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緊緊圍繞護航黨的二十大這一主線,全警全力戰疫情、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扛牢職責勇擔使命,全面深化平安青島建設
(一)堅決打贏重大安保維穩攻堅戰。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維護政治安全置于首位,縱深推進嚴打暴恐專項行動,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預警防范、化解處置工作,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任務。
(二)重拳打擊危害民生違法犯罪。深入開展嚴打整治系列行動,全市破獲刑事案件總量同比提升3.6%,命案破案率為100%,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專班被公安部榮記一等功。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偵辦涉黑涉惡案件60余起,攻堅突破命案積案14起。發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集群戰役,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損失數同比下降26.1%、19.8%,預警勸阻受騙群眾426萬人次,凍結涉案資金9.2億元。破獲養老詐騙案件620余起,追贓挽損6.2億元,切實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縱深推進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60余起,我市入選第二輪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名單。針對危害群眾財產安全、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等突出經濟犯罪,持續開展全鏈條打擊,偵破經濟犯罪案件36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2.19億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涉眾型案件同比下降30.8%。偵辦食品藥品環境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破壞動植物資源等案件340余起,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守牢生態安全底線。
(三)織嚴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深入開展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布建環青、城區、中心城區三道數字化防控圈,打造48處街面警務站巡控支點,持續開展“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行動,累計出動巡防警力240萬人次,處置110警情312萬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6400余名,救助服務群眾38萬人次,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5.3%。靶向開展社會治安清查整治,檢查行業場所、重點部位28.2萬家次,全面落實中小學、幼兒園“高峰勤務”“護學崗”,嚴格涉槍涉爆、散裝汽油、煙花爆竹等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隱患2.7萬處,完成1317處農村平交路口掛牌整治,依法查處醉駕酒駕1.7萬起,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持續“雙下降”。全力做好山火、臺風、強降雨應對處置工作,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四)全警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面對多輪次本土疫情,全市公安機關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廣大民警輔警晝夜奮戰在流調追蹤、排查隨訪、社區管控、交通查控第一線,全力維護定點醫院、隔離場所、核酸檢測點等部位治安秩序,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
二、銳意進取奮力攻堅,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
(一)深入推進警務機制改革。深化智慧公安建設,上云數據達3.2萬億條,打造智慧海防管控平臺,拓展升級智慧安防小區,全面推廣“一碼通”場所碼應用。建立警種部門支援派出所工作機制,4個基層派出所獲評全國、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首架警用直升機正式列裝、投入實戰,市公安局榮獲全省公安機關基層基礎攻堅戰優秀獎第一名。
(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調整居住落戶政策,拓寬可落戶房屋類型,辦理全省通辦、跨省通辦戶政業務15.9萬筆,試點免費郵寄居民身份證10.9萬張,安裝智慧門牌30萬張。推行外國人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并聯辦理”,上合示范區移民事務服務中心外國人簽證辦理點正式開通。全面落實優化車檢服務、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改革措施,布設7處“24小時智慧車管所”和413個社會服務點。在市、區(市)政務服務大廳和105個派出所設立通辦窗口,全面推行101項市級、98項區(市)級和111項鎮(街)級服務事項“一窗通辦”。
(三)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聚焦打造“六個城市”,牽頭制定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建設五年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參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領域綜合行政執法5800余次,牽頭建立全市規范旅游消費市場秩序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旅游治安環境專項整治,聯動處置涉旅游消費投訴和輿情6900余條。圍繞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入開展噪音擾民問題專項治理,處置生活噪音擾民警情4.6萬起,查處“炸街車”擾民行為413起。
三、著力提升作風能力,傾力服務民生護航發展
持續推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走深走實,認真做好“三民”活動65條市民意見建議辦理工作,統籌結合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市辦實事、民生領域集中攻堅行動,全部納入全市公安工作要點,項目化、清單化推進落實,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一)加強道路交通暢通治理和秩序整治。針對群眾反映的停車難、行車難、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等問題,積極參與修訂《青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加快“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鏈接停車泊位34.2萬個,完成47所學校、6家醫院周邊交通組織優化,在172處老舊小區實施“微循環”調流,施劃機動車停車泊位5200余個,推行外賣騎手“一車一檔一碼”管理,依法查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194萬余起,道路交通運行健康指數位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
(二)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壓實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針對群眾反映的接處警不規范、受立案不及時等問題,持續開展執法突出問題整治,修訂完善110接處警工作規范,建立刑事行政執法職責清單,完善刑事案件三級辦理機制,與檢察機關聯合設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組建486人的基層法制員隊伍,集中發起未結案件清理攻堅,12389平臺涉警有效舉報投訴同比下降39.9%。
(三)加強紀律作風建設。牢牢把握“公安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錨定“提升作風能力、鍛造過硬鐵軍”目標,舉辦“局(處)長擂臺”“所隊長擂臺”100余場次,深入開展“當龍頭、作表率、開新局”大討論,從嚴從實抓好市縣兩級人大“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專項監督突出問題整治,全面加強新時代清廉公安建設,5個單位獲評全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五星級示范黨支部。廣大公安民警輔警以汗水和鮮血守護城市平安、人民安寧,有70余人英勇負傷,168個集體、500名個人受到上級表揚獎勵。
全市公安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成效,但與時代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打擊治理新型違法犯罪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擁堵治理需持續用力,有的基層單位執法辦案還存在不夠規范的問題,紀律作風建設與鐵軍標準還有差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堅持人民至上,忠誠履職盡責,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島、法治青島,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公安力量。
(一)著力提升城市安全品質。全力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縱深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三年攻堅戰,嚴厲打擊防范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深化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切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加強派出所工作標準化建設,推動社區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目標。
(二)著力加強社會治理創新。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局,牽頭推進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完善旅游消費市場秩序協調聯動處置機制,深入實施道路交通暢通治理工程,推動213個治堵項目落地落實,完成20處重點區域交通組織優化,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推進智慧公安建設迭代升級,提升警務實戰效能,精準賦能城市治理。
(三)著力深化法治公安建設。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狠抓執法突出問題整治,打造智慧執法辦案管理平臺,加強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應用,進一步規范110接處警工作,開展“警情清零、立案清倉、積案清結”行動,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落到實處。
(四)著力優化公安政務服務。精準對接群眾和企業需求,拓展深化“一窗通辦、一網通辦”,推行居民身份證免費寄遞服務,實施非營運小微型汽車新車上牌免查驗舉措,推動電子證照多場景落地應用,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五)著力鍛造過硬公安鐵軍。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深入開展“公安心向黨、護航新征程”主題活動,鞏固深化“作風能力提升年”成果,嚴格正風肅紀,加強實戰訓練,不斷提升公安隊伍紀律作風和素質能力,忠實履行好新時代使命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