走在前列。市、區(市)兩級投入資金1.5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24億元,建成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超額完成市辦實事建設任務,實現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在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成果驗收中獲評“優秀”等次。繼續統一為60周歲(含)以上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成功舉辦2020中國山東?青島國際養老產業與養老服務博覽會,牽頭成立膠東半島養老服務聯盟,成功對接社會化養老項目7個。
二、社會救助日益完善。社會救助聚焦精準化,不斷增強保障服務能力,4月、10月、11月三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標準,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全面建立區(市)民政部門委托鎮(街)開展小額臨時救助審批制度,臨時救助年累計額度提高到3萬元,臨時救助困難居民7145戶、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212.6萬元。深入推進社會救助審批權委托下放鎮(街)改革試點;核對共享數據源拓展到18個部門的38項數據源,困難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精準度進一步提高。嶗山區入選全國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單位、2個區(市)入選全省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單位、3個案例入選省級優秀案例,數量均居全省榜首。
三、脫貧攻堅大愛無疆。兜牢脫貧攻堅底線,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每月對比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符合救助條件的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引導社會組織與隴南53個掛牌督戰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實施扶貧項目63個,開展消費扶貧2546萬元,解決就業471人,資助貧困學生464名。積極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資源及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實施脫貧攻堅社會工作服務和志愿服務項目13個,為困難老年人、困境兒童等弱勢群體提供社會工作服務。
四、基層治理提能升級。豐富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實踐,進一步理順基層治理關系,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基層社區治理機制。啟動新型社區鄰里中心建設,舉辦首屆社區供需服務大集,在全市城市社區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6個社區工作法獲評全省優秀社區工作法。出臺《青島市社區工作準入清單(2020年)》,將進入社區事項減少到32項。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簽約啟動“青島市社會組織線上服務平臺”,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17508家,備案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129家,化解經濟合同糾紛、會員矛盾、勞動爭議等380余起。協調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減免會費1109.01萬元、經營性服務收費223.57萬元。
五、社會事務績效彰顯。優化再造道路命名審批方式,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新命名道路283條,集中整治無名道路148條。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全市5個鎮撤鎮設街道;出臺我市首部《城市道路命名規則》,編撰出版《青島文化地圖》。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5人、幫助尋親16人。
六、慈善福利溫暖島城。疫情期間,開通心理援助熱線39條,為疫情隔離人員及青少年、空巢老人等提供服務5600余人次;配齊137名鎮街兒童督導員和6561名村居兒童主任,實現基層兒童工作力量全覆蓋;嚴格落實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發放基本生活費1145萬元;市、區(市)兩級投入資金415.63萬元,購買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殘障兒童等社工項目。制定《青島市慈善捐贈指引》《青島市慈善活動指引》,填補了國內慈善事業發展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服務的空白;創新“誰捐贈、誰保管”的戰時捐贈模式,募集款物數額全省第一,為重點地區及我市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助力。
七、便民改革強力推進。加快完成民政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全面數字化、智能化,深入推進“互聯網+民政服務”,上線養老服務時間銀行app,建成青島市養老服務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啟用殘疾人“兩項補貼”管理系統,推動補貼發放精準化、便利化。省內首批實施婚姻登記“全城通辦”。落實好省級權力下放事項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聯合住建、消防等部門,簡化消防審批流程,解決了養老機構消防驗收難題。
八、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在全市推廣全國社會救助創新優秀案例城陽區“小桔燈”困難群眾心理救助經驗,為困難群眾提供更有溫度的多維救助服務。《中國社會報》《中國民政》專門刊登了我市開展居家社區養老破解難題的經驗做法,《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青島模式研究》獲2020年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開展區(市)、街(鎮)、社區(村)三級社會工作支持中心建設試點,得到民政部肯定,并在全國加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上進行書面交流。選樹6名來自民政系統基層工作一線的崗位建功典型,開展典型事跡巡回宣講20余場次,激發民政干部建功激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