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狀及問題
我市老舊小區眾多,建筑多為八九十年代建造的7層以下樓房,沒有安裝電梯。
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居民上下樓不便的問題愈發凸顯。不同區域加裝電梯進度差異較大,一些居民收益穩定、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小區安裝數量較多;而在有些區域,因面臨資金籌措困難,低樓層因采光、噪聲、占地、補償等原因不能實施安裝;還有因規劃設計及施工不符相關規定,安裝后出現建筑主體出現問題的事項發生。
二、有關建議
根據現狀及存在問題,建議從規劃立項、審批設計,征求居戶意見,到資金籌集、施工單位招標、施工、監理、竣工審核等相關各個環節,以街道為主要的政府機構全程參與、指導、公示監督,及時解決問題與矛盾,真正做到促進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居民資產保值升值。具體措施建議如下:
(一)規劃公示。街道及時溝通居民意向,解決低高樓層居民矛盾及低層補償問題,出臺地方政策性細化解決方案。相關部門應建立聯合審批機制,簡化加裝電梯的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縮短項目周期。
(二)資金籌集。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補貼力度,增加財政補貼,減輕居民經濟負擔;同時,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在資金籌集階段,應明確出資比例,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確定業主出資比例,也可探索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的政策,拓寬資金來源。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廣告投放權、電梯冠名權等方式,吸引企業投資,還可借鑒共享電梯模式,按使用次數付費,減輕居民一次性出資壓力。
(三)規劃設計。一是要進行現場勘察,專業團隊應充分勘察小區及樓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方案,考慮與周邊環境協調,減少對居民采光、通風等影響。二是要執行安全與無障礙設計,嚴格遵守相關標準,確保電梯質量和安全性能,同時,配備無障礙設施,方便老年人使用。
(四)施工管理。一是要嚴格篩選施工單位,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選擇有資質、經驗豐富、信譽良好的施工單位,保障工程質量。二是要加強施工監管,相關部門要加強施工現場監管,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督促施工單位文明施工,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五)后續維護管理。一是明確責任主體,明確電梯后續維護管理的責任主體,可由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或專業維保公司負責,明確電梯收益歸屬,確保電梯正常運行。二是建立維修基金,業主共同出資建立維修基金,用于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和大修理費用,保障電梯長期穩定運行。
(六)居民協調溝通。一是發揮社區作用,社區居委會應積極搭建溝通平臺,組織居民協商,充分聽取意見,協調各方利益,達成共識。二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渠道宣傳加裝電梯的意義、政策和流程,提高居民認知度和認同感,增強居民參與積極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