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農村家庭教育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但農村家庭教育與城市還存在一定差距。曾有專家指出,農村兒童家庭教育面臨著理念陳舊、專業人才匱乏、學校指導能力偏弱、地區支持功能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鄉村家庭教育和鄉村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成為鄉村振興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為此,致公黨青島市委專題進行了調研,全面分析了我市農村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建議政策進一步向農村傾斜,提升家教指導師素質,認可家教培訓學分,強化家長責任意識和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幫扶同時,同時,建議發展多方協同的農村家庭教育指導兼職工作者隊伍。
提案辦理過程中,市婦聯多次通過發函、電話、微信等方式與會辦單位市教育局對接相關工作情況,并多次深入農村地區的社區、村莊實地調研,通過完善家庭教育政策、健全家庭教育志愿服務隊伍、提升“家長學校”建設、學分互認、特殊幫扶、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水平顯著增強。隨后,及時梳理形成辦理意見,與市委辦公廳、市政協提案工作辦公室共同對提案人進行了三方面復,取得了良好辦理效果。
市婦聯宋立春主席帶隊調研社區家庭教育工作
近年來,市婦聯、市教育局等單位堅持“立德樹人”的科學家庭教育理念,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宗旨,聚焦師資培訓、陣地拓展和品牌建設等工作,積極發揮各類教育資源作用,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目前,全市95%的村莊(社區)都建有家長學校(父母學堂)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初步形成市、區(市)、鎮(街)、社區(村莊)和學校四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為農村家長提供了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較好滿足了農村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需求。
市婦聯為社區“父母學堂”授牌
下一步,市婦聯將繼續聯合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依托各類家庭教育資源,找準工作發力點、著力點,陣地共用、資源共享、工作互促、機制互通,制定青島市家庭教育五年規劃,充分發揮師資力量,推動家庭教育指導進村社公益服務,繼續辦好社區、廣播“父母學堂”、“家在青島”等立體化家長學校,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專業化、科學化水平,不斷建立健全城鄉均衡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