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市政府辦公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發展的殷殷囑托,按照市委“作風能力提升年”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強化統籌協調,力促民生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狠抓督導落實,以實干實績,彰顯責任與擔當。
一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服務發展勇擔當、開新局。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聚力打造“六個城市”,整體性推進市政府各項工作。謀劃推進城市更新建設三年攻堅,創新重大項目投資促進工作機制,牽頭組建旅游品質提升工作專班,積極協調解決低效片區改造、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重大投資項目落地等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難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高效做好公文運轉、會務組織、信息調研等工作,圓滿完成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2022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等重大活動20余次。時刻保持“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工作狀態,及時妥善處置重要緊急事項500余起,政務值班工作5次獲國辦通報表揚。在疫情防控緊要時刻,堅持“雙線作戰”,在保障市政府機關高效運轉的同時,緊急派出300余人次,參與流調核查、志愿服務等工作,核查涉疫信息11萬余條,為精準防控作出重要貢獻。
二是堅持人民至上,順應民意訴求,百姓聲音聽得見、有應答。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會同人大、政協機關辦好“人大代表履職在線”和“傾聽與商量”活動,廣泛收集意見建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專家學者等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參與市政府重大決策。精心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303件建議提案全部按期辦復。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立足架好政民互動“連心橋”、當好政務服務“總客服”,對12345熱線受理的495萬條來電來話進行大數據分析,發布“熱線指數”16期,靶向定位九大領域急難愁盼問題,開展民生領域集中攻堅行動2.0版,其中,篩選確定斷頭路打通、養老服務站建設、供熱燃煤鍋爐煤改氣等16件市辦實事,年底前將全面完成。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優化服務,營商環境有溫度、可預期。聚焦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統籌推進全市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488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編制和發布;積極推動涉企證照改革,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牽頭協調企業開辦、新生兒出生等13個政務服務場景集成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辦”。著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政府開放日”活動220余場次,會同廣播電視臺、青島日報社組織舉辦“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品牌欄目,有效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深度解讀發布的各項政策,舉行新聞發布會160余場,讓“黃金政策”發揮“黃金效應”。組織開展“國門利劍2022”等專項執法行動,協同推動30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真督實查,大事要事抓得牢、辦得實。把抓落實作為辦公廳工作的生命線。對國家、省、市三級政府工作報告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479項重點任務,逐項建立工作臺賬,實施清單化管理,全過程督導。對地鐵三期、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銀川路海爾路立交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堅持掛圖督辦,“四不兩直”,一線推進。著力提升督查工作協同性、專業性,對財政資金使用、安置區建設等重大專項任務,會同財政、審計等部門,實施督審聯動,開展聯合督查,解決各類疑難問題347個。緊盯關鍵環節,全力服務“兩穩一保”、穩住經濟大盤等國務院重點督導任務,積極爭取支持,4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位居全省16市第一。
對照新形勢、新要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有諸多不足:在服務發展上,統籌協調的力度還不夠;在服務民生上,破解難題的方法還不足;在服務落實上,一抓到底的韌勁還不強。
新征程,再出發。市政府辦公廳將再接再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