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青島市民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化“創一流、當排頭”意識,擔當作為、創新實干,奮力推動全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鎮街社工站建設和孤兒、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提標等3項市辦實事任務;全國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工作推進會和全省養老服務現場會在我市召開;29個單位被評為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數量居全省首位;入選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城市。
一、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一)養老服務擴面提質。建成40處農村鎮級居家社區服務中心,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由專業養老機構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的城市;舉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大集,全市家庭養老床位數達到1.9萬張。舉辦2021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在全省率先開發養老服務地圖,推廣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為2500名失智老人發放防走失定位手環,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關愛機制,切實增強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安全感。
(二)兒童福利溫暖入心。成立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實現區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投入420余萬元購買社工服務,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400人次。開展心理關愛服務項目,調研全市困境未成年人心理需求,制定個性化關愛方案。
(三)民生保障托穩兜實。將低保、特困救助保障標準提高10%,標準為全省最高,有效保障9.6萬名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殘疾人、困境兒童救助保障標準同步提高。建立區市、鎮街、村居三級銜接互通的社會救助網絡,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主動發現,救助困難群眾8100余人。創新“物質+服務”多維救助,獲評2021年度全省社會救助領域優秀實踐案例。扎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障,幫助19名走失人員成功尋親。
二、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更加有序
(一)慈善福彩匯聚愛心。建立慈善組織綜合監管機制,落實慈善優惠政策,動員各級慈善組織開展服務項目81個。福利彩票銷量、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開展關注老人、兒童、殘疾人群體等各類公益活動25次。
(二)社會組織繁榮發展。全市社會組織達到10358家,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1家社會組織被推薦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陽光收費行動,減免收費近1400萬元,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124家。鼓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150家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參與經濟糾紛化解、會員矛盾調處。
(三)社區治理精準精細。完成全市2072個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創新“一選三配套”模式,強化社區制度保障。全面推廣“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舉辦社區供需服務大集,搭建社區服務線上供需對接平臺。建成75處鎮街社工站,實施困境人群服務、社區治理賦能等項目100余個、服務人數3萬余人。
三、聚焦“便民利民惠民”,社會服務更加高效
(一)政務服務方便快捷。扎實推進“政務服務一件事”工作,將12個部門25項救助事項接入系統,實現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公民身故一件事”11件事項實現靜默辦理。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跨省申請,婚姻登記實現跨省通辦,解決了適婚群體返鄉登記的痛點。持續優化道路命名流程,命名城區道路196條。
(二)民政領域安全穩定。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保障民政領域公共衛生安全。完善養老機構智慧消防平臺,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保障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運行。
(三)建議訴求高效辦理。2020年“三民”活動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38條,全部認真研究、辦理反饋,并擇優采納實施。2021年,通過民政領域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受理咨詢建議20340件次,均按期辦結。積極參加“民生在線”“行風在線”,答復辦理市民意見訴求260個,回復率及滿意度均位居前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