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大數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機構改革為契機,以“打頭陣、當先鋒”目標為動力,錨定數字中國、數字強省戰略部署,全面深化數字青島2.0工程,數字化轉型各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位列《中國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百強排名》第9位,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總體指數被國務院評為“非常高”,數字政府發展水平位列全國333個城市第一梯隊。
一、上半年工作推進情況
(一)聚焦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強化數字青島統籌
一是加大數字青島統籌力度。高標準編制《數字青島2024年行動方案》。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2024年第一次數字青島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高規格推動58項任務落地落實。加強對各領域、各區(市)數字化轉型的指導,印發《2024年青島市數字化轉型專項工作方案》。發布《2024年數字青島開放場景清單》,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數字青島建設。
二是統籌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出臺《關于加強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統籌的實施方案》,規范政務信息化項目統籌建設各項工作流程,統一工作標準,明確14個市級項目由市大數據中心負責統建。
(二)聚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一是加快推進數據產業化。組織召開2024年青島市數據要素供需對接會和公共數據運營大會。制定《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財政資金政策實施細則》。數據要素產業園引育數據商和第三方服務機構80家;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和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累計交易額超9200萬元。
二是加快推進行業數據資源化。工業數據方面,卡奧斯平臺匯聚工業數據26PB,檸檬豆平臺匯聚工業數據320億條。“橡鏈云”平臺匯聚橡膠行業數據1.1萬億條,占行業總量的30%以上。海洋數據方面,依托海洋國家實驗室等平臺優勢,匯聚全球48億條高質量海洋數據,總量超過50PB,占全國的比重約為25%。
三是加快推進數據資產化。印發《青島市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積極探索數據資產盤活模式和財政增收路徑。依托青島市數據資產登記評價中心,累計發展數據資產合規審查機構13家;推動12家企業完成數據入表,69家企業啟動入表工作,青島北岸集團、真情巴士集團憑借“數據資產”已獲得銀行貸款900萬元。
四是深化公共數據運營試點。融合匯聚高質量公共數據總量3179.85TB、2202億條,可共享數據集13903個。2024年以來數據資源調用921.61億次,累計支撐“高效辦成一件事”等182個部門246個系統的用數需求。共形成醫療健康、金融服務、交通運輸、養老服務、鄉村振興、海洋發展等領域25個場景。
(三)聚焦服務效能改革,縱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一是持續深化“全市一個數字機關”。印發《2024年青島市數字機關高質量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全市一個數字機關”標準規范體系,編制完善《“山東通”業務系統接入規范》等20余項政策規范。推動市區兩級453個業務應用接入“山東通”,數量居全省首位。
二是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持續開展全市自建網上辦事入口遷移整合,組織各級各部門的189個自建APP、小程序遷入“愛山東”平臺,累計上線便民服務應用279個,政務服務應用1759個。實現各渠道事項統一申報、同標準辦理,完成260個事項“上中臺”。加快推進“五端融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
三是持續強化云腦賦能水平。共接入全市501項應用場景。優化升級領導駕駛艙,上線新版本書記專區,迭代升級工業運行專題,累計建設34個專題。完善重大活動應用保障體系,聯合相關部門打造城市云腦重大活動保障應用。
四是探索大模型政務領域應用。完成百度、清華智譜等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探索建設“青島金宏大模型實驗室”,創新打造“數字公務”助手。構建“瀚海星云”1個基礎大模型賦能N個科學計算應用格局。
五是持續打造“無證明城市”青島典范。印發《2024年“無證明城市”高質量提升工作方案》。持續推動電子證照制發應用,健康證、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制發應用量居全省首位。持續拓展“魯通碼”應用,推出“魯通碼”“一元通乘”活動。
(四)聚焦治理服務改革,扎實推進數字社會建設
一是夯實“雙12”為民服務品牌。連續4年“雙12”改革事項,持續推進推動政務服務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其中,“全市一家醫院”在全省率先實現579余家醫療機構320個項目醫學檢查檢驗結果跨市域、跨基層、跨民營互認共享,累計互認89.41萬項次。
二是深化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未來街區+智慧社區+數字家庭”融合發展,累計建成超過400個智慧社區。依托全市步行街開展街區、社區一體化發展示范,推動省級試點智慧商圈加快智慧化布局和應用。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在全國數據工作會議上被國家數據局表揚。
(五)聚焦建設模式改革,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統籌推動算力基礎設施提質增量。統籌49個數據中心規劃布局,打造智算、超算和通用計算資源統一管理的全市“算力一張網”。啟動建設公共數據賦能大模型訓練基地,充分激活公共數據價值,加快政務領域大模型落地,打造基礎設施齊全、應用生態聚焦的算力新生態。
二是統籌構建政務領域“空天地網”感知大格局。加強智慧低空、視頻AI、城市感知平臺匯聚融通。圍繞違建巡查、審批督查重大活動保障等累計開展無人機飛行4300余架次;匯聚全市近30萬路視頻,部署應急管理、城市治理等410余種視頻AI算法;接入各領域感知設備18萬余個,場景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政務領域“空天地網”感知大格局初步形成。
二、存在問題
一是“一盤棋”格局仍需強化。不同區域和領域間數字化轉型程度差距較大,市、區(市)兩級信息化項目統建統管工作仍需持續推進。
二是數據要素市場活躍度不高。市場主體參與數據要素市場的意識不強,場景開發集中在金融、醫療等少數領域,數據創新引擎在更多領域的作用不夠突出。
三是算力資源統籌水平不高。不同算力中心之間的硬件、軟件及網絡環境存在差異,難以實現高效的任務調度和數據共享,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進數字青島規劃落地。印發《青島市第二批全區域全領域數字化轉型方案》。持續發布2024年數字青島開放場景清單,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加強市、區(市)兩級項目統籌力度,明確區級項目提級審查的具體實施路徑。
(二)加快推進數據產業化發展。拓展各領域應用場景,打造特色數據產品。開展“數據要素×”大賽和專項行動,促進數據賦能實體經濟。增強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和海洋數據交易平臺能級。深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試點。
(三)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按照國家和省上確定的數字經濟統計和監測評價體系,跟蹤分析數字經濟運行情況,摸清數字經濟底數和發展態勢,推動政策持續優化和落地見效。
(四)加快推進數字政府提質升級。實施“城市云腦2.0”工程,開展大模型應用試點。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迭代更新服務場景。持續拓展“魯通碼”應用,推出更多“免證辦”事項和“一碼通城”場景,探索推進“一物一碼”“一事一碼”。
(五)加快推進數字社會能級提升。深入推進“雙12”改革事項建設,力爭“賦能人才發展一件事”“護理服務一件事”“全市一家養老院”“文化一張網”等實現新突破。開展新型智慧城市“一五十百千萬”工程,爭創全省首批五星級標桿新型智慧城市。
(六)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完善。深化政務領域“空天地網”的城市感知大格局。深化數據安全新技術的探索研究,積極應對新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