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開路先鋒。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聚焦“服務、建設、發展”三條主線,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一、堅守初心使命,始終踐行人民交通為人民
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紓民困、解民憂的實際行動,高質量辦成了59件民生實事。主要有:
一是打通堵點痛點。困擾市民多年的膠州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ABF匝道、華中路一舉貫通,青銀高速李村收費站擁堵治理(一期)工程70天建成通車,局部路網通行效率明顯提升。
二是提速鐵路效能。開通平度、萊西至主城區市域列車,至青島北站分別僅需40分鐘、28分鐘。增開4對至北京的高鐵大站標桿列車,青島至北京之間運行時間在3個半小時內的大站標桿列車增加至每日7對,其中最快僅需2小時59分,“朝發午至”“千里日還”成為現實。
三是機場一夜轉場。我省首個4F級膠東國際機場8月12日轉場投運,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實現“垂直零換乘”,高鐵、地鐵下穿航站樓并設站,全省首創地鐵認可高鐵安檢,濟青高鐵、地鐵8號線、長途汽車、機場巴士、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實現無縫銜接。
四是地鐵加速成網。1號線南段即將開通運營,與1號線北段、2號線、3號線、13號線聯通后,將形成跨海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總長284公里的軌道交通干線網。
五是堅持公交優先。辦實辦好“市辦實事”,結合新建小區、老城區改造、地鐵接駁換乘等需求,優化調整公交線路91條,新開通微循環線路3條,解決傍海中路、湖清路等區域市民出行最后1公里問題。
六是改善農村交通。新(改)建和維修農村公路1122公里,硬化119個村莊通戶道路,全市建制村基本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歷史。
七是降低物流成本。前灣港區2號疏港高速和膠州灣高速部分路段實施差異化收費,為五、六型貨車年均減免通行費近億元。
八是整治噪音擾民。開展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行動,完成高速公路聲屏障安裝工作6253米,青銀高速城區段(嶗山—城陽)基本實現已入住小區聲屏障安裝全覆蓋。
二、瞄準戰略定位,加快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今年2月,青島入選《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名單,青島港入選11個“國際性樞紐海港”建設名單,成功由全國性交通定位躍升為國際性樞紐。
一是構建綜合網絡。以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為引領,項目化清單化推進88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11月26日建成通車,為董家口港區新增一條重要疏港大通道。貫穿南北的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服務膠東國際機場的青蘭高速(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加快建設,將由目前的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藍谷至膠東國際機場快速通道項目計劃年底開工。膠東五市共同啟動總投資1997億元的10個標志性工程,濰煙鐵路、萊榮鐵路加快推進,軌道上的膠東半島正加快實現。
二是暢通對外通道。海向,新增集裝箱航線17條,覆蓋180多個國家的700多個港口。1-10月,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完成5.3億噸、1987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5.8%、10.3%。空中,新增至大阪、莫斯科、河內、阿拉木圖、仁川等全貨機航線5條,改善了我市全貨機航線少的局面,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20.79%、21.3%。陸向,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國際班列,建設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做優“日韓陸海快線”,新增中歐班列線路9條,直達全球18個國家的46個城市,開行中歐班列524列,同比增長45.6%。
三是提升樞紐能級。制定支持一流港口、國際航空和國際班列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我省首個航空物流超級貨站項目獲批。完成老港區四方港區、董家口港區散貨堆場等三個專項規劃調整,打開了港口擴容新通道。董家口港區大唐碼頭二期、華能碼頭二期、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三期工程碼頭項目開工建設,液體化工倉儲工程(一期)竣工。新增內陸港3個、總數達21個。完成海鐵聯運量133.2萬標箱,連續7年保持全國領先。
三、敢于先行先試,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聚焦交通強市建設,加快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和產業升級,打造交通強國青島樣板。
一是推動創新變革。出臺綜合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青島市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和建設交通強市實施方案。獲批多式聯運服務、軌道交通產業、智慧交通發展、大數據中心建設等4個國家級試點和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信用交通市建設等2個省級試點。“膠東半島聯合執法”“打造世界一流平安海洋港口”等典型經驗全省推廣。萊西市“共享平臺+郵政快遞”項目入選全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全球首創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示范段)。
二是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2項行政審批,5個高頻服務事項實施“跨省通辦”,水路運輸政務服務事項在全省率先實現網上辦理和證書電子化。推進依申請政務服務全流程電子化,可網辦率達到100%。深化法治政府部門建設,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修訂《青島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不罰”“輕罰”清單,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刀刃向內糾治66項執法頑瘴痼疾。
三是做強航運物流。中國海仲青島仲裁中心落地,現代航運服務要素加快集聚,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青島排名第15位。物流組織、服務模式創新連續突破,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自主創新與智慧物流協同發展等4個案例入選國家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上合多式聯運‘一單制’進口試點工程”入選省試點工程。推進總投資69.2億元的7個重點物流項目,新增國家A級物流企業14家,總數達到100家。
一年來,交通戰疫情、保暢通、促發展,各項業務目標圓滿完成,去年“三民活動”和今年行風在線、民生在線、媒體監督等反映的問題全部辦結。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與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向往相比,交通運輸的個性化、品質化服務還需持續提升;與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求相比,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還需持續優化完善。新的一年,市交通運輸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做到“硬建設”“軟服務”雙輪驅動,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