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南區,法治文化元素的滲透,賦予了“15分鐘”別樣的內涵。15分鐘,能參加新奇有趣的法治文化活動,能找到答疑解惑的法律明白人,還能享受法治護航營商環境的便利。近年來,市南區持續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實施“法治元素滿市南”工程,打造覆蓋全區的“15分鐘法治文化圈”,讓群眾用一刻鐘的距離,感受零距離的法治。
做好融合文章,擴展法治文化矩陣“看到這個地圖手冊,我切實感受到身邊的‘法’味非常多!我準備帶孩子去打卡青少年法治文化廣場,給孩子從小養成學法的習慣。”在一場法治宣傳活動中,拿到“15分鐘法治文化圈”宣傳手冊的居民吳女士連連稱贊。
市南區制發《關于打造市南區“15分鐘法治文化圈”的實施方案》,將近年來全區建設的各類法治文化點系統整合,80余個法治文化陣地、62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以及10個惠企法律服務機構平臺共同構成輻射市南全域的“15分鐘法治文化圈”,群眾身處市南區任意位置,都能夠在15分鐘內到達法治文化點。同時,著力精準化供應法治資源,配套形成“15分鐘法治文化圈”地圖手冊,向居民介紹各點位的具體開放時間、管理單位、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讓近享法治成為“法潤市南”的有力詮釋。
做好特色文章,實現法治文化主題升級“來到青島才知道,‘網紅墻’不僅可以拍照打卡,還能傳播法治文化的浪漫。旅游打卡法治文化游覽線路是我們暢游市南的獨特攻略!”青島河法治文化公園彌漫著歷史與當下的交響,歐式建筑與現代法治的融合,讓游客小王流連忘返。
市南區著重推進“15分鐘法治文化圈”主題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和升級,將全區普法陣地主題拓展到20余個,以主題陣地針對化服務各類社會群體。錨定供需匹配,將法治文化陣地按照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憲法、民法典等主題,形成“少年研學”線路、“法護‘企’航”線路、“旅游打卡”線路、“‘憲’在起航”線路等6條特色法治文化游覽線路,讓“學法之旅”成為市南時尚。此外,在“15分鐘法治文化圈”打造過程中,突破傳統法治文化陣地的單向灌輸式普法,聚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法治、弘揚法治,讓法治文化的傳播形式不斷創新。打造江蘇路普法彩繪墻、《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普法彩繪墻等“網紅打卡地”,并通過設置體感互動軟件、普法VR設備、學法跑道等別出心裁的設施,為群眾打造“沉浸式”學法環境,實現“特色普法滿市南”。
做好效果文章,推動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人民是主體。培育法治文化,需要持續以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為導向。
市南區以各類群體需求為導向,以“15分鐘法治文化圈”為平臺,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靶向”普法。聚焦青少年保護,自制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普法小短劇,舉辦青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普法陣地行”啟動儀式暨“法潤市南·尋法之旅”關愛青少年成長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聚焦老年人群體,在各社區法治文化陣地開展“銀齡普法”系列活動,將子女贍養、財產繼承等與老年人緊密相關的內容作為重點開展普法講堂,并提供點對點免費咨詢,對符合條件的主動提供法律援助。聚焦化解企業法律風險,惠企法律服務機構搭建“3+N”惠企法律服務平臺,編制《“法企同行”惠企法律服務手冊》,深入園區、樓宇走訪轄區企業1160家,線上線下解答法律咨詢6000余次,實現惠企法律服務與普法宣傳的有效聯動。
“法治文化建設既是一個宏大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15分鐘法治文化圈’是我們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的新出發點,我們將運用好這個平臺,廣泛組織開展多主題、多受眾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釋放法治文化活力,營造出更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市南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解愛敏說道。
撰稿/校對:呂玟涵、高俊飛
編輯:徐紹陽
責任編輯:李昊
審核:劉文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