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島市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履行“一個統抓、五大職能”,開拓創新,砥礪攻堅,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統抓協調全面依法治市。制發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法治政府建設年度計劃、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等制度文件,推進法治建設任務落實。推動農村宅基地審批、無證明城市建設等20件法治為民實事全部落地,1件獲評全省法治為民實事,1件入選全國市縣法治建設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出臺村級組織推進法治建設工作指引,以法治賦能基層治理、護航鄉村振興。青島市在法治山東建設評估中位列第一。
(二)提高政府立法質效。推動制定修訂種業促進條例、城鎮排水條例、品牌建設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5件,推動制定修改海上旅游運動船艇管理辦法、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8件,廢止政府規章7件,組織完成9件政府規章的立法后評估,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制度環境。
(三)提升合法性審查質效。審核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5件,備案審查部門及區(市)行政規范性文件64件,提出意見建議324條,相關做法獲評全省司法行政改革工作典型案例;審查市政府決策事項209件,提出意見建議1362條,涉及資金6100多億元;審查市政府重大合同60件次,提出意見建議470余條,涉及資金1300多億元;辦理重大石化項目建設等市政府重大法律事務92件次,保障政府依法決策,加快惠企惠民政策和項目落地實施。
(四)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全市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下降16.62%,努力解決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熱線聯動部級試點,通過行政執法監督信息匯集系統,分析數據14萬余條,推動整改問題400余個,著力整治“運動式”執法、“一刀切”執法等問題,全市行政執法訴求辦理群眾滿意度提升2.37%。1個案例入選全國行政執法監督典型案例,全國試點工作總結推進會在青島召開。
(五)深化行政復議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復議聽證制度,重大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聽證率100%,讓人民群眾“告官能見官”。全市復議機關收案7145件,同比增長68%,行政復議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完成首批市級層面府院聯動工作任務,解決涉法領域重點問題35項,訴前化解糾紛12.1萬件,研究部署第二批重點工作任務,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
(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召開市優化法治環境工作協調機制聯席會議,推出優化法治環境32條舉措。開展“外貿企業合規法律服務活動”和“服務實體經濟 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法律服務行動,制定4部專項合規工作指引,為企業提供惠企法律服務7.1萬余次,為168家重點外貿企業提供“一對一”合規服務,助力企業依法合規經營。開展行政復議“入園區進企業”專項行動,在20余家企業建立復議惠企聯系點。
(七)優化公共法律服務。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一網同城”,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12348熱線提供法律咨詢21萬余人次,滿意度達99.8%。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9萬余件,為困難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900余萬元。提供公益法律服務3萬余次,直接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發揮人民調解基礎作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5萬余件。啟動“法育未來”律師志愿服務工程,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八)提高涉外法律服務水平。加快推進青島中央法務區建設,匯聚青島國際商事法庭等國際化資源,為企業、市民提供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務。承辦上合組織國家法律服務高級研修班,獲司法部高度評價。舉辦“海灣國家投資與涉外法律服務”研討會,設立“中國—阿拉伯國家涉外法律服務中心”,推動多家律所在“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構建全要素的涉外法律服務生態圈。辦理涉外法律服務事項4.5萬余件,3個案例入選“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居全國前列。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統抓協調法治建設力度有待加大。主要原因是有關制度機制還不夠完善,相關工作措施落實還不到位。二是行政執法監督質效需進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執法人員專業素養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執法監督方式較為單一,信息化手段應用不足等。三是涉外法律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青島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總體還比較薄弱,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不足。
三、2024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法治建設職責。局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聽取法治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年內,組織召開局黨委會30次,局長辦公會14次,專題研究法治建設工作。深入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將述法工作與年終述職評議同部署、同安排。
(二)強化理論學習,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12次。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組織全市6萬余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學法考法,不斷增強干部隊伍的法治意識,提升法治能力。
(三)壓實壓緊責任,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充分發揮依法治市辦統籌協調作用,推進法治建設工作任務部署和重點工作推進落實。完成對3個區市和5個部門的實地法治督查。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合同合法性審查率100%。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努力解決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組織開展法治宣傳2000余場,惠及群眾100余萬人次。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加強法治建設統籌推進,組織開展“一規劃兩綱要”實施情況評估驗收,推動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法治建設任務。
(二)做好政府立法工作。落實年度政府立法工作計劃,加強生態環境、旅游、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立法,拓展海洋經濟、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立法,以高質量立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三)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持續做好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工作。加強政府決策合法性審查規范化建設,提高決策合法性審查質效。以深化涉企執法陽光監督改革為重點,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完善行政復議工作制度體系,優化涉企復議案件審理機制。不斷深化府院聯動工作。
(四)優化法律服務供給。組織開展多元化惠企法律服務活動,加強企業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制定金融、海洋等重點領域合規工作指引,加大法律服務產品供給。加快公共法律服務“一網同城”項目建設,完善訴調對接機制,推進訴源治理。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夯實普法依法治理基層基礎。
(五)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持續推進青島中央法務區建設,建設青島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引進一批知名法律服務、會計審計、咨詢評估機構。加快涉外法治機構、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