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發展改革委 主要負責人:李剛 聯系人:李曉弢 聯系電話:85911218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目標 |
1 |
推動高質量發展 |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55條、穩增長32條、穩運行40條等政策落地見效。持續推進“雙百千”和“一業一策”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總投資4443.5億元的200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加強經濟運行預研調度,建立健全重點行業指標調度和部門政策會商機制。健全企業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建立平臺企業創新發展聯盟,邀請行業協會商會參與新一代“青島金花”(服務業類)培育企業等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制定。力爭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力爭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不低于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全面完成省下達的能耗強度和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以上,力爭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30%以上。 |
2 |
全力打好重點攻勢 |
增強重點攻勢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項目化、工程化推進攻勢。打好突破平度萊西攻勢2.0版,加快“飛地項目”落地開工,促進青啤集團100億級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建好攻勢“一片云”大數據平臺,爭取兩市新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項目超過100個。打好“雙招雙引”攻勢,加快推進北京大學計算社會科學研究院、雛菊機構中國金融總部等重點項目,爭取設立PNP中國北方區域創新中心,推進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全面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舉辦青島與北京跨區域產業協作對接大會,爭取更多北京優質外遷企業落戶青島。深度參與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制定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再提升行動方案,理順營商環境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配套系列改革舉措。 | |
3 |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
牽頭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產業體系推進專班,出臺壓實專班責任工作方案,組織編制專班年度重點任務責任清單。制定實施引領性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組織編制數字科技等10個引領性未來產業行動計劃。壯大智能家電等“雁陣形”產業集群,培育“雁陣形”產業集群領軍企業。高標準規劃建設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印發實施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招商工作方案。推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示范平臺建設。推進1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建設。辦好云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青島分會場云上展覽。出臺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行動計劃。出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和“東方氫島”示范區建設方案。力爭在省考核中獲得新舊動能轉換單項獎。 | |
4 |
加快服務業提質擴容 |
制定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培育認定30個以上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爭取北京等城市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在我市落地。加快總投資3000億元的70個服務業大項目建設。研究出臺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推進國家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試點。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推進普惠托育專項行動。開展國家深化產教融合試點,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做好服務業新增納統企業獎勵工作,爭取年內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800家。 | |
5 |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
推進第四批市屬國企混改試點。探索開展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試點,建立市場資源配置促進聯盟。爭創國家民營經濟示范市。推進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爭創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爭取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爭取基層公共服務機構標準化試點。穩步推進水價、供熱價格、民辦教育收費等價格改革。提前謀劃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試點工作。階段性完成涉政府產權問題專項治理。 | |
6 |
優化營商環境 |
抓好學趕深圳推動創新突破發展意見112項舉措落實。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商協會秘書長聯盟。制定出臺商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方案,完成209家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推進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城市建設,探索在自貿試驗區建立信用創新示范區。發揮青島市平臺建設合作與創意咨詢機構作用,促進我市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推動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辦好雙創活動周青島分會場系列活動。 | |
7 |
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
配合推進康復大學項目開工建設。依托“一會三平臺”人口統籌創新發展新機制,完成人口大數據平臺二期工程。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困難群眾價格臨時補貼。落實天然氣儲氣能力建設優化調整方案,協調推進儲氣項目建設,落實省上儲氣能力租賃方案。謀劃“優質糧食工程”第二輪實施方案,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完成市9萬噸糧食儲備庫項目建設主體工程,加快推進糧食應急配送中心等項目建設。切實抓好油氣管道保護工作,保障油氣輸送安全。 | |
8 |
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發揮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和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辦公室“雙牽頭”作用,確保兩手抓、兩手硬。組織重點醫療物資企業開足馬力加快生產,拓寬國內國外物資采購渠道,建立使用民用口罩網上預約系統,全力保障醫療系統、援鄂一線、交通口岸、開學復課等領域防疫物資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統籌推進全市經濟運行應急保障工作,制定出臺“六保三促”工作方案,切實穩住經濟基本盤。分類施策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研究出臺政策措施,有效對沖疫情影響。開展“千名干部聯系服務萬戶企業”,點對點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重點推進市民健康中心二期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等項目建設。爭取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 |
創優目標 |
1 |
推動區域融合發展,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爭取一批重大戰略事項納入國家和省規劃布局。開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課題研究,爭取將膠東半島納入國家戰略規劃。深入落實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意見,籌辦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第一次聯席會議,與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四市政府簽署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點,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啟動青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研究,推進高鐵、城際、市域(郊)列車、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開展膠州省級“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省級“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兩區”重點項目建設。加快中日地方合作發展示范區建設。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上海。全國領先。 |
2 |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引領全市經濟逆勢走強 |
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性作用,牽頭開展全市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用超常規思路辦法推動投資高質量增長,力爭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實現15%的增長。瞄準“兩新一重”等重點項目領域,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專項債、國家金融貸款等各類資金支持。加快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研究制定新基建行動計劃,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點項目建設。定期發布基礎設施項目清單,在推進總投資3540億元的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新項目。啟動膠州灣第二條海底隧道,加速建設濟青高速中線濰青段、藍谷至膠東機場快速路,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報批進度,推進地鐵4、6號線建設并開通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濰萊鐵路等建成通車,膠東機場投入使用。擴大產業投資規模,加快總投資1500億元的100個5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實現30個項目竣工投產。 標桿城市及標桿值:深圳。全國領先。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