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錨定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目標定位,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制度,真抓實干、開拓進取,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
一、穩產保供能力持續提升。一是抓好糧食生產。深化“五良”融合,實施小麥制種保險,全面推行小麥完全成本保險,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4.71億元,小麥穗期實施“一噴三防”400萬畝次,通過機收減損增收小麥1萬噸以上,預計上半年全市小麥總產量155萬噸。二是抓好“菜籃子”生產。統籌推進蔬菜、果品、茶葉、花卉、食用菌和中藥材發展,建立14家生豬產能調控基地,預計上半年全市蔬菜總產量200萬噸左右,肉蛋奶產量超過50萬噸。三是建好高標準農田。創新開展高標準農田“一張圖”繪制工作,推進項目庫建設,修訂完善管護辦法,上半年開工建設改造高標準農田10萬畝。
二、鄉村產業持續提質增效。一是強化項目帶動。梳理全市農業農村領域社會投資類大項目32個,一線督導、現場推進,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1-5月,全市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4.8%。二是強化產業鏈驅動。高標準建設農業產業園區,推動葡萄、食用菌、馬鈴薯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10個園區、8個主導產業產值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占比從去年的10%提升至17%。三是強化“雙強”促動。深入推進種業強農、智慧強農,成功招引國內生物育種龍頭“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部項目,全市在建過億元種業項目達到8個。青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實現拓能增效,建立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織密“一圖速覽、一屏統管、一鍵直達”終端末梢。
三、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推進。一是精細化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出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工作方案,年內建設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截至目前已開工67個,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二是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梯次建設6個省級、10個市級、36個區(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今年以來舉辦重大節慶活動48場次,接待考察、研學550多批次。三是久久為功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改進優化抽查評估方案,實現評價體系精簡、上下聯動提效、基層減負有效落實。在全市開展清潔鄉村行動,村容村貌持續向干凈整潔、規范有序轉變。
四、農村各項改革穩步推進。一是聚力集成性改革。以14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改革試點為支撐,實施村莊集成試點,創建18個集成改革試點示范村。二是聚力系統性改革。以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試點為突破口,加快農村產權交易系統迭代升級,上半年全市農村產權流轉新增交易額16.32億元。三是聚力聯動性改革。扎實推進兩個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布局建設20個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推進全環節作業托管,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接軌。
五、有效銜接不斷鞏固拓展。一是深化監測幫扶。加強動態監測,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分層分類開展針對性幫扶,發放幫扶物資26.8噸,新增“齊魯富民貸”貸款余額16.9億元。二是深化項目建設。實施131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項目,已開工71個,開展幫扶項目資產管理核查,存量幫扶資產確權到村。三是深化支援協作。保持定西、隴南39名掛職干部規模,選派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9名,采取“務工專列”等方式,開展“消費促增收”系列活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