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隨著直播熱潮異軍突起,催生了“網絡直播經濟”新時代,搭乘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電商平臺為促進農村產業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幫助鄉村建立網絡營銷的商業模式,有利于長期促進農業發展,推廣農產品品牌,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任務,為電商助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引導。2023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持續用力。開展鄉村振興發展行動,持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為打造鄉村人才振興的政策優勢,青島制定了《青島市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全面啟動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等十大工程,積極助力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并先后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20條、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15條等綜合性政策文件,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我市目前累計培育農產品品牌2.2萬余個,新“三品一標”農產品935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58個,新增數量連續3年居全省首位。除了膠州大白菜,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平度大花生、馬連莊甜瓜、嶗山茶等地理標志農產品名氣較高,尚有一些農產品還未在山東省外打出品牌。農產品種植具有明顯的地域和季節特征,銷售分散,流通環節多,物流、儲存成本高,借助于電商直播模式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減少信息傳播節點,降低農產品銷售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效打響青島農產品品牌。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才振興。人才是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人氣旺也是鄉村繁榮興旺的標志。但近年來,農村電商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凸顯。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對未來農產品上行電商人才需求作出預估:“2025年缺口為350萬人”。截至目前,青島尚未有針對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引進和培育的有針對性的政策,農村電商仍存在著直播人才短缺、主播專業技能欠缺、直播平臺設施不完善、直播內容質量低劣等問題。需要多方發力,培育,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引進專業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提高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為青島市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二、存在問題
(一)我市農村電商直播人才缺口大,優秀人才引進難。我市部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緩慢,農村地處偏僻鄉村,人才引進困難。大部分青島高校畢業的電商專業人才,第一選擇并非投身于基層農村。而本地農民知識薄弱,培養優秀的農產品電商主播并非易事,培養和引進高素質、專業化的直播人才是目前農村電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我市現有電商直播內容質量不高。在以“流量為王”“內容為王”的網絡經濟新時代,優質的直播內容是電商破題的關鍵。但縱觀青島農產品電商直播市場,由于受到創業者技術和能力等方面局限,農村主播對農產品宣傳、品牌打造、團隊運營、流量維護、銷售產品等方面都存在知識盲區,專業技能欠缺。在農產品電商直播過程中展示形式單一、內容同質化。一些農戶為了滿足大眾獵奇心理,直播 “土味視頻”,部分內容低俗化,甚至有 “賣慘式”營銷、“咆哮式賣貨”的直播方式,在社會中產生了不良影響,并不利于青島農產品品牌的有效傳播。
(三)我市尚未形成針對性的農產品直播培訓體系。我市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相對完善,5G基站、光纖寬帶、物聯網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已經覆蓋縣、鄉、村三級。但部分農村地區仍然相對落后,直播電商的發展或剛剛起步或后繼乏力,從縣到鄉到村的系統化直播基地和通路尚未搭建完善,也沒有成熟配套的主播培訓體系,整個直播產業鏈尚未成熟。
三、有關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具有針對性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育政策。農村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是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頂層設計,建立高效適用的人才培養體系。應進一步強化針對性的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例如,浙江溫州制定《關于實施千名農播培育計劃推進電商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意見》,提出“加強農村直播電商培訓項目和市場需求有效銜接,支持抖音等直播平臺以及MCN機構聯合本地高校組織開展農播電商培訓,支持農業企業委托專業機構定向培育一批主播和運營人員。支持面向大學生群體開展農播電商定向培訓,鼓勵大學生從事農播電商創業就業。”
我市可借鑒相關經驗,對在我市農村設立直播基地或電商公司的企業,給予啟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獎勵;給予新創辦的助農直播電商企業辦公及倉儲租金補貼;對助農直播帶貨銷售量或單品銷售量達到一定數額的企業或主播,給予一次性相應獎勵;對獲省級、國家級認定的助農直播電商示范企業給予相應的獎金獎勵。
政府應該加大直播電商人才引進力度,積極鼓勵、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到縣域從事農產品電商直播工作,為電商發展注入年輕“血液”。對回青創業的鄉村直播電商人才,給予創業補貼、創業項目評審資助和創業擔保貸款等一系列創業優惠政策。設立“綠色通道”,為縣域電商創業、就業人才提供創業就業輔導、政策咨詢和集中辦理證件等服務。
(二)“三位一體”多方聯動,培育更多直播“新農人”。現有的農村農產品電商直播者主要有流量主播、新農人、政府官員三種類型。流量主播擁有穩定的粉絲數量,可以在短時內獲得大量的成交量,但其高昂的直播間坑位費讓眾多農戶們難以承受,我市應大力扶持農村公益直播,鼓勵流量主播、青島網紅深入農村,宣傳青島品牌農產品。“官員直播”優勢在于身份背書讓農產品的宣傳更有說服力,應鼓勵鄉鎮基層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電商培訓,了解當前電商發展趨勢與運作模式,學習電商知識,加入直播團隊。
政府可通過與學校、企業“三位一體”聯合培養,政府出資,學校出人,企業出資源,共同構建直播人才孵化培育基地,為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提供實訓崗位,鼓勵大學生深入農村進行直播實戰,與當地農戶合作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農產品,配套培育專項業務的大學生項目團隊。
直播人才孵化培育基地需重點培育更多農村本地的新農人直播者。例如,山西平順啟動電商直播“新農人”培育計劃,通過系統的策劃運營和傳媒賦能,專業的培訓師資力量結合為地方村(鄉鎮)打造自身獨屬的“產業發展典型帶頭人IP”,讓本土人代表本土,帶頭人IP做主引加以“培訓+認證+實操”三位一體,實現打造形成具有縣域特色“文化+產品”的直播電商矩陣和內容文化陣地,落實拉動當地產業年度銷售額的助農銷售目標。河南信陽,廣西武宣、山安徽合肥、浙江溫州、浙江金華,山西等地也均已經開展主播培訓,篩選并簽約優秀農民主播。
我市可借鑒相關經驗,提高農民直播的知識和直播創業技能,從根本上紓解農村直播創業困境和活力不足的問題,培養更多農民創業者成為優秀的直播人才。?
(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構建多元農村直播培訓途徑。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鄉村MCN機構(網紅孵化運營機構)建設,政府給予房租減免、辦公設施免費、無息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優秀電商企業向農村聚集,帶動并孵化直播人才。圍繞“電商直播 + 農產品特色產業”“電商直播 + 鄉村振興”,重點側重孵化培訓、創業扶持、就業引薦、品牌打造、引流服務等項目的人才培育。?
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整合優質資源對農村直播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依托縣級、村級直播電商培訓基地,為直播電商專業建設提供師資培訓和實訓基地。支持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補貼性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展直播電商相關專業職業技能培訓。重點高校充分發揮科技教育資源優勢,整合智力和人才資源,由專業的教師組建以大學生為主力軍的電商助農團隊,利用短視頻等手段,幫助農戶進行基礎的電商直播培訓。讓農村直播人員充分了解國家及當地電商發展的優惠政策,并引導其規劃科學的實施方案、活動策劃、營銷方式、品牌推廣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