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政府辦公廳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創新政務服務,積極輔政建言,狠抓政策落實,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一、突出抓大事、辦要事,以系統化觀念強化統籌協調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謀劃。對照年初國務院、省政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重大舉措和重點任務,結合青島實際,逐一細化推進措施。以“十四五”規劃為根基,協助市政府領導加強統籌謀劃,推動了人口、生態環境保護、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專項規劃陸續出臺,為把“十四五”規劃由藍圖變為現實提供了具體路徑。圍繞“六穩”“六?!钡葒鴦赵?、省政府關注重點,累計向國辦、省府辦報送參閱信息941篇,被國辦、省府辦采用317篇,獲國家、省領導批示65條,《海爾集團打造開放合作生態、融通激活“雙創”活力》信息專報獲李克強總理肯定性批示。
二是圍繞重大戰略強統籌。近年來,青島先后承擔了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海洋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辦公廳充分發揮總協調作用,協助市政府領導加強研究調度,搶抓重大發展機遇,協調建立市級抓統籌、區(市)抓落實、部門全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匯聚全市之力加快實施,推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大項目落地。
三是緊盯重大活動優服務。今年以來,我市先后承辦了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多位國家、省領導來青出席活動并考察調研。針對來賓規格高、團組數量多、任務變化快等特點,我們充分借鑒服務保障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經驗,統籌調度全市政務服務資源,對每個環節、每個要素都反復研究對接,全流程把關,為活動圓滿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聚焦破難點、通堵點,以項目化思維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項目化督查”提升工作質效。對市政府決策、領導交辦的重要事項實施“項目化督查”,從立項、分解到辦結、反饋實現全周期管理。今年以來,已有682個事項納入市政府重點督查臺賬,對其中130個事項實施項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有力推動了30條未貫通道路打通、60個山頭公園整治、524萬平方米違建拆除等重點工作。
二是“督審聯動”增強督查權威。與審計部門建立“督審聯動”機制,形成“審計找線索、部門去整改、督查來落實”的工作閉環,發揮“1+1﹥2”的監督合力。今年以來,通過督審聯動,先后清理違規占用耕地654.69公頃、追繳耕地開墾費1.4億余元,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70.46億元。
三是“督幫一體”解決基層難題。督促檢查是手段,解決問題是關鍵。我們把督導過程作為深化“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的過程,對于跨區市、跨部門事項,提前介入協調,幫助被督導單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從“單一督辦”到“督幫一體”的轉變。比如,年初督導解決一汽解放青島公司降低車用氣瓶檢驗費的訴求中,我們先后采取多方座談、方案比對、對省爭取等措施,將檢測費由100元降為75元,每年可為該公司節省費用80萬元。
三、著力辦實事、解難題,以精細化服務助推民生改善
一是“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牽頭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推進方案》,確定17項措施、184項重點任務,力爭在關鍵領域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8.43分,較去年下半年提升0.74分,我市職轉工作得到山東省委、省政府認可,榮獲“勇于創新獎”。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推進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向青島自貿片區、上合示范區賦予228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大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出臺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20項舉措,青島關區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壓減,在2021年度全國十大海運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獲評最優等次。協調開展反走私專項行動,凈化了口岸市場秩序。
二是政務服務熱線持續優化。按照國家、省要求,制定出臺《青島市進一步優化全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行動方案》,對12349民政服務、12322防震減災等9條熱線,采取整體并入、雙號并行、設分中心三種方式,平穩完成歸并融合。開展“數據治理年”活動,深入挖掘熱線大數據“富礦”,變“民聲”大數據為“民生”大數據,為市委市政府聽民意、匯民智、解民憂提供有價值參考。與市人大、政協、電視臺、日報社等單位,合辦“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七檔品牌欄目,由熱線人員定期分行業全媒體發布“12345熱線指數”,成為全國熱線系統的創新舉措。青島12345熱線團隊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三是政務公開更加透明。制定《青島市行政決策公眾參與辦法》,明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程序和方式,推動行政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創新推廣“專網+專欄+專區”模式,持續加大主動公開力度,讓政府信息易獲取、更便捷。在青島政務網設置“政策解讀”專欄,對全部規范性文件進行深入解讀,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組織“政府開放月”活動210場次,并承辦全國基層政務公開現場會,基層政務公開工作獲孫春蘭副總理肯定。
四是民生實事取得實效。對近年來群眾反映的400余萬件事項,按照細分領域進行分析,梳理出關注度較高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消費市場、教育培訓、旅游管理等十大領域25項“民生末梢”難題,開展“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行動”;截至11月底,各領域攻堅行動進展順利,一大批困擾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辦公廳牽頭的10件32項市辦實事,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1044件政府系統建議提案全部辦復,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轉化成提升政府工作、改善社會民生的實際舉措。
四、立足暢運轉、提效能,以數字化手段深化流程再造
一是公文會議“信息化”。根據市政府領導閱件需求,優化升級網上工作臺,非涉密文件實現網上全流程批閱,極大提升了辦件效率。嚴格落實為基層減負要求,除涉密文件外,全部實現電子化運轉,讓基層單位少跑腿。開發“E會通”無紙化會議系統,并廣泛應用到市政府常務會、專題會等重要會議中,參會人員通過平板電腦閱覽會議材料,極大降低了會議成本,提升了會議效率。
二是內部管理“掌上辦”。會同騰訊云公司團隊,開發“理政惟公”政務微信平臺并成功上線運行。借助這一平臺,從簽到打卡、用車報備,到會議管理、請假審批等等,基本實現了內務工作全要素“掌上辦”“隨時辦”,實現了機關內部績效考核全周期管理,有關做法被山東省委組織部在全省推廣學習。
三是值班值守“智能化”。啟動政務值班智慧云臺建設,接入城市云腦等大數據資源,實現氣象、水文等信息的實時展示。完成了25 家單位、12.7 萬路視頻全部接入,市政府值班視頻點位實現全域網格化覆蓋。優化信息報告、視頻調度系統、監控調取等系統,突發事件的指揮處置更加高效。
五、堅持兩手抓、兩不誤,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和常態化疫情防控
市政府辦公廳承擔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統籌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力以赴保暢通、戰疫情。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后,外防輸入成為重中之重。青島是全國空港和海港重點口岸,是全國12個第一入境點城市之一,承擔著分流入境首都航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確定的10個國際船員換班城市之一,還是全國冷凍水產品進口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日均進口量4000余噸,防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十分巨大。截至11月底,我市累計輸入確診病例142例,占全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總數的65%,尤其10月份以來輸入確診病例達67例,但今年以來我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平穩有序,有力保障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健康安全。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新的趕考路上,市政府辦公廳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用行動詮釋擔當,憑實干篤定前行,靠汗水譜寫新篇,決不辜負廣大市民的殷切期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