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展望2025年工作之際,上合示范區的建設對于我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我提出關于建設上合示范區的建議如下。
一、強化貿易聯通機制建設
目前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潛力尚未充分釋放,我市應積極推動建設綜合性國際貿易平臺,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為上合國家的企業提供一站式貿易服務,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包括建立數字化貿易信息中心,整合各國的貿易政策、市場需求、商品信息等資源,打破信息壁壘,降低貿易成本。同時,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優化通關流程,實現快速驗放和高效監管,通過貿易便利化吸引更多的上合國家商品匯聚,使我市成為上合組織貿易的核心樞紐之一。
二、深化產業合作布局
政府要圍繞上合國家的優勢產業和我市的產業基礎,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例如,針對中亞國家豐富的能源資源,發展高端能源化工產業;結合俄羅斯的重工業優勢和我市制造業的技術能力,開展機械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的深度合作。政府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優化開放合作環境,加大對入園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優惠等,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在建設上合示范區的過程中需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市政府應積極推動本地金融機構與上合國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設立跨境金融服務中心。鼓勵開發適合上合組織貿易和投資特點的金融產品,如跨境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等,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上合示范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項目投資,保障建設資金的穩定供應。
四、注重人才培養與交流
建設上合示范區需要大量熟悉國際規則、精通外語、掌握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鼓勵市內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針對上合國家經貿合作的人才,并在科研人員中開展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另一方面,建立國際人才交流機制,積極引進上合國家的優秀人才來我市工作和交流。同時,舉辦各類國際經貿、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培訓活動和研討會,提升我市人才對上合組織相關業務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提升人文交流水平
文化交流是增進各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徑。我市應加大對上合國家文化的研究,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全力配合黨中央建設全球文明倡議踐行機制,建設上合文化展示中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節、藝術展覽等活動。加強教育領域的合作,推動學生交換項目、聯合辦學等,增進民間友誼。通過人文交流為上合示范區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民心相通,為經濟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綜上所述,我市在建設上合示范區的工作中,可以從貿易、產業、金融、人才和人文等多個維度發力,將上合示范區打造成我市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和國際合作的新樣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