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動能,是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聚焦打造新時代人才高地,出臺了“人才強青”計劃四十條新政。圍繞落實“人才強青”計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持續實施人才工作攻堅行動,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青島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于愛山委員圍繞我市青年人才招引工作,從提升政策供給、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企業引才、優化服務環境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我局高度重視于愛山委員的有關建議,多次與于愛山委員溝通對接,認真研究并積極采納落實。今年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聚焦青年人才集聚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等工作,“青聚英才”青年人才招引專項行動,1-8月份,我市共引進首次來青就業的青年人才9.01萬人。其中,引進博士人才393人,碩士人才8002人,本專科畢業生8.17萬人。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導帶隊面復政協委員于愛山)
加強政府引導,提升政策服務供給。一是打造“全鏈條”政策體系。出臺強化就業優先18條、人才強青40條、高校畢業生就業15條等“一攬子”政策;二是構建“一站式”服務機制,建成“人才服務一件事”聯辦平臺,13個畢業生高頻服務事項實現“一次辦好”“全程網辦”;三是搭建“云引才”服務平臺,發起“青聚英才”專項行動,推出青島人社直播間,舉辦“云端直播會”等線上招引活動100余場,面向百余所高校精準推送18.6萬個崗位。
(青島市啟動青聚英才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啟動儀式訪談環節)
深化校地合作,暢通多元服務渠道。一是擴大高校“朋友圈”,加大招才引智載體建設力度,截至目前,招才引智工作站總數達到19個,引才網絡不斷織密;高質量舉辦“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吸引1000余名博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活動發布3200個人才崗位需求和130個項目合作需求,達成對接意向74個;二是推動引才“關口前移”,出臺碩博實習生活補貼新政,為來青在企業實習的碩博在校生發放3個月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累計認定研究生實習基地149家,發布崗位8306個,吸引5357人來青實習。
(青島市舉辦第九屆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啟動儀式)
擴大市場參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一是推動穩崗擴崗,為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用人單位提供多方位補貼扶持。二是鼓勵留才育才,實施“金種子”人才培養計劃,為引進“雙一流”和世界top200高校畢業生的單位給予3000元-5萬元的培養經費,累計發放1047萬元。三是實施市場聚力,聯合電視臺舉辦22期“職等你來”畢業生就業專題欄目,發動市場化機構開展“云聘馬拉松”“名企游學”“百家機構進校園”等200余場就業服務活動,覆蓋畢業生18萬人次;建成10余家“青年驛站”“人才驛站”,為來青求職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職業指導等多元服務。
(青島市啟動名校師生青島行活動實習基地授牌)
實施精細服務,營造良好人才生態。一是持續降低落戶門檻。將落戶范圍擴大至高校在校生,率先率先取消畢業生報道手續,實現學歷人才落戶秒批,5.5萬人“秒”變青島人;二是著力提升安居保障。建成由人才住房供給和住房安家補貼相結合的保障體系,為4.7萬名青年人才發放住房補貼、安家費4.42億元,完成人才住房9個配租配售批次的資格審核和評分排序工作。
(8月3日,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的“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吸引來自100余所重點高校的200余名博士來青對接,1000余名博士線上參會。活動邀請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等我市60余家重點企事業單位發布3200崗位需求,設立青島大學等17個研修分營)
下一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以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青”計劃,持續推進“萬名博士、十萬碩士、百萬大學生創業齊魯”計劃,做強作響“青聚英才”引才品牌,依托重點企業“引才直通車”制度,充分發揮頭部企業作用,有效暢通校企合作渠道,構建“政府-企業-高校”多元參與的聯動引才服務機制,打造活力迸發的市場化引才育才機制,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