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空經濟是匯聚全球高端要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得到控制,未來兩三年將是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恰逢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重塑臨空產業鏈,推動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市政協民建界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提升資源要素整合能力;加快內引外聯,推動高端產業集聚融合;科學統籌規劃,完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等意見建議。
膠州市以“作風能力提升年”為契機,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高質量辦理第14010396號提案的同時,以航空樞紐為基礎,以航空產業為動力,以自由貿易為引領,全力打造“以港聚產、以產興城、港產城融合”的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
強化資源要素整合,加強臨空區與機場之間的空港合作協同方面。成立青島膠東空港黨建聯盟,堅持“既聯合、又拓展”的“雙贏”思路,面向機場關聯企業做好服務,累計幫助機場關聯企業完成來膠注冊182家。成立青島空港合作推進專班,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針對臨空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等重點事項持續對接,深入開展研究論證,及時協調解決機場、膠州、上合和臨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事項。
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項目,全力打造山東高端臨空產業聚集區方面。堅持客貨并舉,吸引貨運物流產業鏈、商務產業鏈、航空產業鏈、文教休閑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及資源要素向臨空聚集,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端化和產業鏈水平現代化,培育形成雁陣集群,實現臨空產業垂直崛起、迭代升級。
加快推進市區與機場高快速路網銜接的主干道路建設,提升通達效率方面。為服務保障市民和來往青島的國內外旅客通達機場,統籌規劃了“4631”集疏運體系。“4”是指四條高速公路。分別為兩橫(G20青銀高速、G22青蘭高速)和兩縱(G15沈海高速、S62新機場高速),均已建成通車。“6”是指六條全天候保障道路。分別為三橫(G204、春陽路、正陽路)和三縱(雙元路、李王路、站前大道),已全部完成提升改造。“3”是指三條軌道交通。分別為濟青高鐵、青鹽鐵路、地鐵8號線,除地鐵8號線南段外目前已全部建成通車。“1”是指藍谷至膠東機場快速通道。
加強頂層設計、提升資源要素整合能力。成立青島膠東空港黨建聯盟和青島空港合作推進專班,做好機場關聯企業跟蹤服務,協助機場集團研究拓展客貨運航線。采用“政府+平臺”模式,實現與平臺公司密切配合,高度融合,不斷提升園區管理水平。
搞活市場運作,用好投融資手段和用地指標。匯集政策、資本、土地等資源要素,加強同各大國企、央企、社會資本的合作,探索建立臨空產業基金,為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搭建有效的資金渠道。
堅持以人為本,做好高端人才“引留育用”文章。搶抓上合、“一帶一路”和RCEP政策疊加機遇,突出空港賦能,產業筑基,港產城一體融合發展,不斷完善人才招引落戶政策,加強同航空專業院校的合作,探索“項目引入人才”模式,為臨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下一步,膠州市將深入貫徹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會議精神,吸收采納青島市政協民建界提案中的優秀意見建議,積極轉作風、強能力、抓落實、促發展,全力以赴推動臨空區資源整合、產業導入、設施建設、投資融資、人才招引等工作,加快推動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極具“現代范”的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