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2021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超過1600億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占比約60%。隨著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預計2025年民用無人機應用市場將達5000億元,復合增速32.9%,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占比提升至80%,約4000億元。無人機物流將占據部分比重。
在深圳,美團無人機配送已在5個商圈落地,完成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累計超10萬單。在上海,美團無人機首條常態化航線已經啟動,率先在咖啡店等高度重視配送效率的商戶中“試水”。美團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高度在120米以下,速度最快可達20m/s,用戶下單后最快15分鐘內送達,搭配特制的餐箱確保餐品不會因“空中配送”而撒漏。在蘇州,順豐無人機僅用5分鐘就從陽澄湖中央將剛剛捕撈的新鮮大閘蟹運送到岸邊,與傳統運輸模式所需的20-30分鐘相比,運輸效率提升近6倍。
一、無人機物流優勢與現狀
無人機物流配送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解決傳統物流配送中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目前關于外賣、快遞等物流輸送絕大部分采用人工輸送的方式,但外賣員等人工快遞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較高,而無人機輸送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式降低成本;外賣員等人工快遞在繁忙的道路上快速穿梭,且不時經歷雨天,安全事故概率高,而無人機輸送可以避開交通擁堵和惡劣天氣,降低人員傷亡率,提高配送安全性及效率;外賣員等人工快遞的服務范圍有限,一般只能覆蓋城市及其周邊地區,而無人機輸送可以覆蓋更廣泛的地區,包括偏遠地區和山區等。在最后一公里問題上,近期發生了多起外賣員與小區保安群體發生爭執進而產生刑事案件的情況,而無人機輸送按照規則執行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降低社會的安全管理成本。
二、現存問題
(一)空域管理限制。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需要遵守空域管理規定,包括飛行高度、速度、范圍等。然而,空域管理規定往往目前存在一些限制和約束,如審批流程繁瑣、飛行高度限制等,這給無人機物流運輸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二)技術待解決問題。無人機在物流運輸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的技術難題,包括定位精度、貨物裝載和卸載方式、飛行穩定性等。這些難題的存在限制了無人機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效果,影響了無人機物流運輸的發展。
(三)城市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無人機物流運輸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包括起降場地、維護保養設施、通信控制系統等。然而,目前青島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不足,不能滿足無人機物流運輸的發展需求。
(四)管理和監管問題。無人機物流運輸需要完善的管理和監管體系,包括飛行許可、安全標準、運營管理等方面。然而,目前青島地區的管理和監管體系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監管力度,包括飛行許可管理規范、安全標準的統一性、貨物裝載卸貨流程監管、無人機緊急情況應急機制等。
三、解決措施
(一)優化空域管理政策,簡化審批流程。青島本地有軍隊駐扎,空域的管理涉及到各個部門包括軍方的批準,易引發手續冗長等現象。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加速研究制定優化空域管理的政策,簡化審批流程,提高飛行高度和范圍等限制的靈活性。同時,還可以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服務模式,例如針對某一單項無人機物流進行空域優化和開放性測試。
(二)組織建立新技術研究試點,提供資金支持。無人機難點技術的進步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支持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無人機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同時,還可以通過開展試點項目和推廣應用等方式來逐步推進無人機的技術進步和應用,如在某一開展無人機物流運輸的試點項目和推廣應用等。
(三)完善基礎設施支持,支持新設施創新。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根據全市現有資源和新點布控的數據分析,研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建設更多的起降場地和維護保養設施。同時,還可以支持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基礎設施的研發和創新,提高基礎設施的水平和效率。
(四)完善監管政策,科技賦能監管技術。針對無人機物流時代的來臨,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可以從兩方面下手:一是加強管理和監管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和監管政策,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來負責無人機的管理和監管工作。包括規范飛行許可管理,對未經許可進行飛行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飛行安全。制定并實施統一的安全標準,對無人機的設計、生產、使用、維護等方面進行規范;健全應急處理機制,加強運營管理等。二是可以支持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管理和監管技術的研發和創新,科技賦能監管,提高管理和監管的水平和效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