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實施“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牢樹政治機關、服務機關、經濟部門、民生部門職能定位,在深化審批改革上強攻堅,在提升服務效能上勇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當先鋒。截至11月底,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共接待群眾468.2萬人次,政務服務事項辦件量6570余萬件,其中網上辦件量4730余萬件;全市辦理企業登記注冊業務66.31萬件,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率90.38%,全省第一;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項目1940個;公共資源進場交易量8001宗。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是改革的產物,改革是工作的生命線。一年來,聚力“高效辦成一件事”,積極爭取國家層面試點6項,省級層面試點19項,企業開辦更加便利、項目建設加力提速、交易成本持續降低。
聚力“企業開辦”一件事,強化工作協同,再造審批流程,打通人社、醫保、稅務等六部門業務,實現企業登記注冊“一口申請,六步聯辦”。在全省率先推出61個證照聯辦套餐、“個轉企”直接變更登記、企業“住所預備案”等改革,材料、環節壓減50%以上。推行“一照多址”“跨區遷移”改革,企業跨區經營更加便利。聚力“項目建設”一件事,上緊“發條”,開足“馬力”,搶時間,追進度,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統籌市區兩級力量,組建“金牌團隊”,為重點項目提供“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線服務、一項一策、一體推進、一幫到底”的全鏈條保姆式服務,累計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1200余個,有力促進重慶路高架、第二海底隧道、地鐵三期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全面推行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定制化聯合驗收等改革,社會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40個工作日以內,為1352個項目實施聯合驗收,驗收時限平均壓減至12個工作日以內,工業項目基本實現“竣工即投產”。聚力“降低交易成本”一件事,積極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照通投”改革,交易主體通過電子營業執照可全流程在線參與投標,從根本上解決了CA證書跨區域互認難題。打通市政、交通、水利等16個領域,建成招投標通用系統,實現進場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年均可為交易主體節省交易費用7000余萬元。全面推行電子保函,對政府投資項目差異化減免保證金,年均釋放流動資金近70億元,有效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是全市最大的政務服務窗口單位,服務是最純的底色。一年來,緊盯企業群眾需求,堅持線上線下協同聯動,拓展增值服務內容,推動一批便民利企高頻事項,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政務服務效能實現新突破。
強化數字賦能,全面建成智慧審批平臺,15個領域、44個場景、近200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流程電子化辦理,提供“材料免提交”“表單免填寫”“公章在線蓋”“智能輔助查”等辦事新體驗,申請人一次申報通過率提升25%以上,相關做法入選國務院辦公廳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案例。為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事,集聚各類服務資源,上線全省首個“政務服務地圖”,實現3000余個便民服務場所、2萬余個事項及流程等“一圖通查”。加快推進基層政務服務場所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137個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全面實現提質升級。針對部分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行動不便,和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從“身邊小事”入手,依托基層組織力量,以社區為單位精準摸排辦事需求,試點定制化上門服務,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米”。為滿足企業群眾差異化辦事需求,在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場所推廣延時、錯峰服務,試點周六預約服務,累計服務11萬余次,解決“工作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難題。持續放大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大為工作室平臺作用,大力弘揚“心系群眾辦實事,守正創新求發展”的“大為精神”,強化“有解思維”,建立疑難業務定制服務機制,累計接待企業群眾1200余人次,定制解決方案110余個,便民利企服務的精準性和專業化全面提升。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是全市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優化營商環境是工作的總牽引。一年來,錨定一流目標,堅持對標對表,深挖問題短板,強化政策供給,營商環境在全國第一方陣持續進位爭先。
建立健全問題發現解決機制,在青島市民中心開設“市民會客廳”意見受理專區,發揮各級便民服務場所“觸角”作用,強化“好差評”“辦不成事”窗口和“12345”“青訴即辦”等平臺聯動、業務協同。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2萬余份,對收集的意見建議進行大數據分析,靶向定位突出問題,逐一轉辦落實。打造常態化政企溝通交流平臺“矩陣”,在重點功能區、商協會、產業園區等搭建8處“營商環境會客廳”,開展交流活動150余次,參與企業2100余家,收集吸納意見建議1400余條。充實優化營商環境專家委員會、媒體觀察員、體驗官“三支隊伍”,實現10個區市、24條重點產業鏈和各組織類型“三個全覆蓋”,配套建立“一對一”服務機制和意見建議閉環辦理機制,積極引導“三支隊伍”當好企業訴求“調研員”、建言獻策“參謀員”、營商環境“宣傳員”,凝聚優化營商環境合力。堅持企業視角,站穩企業立場,牽頭制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52條,擬于近期發布。發揮典型引路作用,面向全市發布22個“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政務服務”典型案例。多渠道、多平臺、多形式開展便民利企政策解讀700余場次,讓企業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持續放大助企政策效應。今年以來,先后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現場會、全國政務服務論壇等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在2022年“三民”活動中,我們收到的市民問題及意見建議15條,已全部按期辦理回復,“簡化辦企開店手續”“實現招投標全程網絡化”等好建議均吸收落實,并納入2023年工作部署,取得良好成效。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感受群眾辦事體驗最真切,服務經營主體發展最直接,身處營商環境建設最前線。市民中心日均接待辦事群眾8000余人次,我們深知,服務無止境,滿意無終點:服務意識還不夠主動,服務方式還不夠精細,服務流程還不夠優化。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勇挑改革重擔、擦亮服務底色、爭當政務先鋒,持續錨定一流營商環境目標,用足用好“繡花”功夫,用心用情高效辦好服務群眾辦事、服務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降低交易成本四個“一件事”,深入實施數字賦能、審管協同、“揭榜掛帥”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錘煉一流作風、鍛造一流隊伍、鑄就一流事業,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