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校園食品安全現狀
近年來,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盡管各相關部門和學校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隱患。
(一)學校食堂現狀
學校食堂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面積偏小、布局不合理、衛生設施不完善等。例如,部分學校食堂的“三防”設施(防鼠、防蟲、防塵)不齊全,餐具消毒保潔措施不到位,留樣設施不足,食品采購未索證等。典型的如江西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員事發當日丟棄。后經證實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此次事件負主體責任,涉事企業負直接責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監管責任。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煮熟的鴨子還嘴硬。
(二)學校周邊餐飲店現狀
學校周邊的小餐館、小吃攤點等集中分布,這些餐飲店大多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從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普遍。部分餐館存在洗菜和洗餐具水池混用、無固定消毒設施、無保潔設施等問題。此外,許多餐飲店還存在生熟食品混放、采購食品不索證等情況。
二、問題原因分析
(一)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一些學校食堂面積偏小,運作超負荷。部分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的食堂設施陳舊,缺乏必要的改造資金。此外,一些學校食堂由社會餐飲公司承包,承包者不愿投資進行改造,導致安全隱患長期存在。
(二)利益驅動不顧法律法規
某些教育系統及學校食堂的負責人,利欲熏心,截留克扣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導致學生本應得到的營養餐食缺斤短兩,甚至是過期、劣質的食品。
(三)許可準入門檻低
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和食品攤點經營方式簡單、操作環節少、許可準入門檻低,成為低成本經營戶瞄準學生這一龐大消費群體的一種經營方式。這些經營人員普遍素質偏低,食品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三、意見建議
一是較大的學校的餐廳,應自有大廚房跟設備,有廚師、工作人員跟營養師烹煮。如果學校人數太少,不足以撐起廚師團隊,那就跟附近的學校合作。剩下連合作的學校都找不到的,可以向正規的與教育局、公安局、衛健委備案的餐飲公司訂餐,但是不管是自己煮還是向餐飲公司訂餐,餐點都是當天新鮮烹調,密封裝好,急送到學校。然后,學校里的校領導、老師與學生一起自己現場分裝給同學吃。因為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只是讓孩子可以吃到營養可口的餐食,更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場景。包括班級里每個人要排值日生,要分擔勞務輪流舀菜。飯后每個人把自己的餐具收拾干凈,這種分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培養。還要時常紀錄檢討,學生喜歡吃那些菜,不喜歡吃那些菜,營養要如何均衡,如何把學生不喜歡吃,但需要的營養,做成口感更好的餐點。
二是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食品安全監督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狀,明確校長是學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同時,建立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管理機制。
三是對于進入校園的餐飲企業,要政府主導,教育局及衛健委聯合,采取公開透明招標的形式選取,盡量選取國企背景的企業。因為校園食堂是最有利于資本全面掌握我們食物的途徑,工業化生產、運輸,以資本打入餐廳跟學校。如果不謹慎處理,很快會由少數幾家頭部大資本,全面壟斷、控制學生的三餐飲食。通過對我們下一代人的飲食習慣及食物的控制,進而影響整個民族的身體及智力素質。
四是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加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