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錨定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目標定位,堅持“三三六三”的工作思路,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爭先”的精氣神,推動各項工作取得良好開局。上半年共取得“爭先進、創典型、樹標桿”成果181項。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省級農業產業園、省鄉村振興督查激勵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先后承辦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全國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專題演示展示會、中國預制菜產業大會、中國國際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中國獸醫大會、全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現場推進會等重大活動。在全省鄉村振興工作綜合考核中,我市位居全省16個地市第一名。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扛牢“國之大者”,穩產保供能力持續增強。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21.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建設7個萬畝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打造“五良”融合的綠色增糧“青島場景”,帶動全市夏糧生產面積348.7萬畝、同比增長1.8%,畝均單產420公斤、同比增長2%,小麥總產146.5萬噸、同比增長3.8%,良種覆蓋率達到99%,呈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品種優“三增一優”的特點,經省農業農村廳專家組實打測產,平度市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核心基地小麥畝產達到837.2公斤,再次刷新青島市小麥單產最高紀錄。趙豪志市長對我們這一做法作出肯定性批示。堅持“穩豬、擴牛、增羊、壯禽、強奶、培新”,持續抓好蔬菜、果品等生產調度和指導,上半年肉蛋奶總產量49.52萬噸,蔬菜總產量195.1萬噸,同比增長2.9%。實施品牌農業戰略,“青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連續4年入圍全國十強。加大地產農產品質量監測力度,累計開展各類質量檢測18.15萬批次,地產農產品檢測合格率99.74%,畜產品檢測合格率100%。成功創建非洲豬瘟、布病國家級無疫小區各1個,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人獸共患病防控經驗在《農村情況》刊發并得到馬有祥副部長肯定批示。相關農業執法經驗做法,入選全國推進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精選范例,在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上進行典型交流。種子執法案例被省農業農村廳評為全省種子領域唯一農業行政執法典型案例。通過齊抓共管,有力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
(二)突出項目帶動,鄉村產業發展持續提質。加快推動全市農業農村領域58個過億元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51.57億元、同比增長8.53%。優選26家農業“金花”和15家“鏈主”企業重點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55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020家,營業收入982.45億元,同比增長9.2%。1-6月份,全市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655.5億元,同比增長21.2%;全市農產品出口209.3億元,進口44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8%和28.7%。全市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3%,與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創新實施種業強農、數字強農“雙強行動”,爭取市級資金4500萬,在全國率先創設“撥改投”種子金。高起點建成青農大數據中心,實現“一圖知家底、一網管全市”。創建1個全國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成功爭取第二十屆農交會在我市舉辦。
(三)堅持“點片面”統籌,和美鄉村建設持續升級。堅持“點片面”并聯,加快鄉村建設和鄉村更新。點上,54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58億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片上,在全面完成2022年項目建設進度的基礎上,加強2023年項目謀劃建設,目前已開工81個,總投資14.9億元,帶動10個市級示范片區,36個區(市)級片區,全面起勢。陸治原書記代表青島就示范片區建設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并對示范片區工作再次做出專門批示。面上,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全面展開,累計發動群眾102萬人次,“三線”整治1.8萬處,打造“微景觀”等節點1.2萬處,人大常委會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滿意度測評全票通過。
(四)聚力活權賦能,農村各項改革持續深化。新爭取省級以上改革試點2個,目前,10個國家級、5個省級改革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493萬。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培育市級以上示范農民合作社576家、示范家庭農場413家。構建從市到村四級互聯互通、有機銜接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全市累計交易額突破90億元。正在積極爭取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試點。在2023年已開展17項保險的基礎上,又開展市級玉米收入保險、花生“保險+期貨”等5項試點工作。強化創新驅動,在全國率先推出“碳惠保”,探索出“低碳+金融”的畜牧業綠色發展新模式。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4個蘋果實生矮化砧木實現轉讓收入506萬元。今年上半年,圍繞農村改革工作先后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在省級以上推介典型案例3個。“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獲評青島市2022年度十大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平度市發展集體經濟做法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鄉村振興局簡報》上刊發推廣并獲得陳平副省長批示肯定。
(五)聚焦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發放2022年秋季、2023年春季“雨露計劃”1127人次、169.05萬元,繼續實施防返貧綜合保險,1.5萬脫貧享受政策和監測幫扶人口脫貧成效持續提升。落實市級協作幫扶資金1.5億元,助力菏澤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市財政統籌東西部援助資金10.54億元已全部撥付到位。積極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對定西、隴南、菏澤開展社會幫扶,通過采購、捐贈等形式,共計落實物資總額折合4.55億元。對定西18名掛職干部進行輪換,先后選派209名專業技術人才赴定西、隴南掛職。累計引導37家企業赴協作地落地投產,實際到位資金3.24億元。打造“青定山海”勞務專列品牌,新增吸納脫貧人口958人來青就業。高水平舉辦2023年上合組織國家減貧與發展減貧論壇、上合組織國家扶貧培訓班,得到學員和國家、省鄉村振興局高度評價和認可。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近年來,化肥、尿素等農資成本一直處于上升區間,人工成本不同承擔提升,壓縮了農業利潤空間,總體上農業經濟上行面臨較大壓力。
(二)土地要素制約較大。涉農產業項目受到土地要素約束趨緊,部分涉農產業項目出現落地難的問題。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高質高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抓好糧食、“菜籃子”產品的穩產保供,確保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品種多樣。繼續抓好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行動,努力蹚出“五良”融合、綠色增糧的青島路徑。抓好大項目建設,統籌推進農業項目簽約、開工、建設、投產等全周期工作,加快推進今明兩年的80個過億元農業大項目。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久久為功,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帶動性強的領軍型農業龍頭企業。爭創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努力打造農業“十百千”全產業鏈。抓好“雙強”行動,加快建設國際種都核心區,高起點打造省級智慧農業試驗區。全力辦好第四季度在青召開的“第20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博覽會”。
(二)聚焦宜居宜業,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堅持以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總領,“點片面”協同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打造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高質量建設10個市級、帶動36個區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探索鄉村振興青島路徑。繼續深入開展“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動,采取觀摩評比、打分排名、暗訪通報等賽馬機制,擰緊螺絲促落實,努力讓農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好環境。
(三)聚焦富裕富足,加快推進農民生活品質化。高水平建設省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確保1.5萬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深化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依法依規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持續激發鄉村振興動力。大力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不斷拓寬農民和集體增收渠道。繼續實施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增收行動和鄉村資源共享行動,抓好20個鎮街20個抱團發展項目建設,助力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加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質,引導金融資本下鄉,為鄉村振興帶來更多的“源頭活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