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市統計工作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統計現代化改革,強化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統計保障。
一、聚焦“國之大者”,深入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1.精心組織普查登記。按照國家普查要求,做好普查宣傳和入戶登記工作,組織開展“蹲點式”包干包聯督導,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
2.嚴格數據審核驗收。強化普查員、鎮街、區市和市級“四級聯審”全覆蓋。組織實施普查登記數據質量抽查和集中審核,高質量完成數據驗收、匯總和質量評估工作。
3.扎實做好投入產出調查。開展全市投入產出調查單位實地督導全覆蓋,完成調查單位正式登記填報、審核驗收、數據質量抽查等工作。
4.及時發布普查成果。以公報形式及時向社會發布我市五經普主要成果,多方式、多渠道發布普查結果。
二、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助力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5.深入開展經濟運行分析。突出過程分析研判,關注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按月度、季度、年度抓好分析研究,從行業結構、存量增量、區域發展等方面提出促進經濟平穩運行靶向措施建議。
6.強化預警預測分析研判。加強經濟數據宏觀趨勢、結構變化分析,結合全市經濟發展歷史數據,分析研判經濟發展趨勢,提出預警預測建議。
7.深化城市對比分析。圍繞促進城市發展能級進階升位,月度開展城市比較分析,服務全市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
三、強化核算龍頭引領,靶向助力經濟平穩增長
8.持續深化應用統一核算改革成果。聚焦重點行業、重點指標打開分析,深化“一月一表”“一區一策”“一業一計”,提出促進經濟穩增長建議。
9.突出抓好發展質量效益。優化區市統一核算方法,研究制定《2024年區市級GDP統一核算方案》,健全季度核算與收入法核算掛鉤機制,促進經濟運行質效雙提升。
10.拓展核算服務維度。優化民營經濟監測制度,開展新經濟、文化、旅游等產業增加值核算,改進功能區核算方法。
11.縱深推進高質量納統。持續完善高質量納統模式,強化納統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政策培育等聯動機制。完善“三庫”資源,核實納統評價機制,提高納統資源利用率。
四、深化投資統計監測,著力提升經濟增長引擎作用
12.完善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監測制度。探索監測范圍擴大到全行業項目,增加在建億元以上項目投資監測,強化竣工項目投產、達限監測,促進擴大有效投資。
13.深化重點領域投資監測。開展24條產業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投資監測。按季度開展全市重點功能區投資監測。全面梳理城市更新建設項目完成情況,充分反映三年攻堅行動投資成效。
14.抓實投資數據質量。對結轉在建的重大項目開展有效投資監督,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省、市級重點項目納統監督,對投資、房地產停緩建項目專項監督。
五、深化統計改革創新,努力提升統計服務效能
15.創新開展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統計監測。建立生產性服務業、專利密集型產業、專精特新工業等監測體系,開展新興產業統計監測,持續開展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派生產業監測分析,促進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創新建立青島市數字經濟統計監測制度。開展全行業全口徑數字經濟統計普查調查,摸清全市數字經濟底數。
16.創建功能區“一張圖、一套表、一報告”智慧監測模式。利用GIS系統劃清新興園區地理邊界“一張圖”,形成動態監測名錄庫,智能抓取匯總各行業主要指標數據“一張表”,自動分析生成經濟運行簡報“一報告”,高效反映新興產業集聚度和發展優勢。
17.創新建立系列監測制度體系。建立企業科技創新活力評價指標體系,實現對規上企業科技創新活力的全面科學評價。開展企業集團統計監測,適時反映企業集團資產、營收、利潤等核心經濟指標發展變化。建立青島市實有人口動態監測制度,動態掌握重點人群流動趨勢,獲取和測算城市實有人口總量,建立農業及相關產業核算制度,開展農業及相關產業核算。
六、加快數字化建設,科技賦能統計工作提質增效
18.拓展“智慧統計”平臺功能。申請立項建設“智慧統計”平臺功能拓展(三期)工程,高質量開發功能區智慧監測、統計數據智能核查核驗等7個子系統,豐富“智慧統計”平臺應用場景。
19.創建“數字檔案館”。實現歷史統計資料數字化轉換存儲和數據再開發功能,打造歷史統計資料“數字檔案館”。打造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全程網辦”,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
20.創新技術應用賦能普查調查。強化部門行政記錄共享利用,建立普查數據處理技術服務知識庫,在普查數據處理方面提供輔助支撐。
21.建立平臺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實現對“智慧統計”平臺用戶數量和活躍程度、數據資源訪問等精準分析,運用可視化、數據化形成評估平臺應用質效,輔助平臺運行管理。
七、夯實基層基礎,切實提高源頭工作質量
22.加大統計基層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基層統計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鞏固和加強基層統計力量,推進省、市級基層統計人才培育工程建設,進一步強化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打造“優秀統計驛站”品牌。
23.常態化開展數據質量實地核查。按季度督導形成專業、區市實地核查匯總表、評價表和企業清單,抓實核查問題整改,夯實源頭數據質量基礎。
24.提升部門統計管理質效。修訂地方部門綜合統計一套表制度。常態化開展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清查。完善部門統計規范化建設情況測評辦法,不斷促提部門統計規范化水平。
八、強化統計法治建設,持續優化統計生態
25.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26.扎實做好國家統計督察迎檢準備。對照首輪國家統計督察、省統計督察反饋問題舉一反三,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協同貫通“統計監督”,抓好提前預警監督,事后分析監督,專題研究監督與紀檢、審計、組織監督融合貫通。
27.嚴格統計執法檢查。做好2024年執法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突出抓好“五經普”執法檢查,發揮好執法監督的震懾作用。廣泛開展各種形式普法活動。
九、當好統計“數庫”“智庫”,深入開展調查分析研究
28.大興調查研究。深入貫徹“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圍繞經濟運行、質量效益、高質量納統、統計法治、基層基礎建設和五經普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實地調研。
29.深度挖掘五經普資料應用價值。建立和完善經濟普查相關數據庫,充分利用普查資料開展重大課題分析研究。緊扣新產業新動能培育壯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超前開展課題研究。
30.扎實做好重點領域統計調查工作。深化信息技術應用,高質量完成社會民生領域民意調查。開展1%人口抽樣調查。
十、加強黨的建設,堅定不移全面落實從嚴治黨
31.全面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強化理論武裝,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把握統計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
32.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黨建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局內控監督工作制度。深化機關作風建設,樹立統計良好形象。深入開展模范機關建設,做好精神文明創建和群團工作。
33.強化政務服務和統計宣傳。豐富統計對外宣傳形式。舉辦“統計開放日”活動。積極參加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訪談活動。
34.加強干部能力素質建設。實施年輕干部“苗圃計劃”。拓展“統計云課堂”新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統計干部綜合素養,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35.提升行政管理服務效能。堅決守好國家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急安全、信訪維穩、保密等一排底線,筑牢安全屏障。打造智慧統計平臺智能督查系統,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