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市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年度重點任務和市辦實事全面完成,去年“三民活動”中市民提出的108條意見建議全部辦結。現將一年來的重點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聚力項目攻堅,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
(一)公路建設取得顯著進展。雙向8車道的青蘭高速(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完工通車,明董高速、G204大沽河橋梁項目年內主線建成通車,省道311黃張路(膠州黃島界至芝鐵線段)改建工程、李村河互通立交G匝道拓寬改造工程、20個普通國省道大中修項目(約310公里)通車。青蘭高速(河套至黃島段)改擴建、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青新高速城陽北收費站擁堵治理工程、青銀高速增設唐山路出入口等項目開工建設。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日界段)改擴建工程、中心城區北部快速通道等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連接膠州與西海岸的兩座跨洋河橋等項目加快推進,力爭年內開工。新改建農村公路154公里、養護681公里、危橋改造13座。
(二)港口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國率先以“戰略留白”方式推進港口總體規劃修訂,總規修訂取得關鍵進展。協調推動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等三個重點項目列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保障項目正常推進。前灣港區泛亞碼頭工程、董家口港區振華原油庫工程等12個項目竣工驗收,新增年通過能力549萬噸、72.4萬TEU。齊魯富海原油庫工程力爭年內完工,董家口港區港投萬邦礦石碼頭、北三突堤糧食筒倉三期工程等在建項目加快推進。
(三)鐵路樞紐建設全面提速。萊榮高鐵完成工程建設,已具備開通運營條件;濰煙高鐵已經完成全線鋪軌,年內具備靜態驗收條件。濰宿高鐵青島連接線可研獲批,力爭盡早開工建設。董家口至瓦日(兗石)鐵路聯絡線完成可研復審。協調推動紅島站完成全部收尾工程,7月1日開通運營。
(四)航空樞紐建設穩步推進。協調推進膠東國際機場二期前期工作。研究支持青島高空管制中心的政策措施,跟蹤推進項目立項。印發《青島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建設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無人機海洋綜合應用、智慧城市服務、物流運輸服務等三大應用場景。
二、突出服務質效,著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一)優化公共交通服務。結合市民需求、擁堵治理和新建道路等情況,通過長線截短、變更路徑等形式調整公交線路72條,降低了線網重復系數,提高了運行效率。調整公交站點,縮短了公交與地鐵換乘距離,促進兩網緊密融合、高效銜接。開通了越秀、紅島灣等片區微循環線路,方便周邊區域市民出行。李村商圈等夜經濟聚集區周邊的32條公交線路實施季節性延時,為夜經濟發展提供出行保障。地鐵13號線二期北段順利開通,海信橋、西鎮、觀象山地鐵站投入運營,補齊了線網運行的關鍵拼圖。唐山路公交換乘樞紐項目完成竣工驗收,瑞昌路公交停車場項目開工建設,擬增加公交車停車位425個。更新300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使用。
(二)豐富多元出行服務。鐵路方面,加密開行青島往返濟南的高鐵及動車組列車10對、總數達80余對、最短發車間隔6分鐘,其中運行時間1.5小時左右的大站標桿列車15對。民航方面,推動國內客運航線恢復至203條、國際(地區)20條,前10個月完成旅客吞吐量1809.6萬人次、同比增長110%。道路客運方面,開通平度-青醫附院等6條“就醫直通車”、青島-沂水等4條定制客運線路(總數達36條)、全市首條機場至景區(藏馬山)旅游專線。建成啟用巡游出租車95128電召平臺,注冊巡游車超過2000輛,為老年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約車服務。水路運輸方面,積極推進“青島奧帆中心-棧橋(折返)”海上旅游客運精品航線試點,推動實現國際郵輪運輸全面復航。
(三)強化綠色智慧服務。全面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轉型,交通運輸一體化應用平臺建成啟用,交通基礎設施及載運工具基本實現數字化。推進多種支付方式應用,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一卡通”。深化ETC智慧停車城市試點,新增ETC停車場50個、總數超200個,市內主要景區周邊實現路側停車ETC收費、覆蓋車位5萬個。全市71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部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港口大宗干散貨、油品清潔運輸占比分別達86.3%、92.8%,全國首艘新能源拖輪投入使用,港口船舶岸電使用實現常態化。公路大中修項目舊料回收率達95%、再利用率達85%。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達95%。
(四)提升政務便民服務。持續提升11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效率,服務窗口延伸至50處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站,為全市20余萬輛客貨營運車輛提供一站式年審服務,審批窗口線下業務減少近一半。全市135家駕校全面推行“先培后付、計時支付”模式,退費投訴同比下降95%。推進政務服務集成化審批模式改革,港口經營許可審批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道路貨運審批由3-7天壓縮至1天,12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辦結率、成功率全省第一。15項市級港航行政權力事項委托下放西海岸新區。推出“移動式案件辦理”模式,覆蓋14對高速公路服務區、71個收費站。
三、錨定產業強鏈,促進現代物流循環高效
(一)強樞紐、拓通道,物流網絡日益完善。港口新增沿黃流域內陸港7個、海鐵聯運線路4條、國際集裝箱航線10條,總數分別達39個、74條、223條;1-10月,完成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5.79億噸、2389萬標準箱,均居全國第四位。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187.8萬標準箱,保持全國沿海港口首位;1-10月,機場新增至多倫多、紐約、法蘭克福的國際全貨機航線3條,總數達11條,完成貨郵吞吐量21萬噸、同比增長14.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1.5%;1-10月,上合多式聯運中心新增中歐班列線路1條,國際國內線路總數達31條,通達“一帶一路”、上合組織23個國家、54個城市。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775列,位居全省首位。
(二)引進來、走出去,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推動中國物流集團與我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央地合作園、中儲數字倉庫等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發揮平臺、協會作用,先后赴北京、上海、武漢等地開展招商推介,與百余家企業深入洽談,成功招引阿爾特汽車、迅蟻無人機物流、山東海運等項目簽約落地。青島綜合立體交通產業示范園項目開工,首座功能樓主體封頂。山東高速上合經貿產業園等12個現代物流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
(三)強政策、優服務,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出臺交通運輸“穩中向好、進中提質”55條政策措施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改革事項清單50條,落實航運、航空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兌現客貨運航線補貼。落實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政策,助力800余家中小企業融資30億元。規范網絡貨運新業態發展,通過44家網絡貨運平臺整合社會車輛30萬輛,運單規模突破180萬單。協調發放出租汽車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減輕出租汽車企業經營壓力。開展國家A級物流企業評估,總數達110家。1-9月,全市實現物流業增加值1223.6億元、同比增長3.6%。
一年來,交通運輸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但我們清醒認識到,在優化提升交通服務品質方面還有大量工作可做。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真抓實干、攻堅突破,扎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全力改善市民出行環境,當好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開路先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