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青島仲裁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打造“六個城市”目標,發揮仲裁職能作用,服務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
一、提升涉外仲裁水平,服務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建設
擴大制度型開放,服務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及其新近發展成果,創新適應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程序設計,發布實施2022版《仲裁規則》,建成以《仲裁規則》為核心、專業仲裁規則等為補充的國際化仲裁規則體系。制訂國際商事調解規則,滿足境內外當事人專業化、多元化、便利化爭議解決需求,打造國際爭議解決優選地。
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服務國際經貿往來。與青島自貿片區、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中德仲裁法律圓桌會議,加強“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法治合作,構建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爭議解決服務機制。
提升涉外仲裁能力,平等保護中外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公正高效仲裁涉外商事爭議,截至11月底,受理涉及美國、加拿大、德國、韓國及臺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相關案件標的額8500余萬元,各項指標均居省內首位。2022年8月,被教育部、司法部確定為全國20個法律碩士(國際仲裁方向)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之一,涉外仲裁能力得到國家層面肯定。
二、創新“四位一體”解紛模式,服務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
為重點項目建設保駕護航。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出臺《關于發揮仲裁法律制度優勢 服務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建設工程領域深入推行“談判促進+爭議評審+調解+仲裁”等多元解紛模式,舉辦第三屆“齊魯建設工程多元解紛高峰論壇”及建設工程法律大講堂,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和行業爭議解決水平。
建設仲裁與調解有機銜接新平臺,加強與建設行業協會、調解組織合作,出臺《建設工程領域糾紛“評調裁一體化”工作辦法》,建立資源共享、多方聯動的一體化糾紛解決機制。
提升專業仲裁水平,公正高效仲裁建設行業糾紛。與國內著名爭議解決機構合作,聚焦行業難點,創新制定《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裁處規則》。優化鑒定程序和辦案流程,建立《仲裁案件鑒定程序實務操作流程指引》。截至11月底,審理建設工程糾紛標的額59.3億余元。
三、大力發展互聯網仲裁,服務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建設
服務數字青島建設。深化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與海爾卡奧斯、山東港口、青島藍海股權等工業互聯網、大宗商品交易、股權交易平臺對接,服務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服務數字經濟發展。拓展“3+N”互聯網仲裁“青島模式”應用場景,與中國商業聯合會合作,成立國內首個易貨貿易仲裁院,服務半徑拓展至諸暨、杭州、沈陽等國際數字易貨貿易園區,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
截至11月底,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存證量達178萬余條,同比增長近60%。受理互聯網仲裁案件8400余件,同比增長51%。“基于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的商事仲裁新模式”被確定為山東自貿區制度創新案例。
四、提升海事海商仲裁水平,服務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
創新服務涉海企業機制。與山東海洋經濟團體聯盟、青島海洋經濟團體聯合會等行業協會合作,構建涉海糾紛防范、化解新機制,幫助涉海企業提升風險防控和運用國際規則能力。成立海事海商調解中心。推進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保障平臺對接,實現物流交易數據實時存證。
截至11月底,化解海工裝備制造、船舶管理、港口建設等涉海糾紛70余件,涉案標的額20多億元,調解和解率達76%。
五、提升知識產權仲裁水平,服務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
舉辦“2022年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創新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課題研究,形成《青島自貿片區RCEP背景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研究成果,助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生態圈”。
舉辦RCEP政策解讀與利用實務培訓,幫助企業掌握和應用RCEP經貿規則和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青島仲裁委員會官網與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官網實現“互鏈互通”,滿足企業仲裁咨詢、線上立案等法律服務需求。創新知識產權仲裁服務機制,實現互聯網仲裁平臺與跨境文化產權交易等企業數據平臺對接,服務面向日韓的影視文化產權交易。
截至11月底,化解知識產權糾紛549件,標的額4440余萬元,同比增長11.7%,結案率達100%。
六、提升金融仲裁水平,服務現代金融業集聚發展
創新完善《金融仲裁規則》,優化金融仲裁專家智庫,為公正高效化解新類型金融糾紛提供專業制度、人才保障。服務企業上市,為20余家擬上市企業的200多個市場主體提供調查服務。
加強與金融行業協會、調解組織合作,積極化解金融糾紛。截至11月底,共受理金融案件24293件,標的額41.4億元,快速結案率達78%,金融仲裁案件質效顯著提升。
七、提升多元解紛水平,服務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建設
推動仲裁與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對接,形成多元法律服務合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法律服務需求。引進12家公益性社會調解組織入駐多元法律服務中心,建成ADR在線調解系統,營造辦事方便營商環境。截至11月底,共調解糾紛16469件,努力實現案結事了和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建立仲裁確認制度,提高糾紛解決效率,降低糾紛解決成本。成立旅游投訴糾紛仲裁中心,制定《旅游糾紛快速仲裁規則》,提升旅游投訴糾紛解決質效,服務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建設。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仲裁工作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仲裁社會認知度不高,服務中心大局的能力不強,服務更高水平開放的本領不足,仲裁案件質效有待進一步提升等。
新的一年,青島仲裁辦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更好服務全市人民,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