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收到市政協委員、源海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廷先提出關于全面推行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提案。市行政審批局高度重視,主動接受委員監督,把做好提案辦理工作作為轉作風、提能力、推進“三融合一提升”工程落地見效、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化升級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政協提案辦理初見成效。
跟進委員提案,讓提案辦理的成效體現在工作進位爭先中。針對王廷先委員關于“完善全流程電子招投標制度,智慧監管持續深化”的意見建議,把2022年定為“制度建設年”,制定制度攻堅臺賬,相關業務處內每個工作人員認領一項制度,臺賬明確標注制度名稱、完成時限、發文機關、推進計劃,揭榜掛帥、掛圖作戰。針對王廷先委員對“全行業縱深推進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的意見,市行政審批局加大改革力度,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線上開具發票,交易主體登錄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即可線上開具發票,不用線下奔波。在全國率先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程款支付信息共享,先于國務院確定的試點城市,體現了“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進位爭先”的擔當。功能實現后,財政部門國庫支付系統的工程款支付進度、金額等信息將自動推動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標人、工程利害關系方及社會公眾均可動態獲取相關支付信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程款支付透明度獲得極大提升,有助于加強建筑市場管理、優化建筑市場環境、促進農民工工資及時發放。
主動對接委員,扎實做好提案辦理工作。接到提案后,業務處室立即與王廷先委員聯系,聆聽王廷先委員的意見,并介紹我市電子化招投標相關做法。5月20日上午,市行政審批局邀請王廷先委員及部分代理機構代表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大廳,現場觀摩不見面開標、電子評標等公共資源數字化“智慧交易”平臺運行情況及公共資源交易大廳相關功能區,全方位了解平臺建設情況,詳細介紹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歷程、青島招標投標領域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取得的成績、青島公共資源數字化交易平臺建設情況、全國其他城市橫向對比情況。王廷先委員表示,自己雖然長期從事招標投標行業,但是聽了電子化交易平臺建設情況介紹、看了企業實際操作,仍然十分感慨、十分受益,感覺“百聞不如一見”;青島市在投標保證金自動退付、電子保函建設、“掌上交易”功能開發、專家“云簽”認證等方面獨具特色,推行“放管服”改革效果顯著。王廷先委員說,青島的營商環境好,公共資源交易公平、方便,自己作為云南人,在青島安家創業,特別安心、放心。王廷先委員希望市行政審批局加大公共資源電子化平臺建設情況及功能宣傳,讓市場主體感受到政府服務的濃濃暖意。
通過政協提案辦理不斷優化工作。收到提案后,根據政協委員提出的四個問題和四點建議,分別挑選平臺建設、制度建設、遠程異地評標、媒體宣傳等方面骨干人員成立辦理小組,逐條研究委員提案,提出辦理意見,并與政協委員加強溝通聯系,傾心辦理提案。7月13日,副局級領導干部張瑞華帶隊赴西海岸向王廷先委員進行面復,圍繞提案與王廷先委員深入溝通,詳細介紹了在提案辦理中取得的平臺建設新成績。王廷先委員對青島市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促進交易公平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表示肯定,對市行政審批局為廣大交易主體減負增效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在辦理委員提案過程中,市行政審批局創建了數字化“一站式”投標“智能”交易體系。投標人登錄數字化交易平臺,從下載招標文件、制作投標文件到招標結束,全部可以網上辦理。“零見面”“零跑腿”“零費用”,每年可以給投標人節省報名費、印刷費、差旅費近6000萬元。重點打造了項目保證金數字化流轉生態鏈,把保證金退付放到數字化平臺上,開發了保證金自動退付系統,無需人工干預,由系統自動退付投標保證金本息。2個工作日就能完成周轉,極大緩解了投標企業資金壓力。投標人還可以選擇通過電子保函繳納保證金,小杠桿撬動大資金,每年可為投標人釋放流動資金達33億元。在全國率先實現?CA?證書免費辦理,相關費用由政府買單,每年為企業節省資金?200?余萬元。建設公共資源“掌上交易”應用平臺,通過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延伸到移動端,充分發揮移動終端的便捷性,讓交易主體脫離電腦在手機上安全、可靠地實現交易全過程,實現全流程掌上交易,青島公共資源交易邁入“掌上時代”。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市行政審批局把辦好政協提案作為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發揚民主監督的新機遇、新動力,將持續推進優化我市招標投標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