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半年,市退役軍人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滿腔熱忱為退役軍人服務,廣大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不斷探索創新,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其中,新時代雙擁“青島理念”、“榮軍工作法”向全國推廣。
一、退役軍人權益維護取得新成效
一是辦實事解難題力度不斷加大。創新建立“局長直通車”工作機制,市、區(市)兩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班子成員定期接訪,面對面傾聽訴求,心貼心解決難題。推動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工作走深走實,上半年共走訪聯系2.9萬人次、電話聯系15.3萬人次,辦實事1991件。幫扶困難退役軍人407人次,發放幫扶資金161.1萬元。
二是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制定下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退役軍人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深入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活動,落實48項重點任務,有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地。
三是思想引導不斷加強。強化退役軍人先進典型選樹,我市退役軍人王炳交被評為“齊魯最美退役軍人”,評選發布了曹民智等10名“青島市最美退役軍人”。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推薦優秀退役軍人擔任村(社區)組織書記677人。
二、移交安置實現新突破
一是優化完善安置制度。實現跟蹤督導全員覆蓋,首次將軍轉干部納入跟蹤督導范圍,精準掌握2020年安置的1300余名軍轉干部和退役士兵待遇落實、合同簽訂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一對一解決。優化完善輔導員制度,為近兩年安置的軍轉干部全部配齊輔導員,通過全方位幫帶輔導,助力軍轉干部實現角色轉換。
二是確保各項待遇發放到位。先后為自謀職業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發放一次性補助金1100余萬元,比國家要求提早兩個月,實現了一分不差、一人不落、一天不拖。
三是在全省率先完成部分退役士兵保險接續任務。開展拉網式排查,對已申請未繳費人員建立臺賬、分類推進、逐一銷號,組織集中補繳,實現繳費率100%。
三、就業創業扶持邁上新臺階
一是提升教育培訓實效。采用申報簽約方式確定41家退役軍人技能培訓機構,增設73個就業前景良好、廣受退役軍人歡迎的培訓項目。依托在線培訓平臺,首次開展退役士兵線上適應性培訓,大幅提高參訓率。
二是創新就業服務活動。在全市范圍內舉辦千企萬店“榮軍崗”系列招聘活動,組織960余家企業單位提供崗位1.9萬個,6600余名退役軍人參加,18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
三是加大創業扶持力度。舉辦首期退役軍人創業特訓營,邀請國家級創業導師進行專題培訓,有效提升退役軍人創業能力。累計為1700余家軍創企業發放創業貸款3.9億元,預計貼息3800余萬元,助力退役軍人實現創業夢想。
四、優撫褒揚構建新格局
一是進一步提升優待撫恤水平。制定《青島市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基本優待目錄實施辦法》,共計169項,優待項目進一步規范。上半年,共發放定期撫恤補助金2.2億元、喪葬補助費470余萬元、一次性價格臨時補貼近420萬元,我市優撫待遇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進一步營造濃厚社會氛圍。在全市廣泛開展“豐碑永鑄”英烈事跡演講大賽,全市共116個單位1336名選手報名參賽,創下了我市語言類比賽參賽人數的紀錄。拍攝建國前和抗美援朝老革命軍人口述歷史紀錄片199部。承辦“老兵永遠跟黨走·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全國主題演講比賽,我市選手王雷取得全國第三名。大力支持銀海集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協調做好了555艦接艦有關工作。致敬先烈、尊崇軍人、尊重退役軍人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濃厚。
三是進一步提升優撫服務水平。以“榮軍送”活動為載體,創新關愛優撫對象“6+6+N”模式,開展“六知”、“六送”,切實為廣大優撫對象辦好貼心事、暖心事。建設優撫對象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改進醫療結算方式,優撫對象在出院時在一個窗口一次性結清所有費用,實現“一站式”服務。
五、軍休服務站上新起點
一是掛牌成立首批全國軍休老年大學。擬制軍休老年大學創建、網上軍休大學課堂建設兩個全國性指導規范,在全國首批掛牌成立青島軍休老年大學。
二是進一步整合軍休服務力量。按照機構改革要求,組建軍休服務中心機構籌建組,1月底完成掛牌并對外辦公,成為全市第一家通過機構改革現場審核驗收單位,軍休服務能力和水平實現了整合提升。
三是切實提升軍休干部“兩個待遇”。先后開展“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暨“老兵唱響新征程”文藝匯演等多項活動,軍休干部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路子,試點推行適老化改造項目,全方位為軍休干部提供“醫、養、康、護、樂”多維一體的一站式養老服務。
六、雙擁共建實現新跨越
一是新時代雙擁“青島理念”向全國推廣。承辦全國雙擁辦主任會議,本次會議是30年來,我市承辦的第一個高規格全國性雙擁會議。惠新安副書記代表我市在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發言,全國雙擁辦向全國推廣新時代雙擁“青島理念”。
二是扎實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組織召開年度軍地聯席辦公會議,建立軍地需求雙清單,扎實推進軍地互辦實事項目落實。協調解決部隊土地置換等問題20余件次。推動海軍博物館優化提升,海軍博物館于6月底舉行開館儀式,海軍首長、省委主要領導參加儀式。
三是切實關愛軍人軍屬。組織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春節專項慰問活動和執行遠海護航、赴外演訓任務官兵家庭慰問活動。廣泛開展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喜報慶送活動,全市共慶送喜報2000余份。
四是積極引導發動社會化擁軍。辦理榮軍卡,近30萬退役軍人免費乘坐公交、地鐵,免門票費游覽政府定價的公園、景區等。組建榮軍聯盟,引導社會各界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等提供優質服務、優先待遇、優惠價格,全市已有4300余家企業加盟。聯盟組建以來,已累計拉動消費4000多萬元,形成了軍人軍屬得尊崇、退役軍人享實惠、政府社會共發展的良好局面。打造全國首條“榮軍街”,退役軍人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軍人的尊崇感進一步提升。
五是雙擁宣傳陣地建設成效顯著。10個區(市)雙擁主題公園全部建成,雙擁文化街、雙擁宣傳欄、榮軍墻等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繼續在青島電視臺開設“雙擁在島城”專欄,利用城市戶外電子屏、沿海燈光秀和地鐵公交站點等設施,開展常態化國防雙擁主題宣傳活動,全市雙擁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七、機關黨的建設譜寫新篇章
一是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制定實施方案,將黨史學習列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各級黨組織理論學習重要內容,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班。發揮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紅色資源優勢,先后舉辦“紅色基因在傳承 聽老兵講述英雄故事”“榮軍青島老戰士攝影采風萬里行”等主題實踐活動6場次。上半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簡報》共刊發我市退役軍人工作信息9篇,推送“我為群眾辦實事”“榮軍”系列等創新案例6個。
二是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建“巾幗宣講團”,線上線下接受教育的黨員人數達3000余人次。開展軍休干部講黨史,多層次、多渠道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注重發揮“學習強國”思想引領的前沿陣地作用,榮獲市“學習強國”推廣使用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三是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修訂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清單,組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深入開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及“酒駕”專項整治活動。嚴格監督執紀,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進行廉政談話、批評教育和誡勉等,對違紀的在職職工和軍休干部分別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